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國茶文化 > 茶人茶語 新聞詳情
劉楓: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
浙江線上 · 茶研會 | 發佈時間2019-07-31 09:51:44    

6751729_960701.jpg

  劉楓會長在喬石同志“茶為國飲、杭為茶都”題詞石碑前

  劉楓,1937年2月出生,中國人民大學畢業,歷任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浙江省政協主席、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第二屆、第三屆理事會會長。現任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

  2000年9月至2009年4月,在擔任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的近十年期間,以“弘揚茶文化,發展茶經濟,造福種茶人和飲茶人”為已任,認真組織開展研究會的各項工作,為中國茶文化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認真組織開展茶文化研究。圍繞茶與歷史、茶與經濟、茶與社會、茶與旅遊、茶與民生、茶與健康、茶與文明、茶與和諧、茶與世界、茶與未來等課題,通過舉辦各項形式的茶文化研討會和成立專項研究中心,深入開展茶文化研究,不斷豐富茶文化內涵。

  二是高度重視茶文化的宣傳。研究會創辦了《茶博覽》雜誌,融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文學性為一體,受到廣大讀者好評;成立了茶文化書畫院,創作了一大批宣傳茶文化的藝術精品;編著出版了《中國茶文化》、《中國茶文化遺跡》、《鑒賞名優茶》、《茶之初》、《品茶説茶》、《中國茶韻》、《民族茶藝》、《世界茶文化大觀》等一大批精品圖書,劉楓會長還親自主編出版了《劉楓書陸羽茶經》、《茶為國飲》、《古茶詩選注》等多部著作,推動了茶文化傳播,豐富了茶文化寶庫。

  三是竭力倡導“茶為國飲”的理念。在2004年的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劉楓會長提交了《關於確定茶為中國“國飲”的建議》的提案,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廣泛支特。如今“茶為國飲”的理念,已在全國範圍內深入人心,形成了普遍共識。

  四是致力於推動茶經濟的發展。劉楓會長每年都要深入國內各茶區開展調研考察,著力做好弘揚茶文化與發展茶經濟的結合文章。幾年來,他先後考察了雲南、廣東、福建、安徽、貴州、重慶、江西、河南、陜西、浙江等主要茶産區,針對茶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就如何實施茶葉品牌戰略、改進茶葉生産和加工技術、提高茶産業組織化程度、發展茶文化旅遊業、建立茶産品市場、增加茶農收入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受到茶産區黨委、政府和茶業界的高度重視。研究會還主動加強與各地茶産區的合作,共同舉辦形式多樣的大型茶事活動,有力促進了當地茶文化、茶經濟的發展。

  五是重視培育茶文化的專業人才。2004年,研究會成立了浙江華韻職業技術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專門培訓各等級的茶藝師,至今已培養了1600多名初、中、高級茶藝師,成為新時期弘揚茶文化、發展茶經濟的骨幹力量。研究會還與浙江林學院聯合創辦了全國第一所茶文化學院,從2007年開始面向全國招收茶文化專業本科大學生,同時面向海外招收留學生,使茶文化人才培養納入了國民教育序列,走上了正規化、系統化的軌道。

  五是悉心指導茶藝館的健康發展。研究會專門成立了茶藝館專業委員會,加強對全國茶藝館的聯絡和指導,每年召開兩次全國重點茶藝館負責人會議,總結交流經驗,研究探討問題,有力促進了全國茶藝館的健康發展。

  六是著力開展茶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劉楓會長先後組織和帶領茶文化代表團訪問日本、南韓、新加坡、馬來西亞、肯亞、越南、印度、義大利、摩洛哥、土耳其等國家及香港、澳門等地區,加強與世界各國和地區的茶文化組織、茶産業組織和茶界人士的交流與合作。研究會還成立了對外培訓部,先後為日本、南韓培訓茶藝師、評茶員數百名,以滿足國外茶文化人才的需求,進一步促進了世界茶文化事業的發展。

6751736_541905.jpg

  劉楓會長(右二)在肯亞考察茶園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茶研會    | 責編:田燕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茶研會    | 責編:田燕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