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國茶文化 > 茶界動態 新聞詳情
禪茶文化看徑山 余杭再獲三塊金字招牌
浙江線上 · 車軼婳 | 發佈時間2019-07-19 14:48:33    

   “良渚申遺成功帶來的高光時刻,證明了文化傳承的必要性。未來,徑山禪茶几千年曆史的繼承與開拓也將讓大家的目光聚焦於此。”杭州市余杭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姝在“中國徑山禪茶文化座談會暨授牌儀式”上説道。溫盞、制粉、調膏、擊拂……7月16日下午,宋代點茶風韻在余杭徑山重現。

1.jpg

授牌儀式

  會上,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孫忠煥授予杭州余杭“中國徑山禪茶文化園”“中日韓禪茶文化中心”“中華抹茶之源”三大榮譽,助力徑山禪茶文化推廣。

  徑山禪茶由來已久,1300多年前,年近不惑的法欽禪師雲遊至此開山修禪寺,于五峰之巔手植茶樹,用以供佛並祛除坐禪之昏寐;唐代茶聖陸羽駐徑山,品嘗清泉試茗,留下聞名遐邇的陸羽泉;至宋代,日本高僧南浦紹明來徑山學佛習茶,把茶籽和宋代盛行的徑山茶宴傳至日本,演變成“日本茶道”。

2.png

  茶藝表演

  在交流發言環節,省政協委員、浙茶集團董事長毛立民圍繞抹茶産業提出見解,表示今後可將六大茶類均製成抹茶,豐富茶葉形式,將抹茶消費推向更高層次;茶文化專家鮑志成表示,徑山禪茶應全民共用,在推廣過程中從高起點高水準進行頂層設計;浙江大學茶學系教授屠幼英從茶葉科研的角度,以紅茶為例講述飲茶對人類健康、解除毒害等方面的益處,為茶與健康發聲。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靈隱寺光泉大和尚通過分享徑山寺與徑山茶宴、靈隱寺與日本東福寺的禪茶交流,闡述對禪茶文化的心得感悟;浙江工商大學教授、東亞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陳小法引經據典,結合中日韓禪茶文化發展,講述“正、清、和、雅”的中國禪茶精神,為日後三國禪茶文化交流學習提出建議;徑山寺法涌法師回顧徑山寺歷史,講述徑山茶宴禮儀文化的同時傳揚了法欽禪師等得道高僧在徑山開山建寺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風氣。

3.jpg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國富發言

  最後,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國富做總結發言,“禪茶文化是佛教中國化過程中産生的禪宗及其僧侶法事活動和茶及茶事活動有機融合後而産生的一種獨特文化形態,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具有獨特鮮明的個性和至高至美的境界,其人文價值和核心思想,集中體現在‘禪茶一味’上。”

  “‘徑山茶宴’成功申報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就是運用文化創意理念和方法進行創新、實現傳承和發展的一個典型案例。”對於新時期禪茶文化的傳承發展,周國富提出,要堅持開放相容、運用創新思維、順應文旅融合趨勢、面向國際交流、站位高遠,不斷提升禪茶文化研究的學術品格,推動禪茶文化的傳承發展。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 車軼婳    | 責編:俞佳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 車軼婳    | 責編:俞佳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