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人民日報2版推出“經濟新方位、新職業看潛力”系列報道,首篇以《新職業人才市場搶手》為題,深度報道了阿里巴巴釘釘創造的新職業“數字化管理師”,如何形成穩定從業人群,幫助企業完成數字化、智慧化轉型,提高核心競爭力,促進産業結構升級、科技創新能力提升。
媒體梳理髮現,這是繼新華社、央視等密集聚焦釘釘數字化管理師這一新職業之後,中央權威媒體對釘釘又一次深度“透析”。此中分量,令人矚目。此中深意,令人關注。
人民日報在開篇報道中分析,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廣泛運用,我國經濟發展迎來新的增長點。報道透露,截至去年3月底,釘釘上的企業組織數量就已超過700萬家,這些企業均對數字化管理人才有著強烈需求。怎麼辦?阿裏釘釘提出了數字化管理師新職業的申請。報道引用人社部有關負責人的介紹説,“接到申請後,經專家嚴格評審、公示徵求意見,報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批准後,數字化管理師最終入選本批新職業”。目前全國數字化管理師數量超過100萬,分佈在網際網路、製造業、餐飲、醫療、教育等各行各業。
超過100萬,這僅僅是釘釘催新職業的起始數據。但這個數字已經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洶湧而來之際,在就業市場激起了千層浪。眾所週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穩定和擴大就業成為重中之重。這個數字,已經是“今年目標實現新增城鎮就業1100萬以上”的十分之一強。難怪人民日報在報道中通過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點讚稱,這些新職業能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帶來諸多收益。
釘釘是一款定位在“共用各行各業優秀的工作方式,幫助中國企業進入數字化智慧移動辦公時代”的科技應用工具,目標是“讓工作更簡單、高效、安全”。而實際功能與安全,遠遠趕超出了現有移動端最熱的社交工具。但是由於先入為主等習慣性思維與心態,一些機構依然將釘釘視作只是企業員工的“打卡”工具。但以解決社會問題為驅動的阿裏,顯然不會局限並鎖定於這個層級的用戶需求,而是在主要服務企業的功能運用上,用足了“腦細胞”。為了服務企業,釘釘默默深耕這個服務平臺,將這套數字化企業作業系統完善成既可用於考勤打卡等企業行政事務,更可以用於企業人事管理、後勤管理、供應商管理。一些企業通過釘釘平臺,將社會自由職業人士組織起來,産生了新的商業價值,創造出不同的就業形態。
今年4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佈,釘釘數字化管理師為13個新職業,並首次對數字化管理師就業前景和需求進行了人群畫像調研和方向性預測。4月23日,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佈的《新職業——數字化管理師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顯示,按照每10:1的比例做數字化管理師人才配備的企業,比沒有數字化管理師的企業,工作效率高出35%-50%。
如此效應,企業沒想到,政府沒想到,阿裏釘釘也沒想到。誠如釘釘一位副總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釘釘創造100多萬數字化管理師是沒有想到的。數字化管理師是釘釘帶給社會的意外之喜,但釘釘這樣的數字化平臺,一定還會創造更多的就業類型。
釘釘催生的數字化管理師,很快從“新職業”成為“熱門職業”,雖是意外之喜,卻是創新之意。央媒體密集聚焦釘釘模式,可以視作通過對釘釘數字化管理熱的現象解構,尋求平臺與就業、與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助力企業獲得更強市場競爭力之間的規律與“奧秘”,以期為政府重中之重的穩就業、促就業提供範本,也為促進産業結構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範例。這是對釘釘創就業的新渠道、新價值、新亮點的充分肯定。
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當前各級政府將穩就業視作“最大的民生”。新一輪穩就業政策也蓄勢待發,因此解決結構性就業問題、實現更高品質就業成為發力點。釘釘數字化管理師熱,為地方創新就業搭建了新平臺,提供了新思路。如果説釘釘是這趟數字經濟時代列車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節車廂,那麼對於尋找創新載體與機會的政府部門與企業來説,它來得正是時候。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