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潮評社 > 中國網評 新聞詳情
潮評社 | 品讀《論持久戰》
中國網 · 柯政江 | 發佈時間2019-06-06 15:06:35    

   前段時間,有位領導推薦我去讀一讀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為了方便我閱讀,還熱心地幫忙印了一份硬皮的小冊子給我。對於舉世聞名的《論持久戰》這篇文章,以前雖然知道,但沒深入閱讀,借助於這次領導推薦,我開始認真地“啃”讀起來,對於我這樣功底不是很深厚的人,的確比較“燒腦”。平時抽工作間隙,停停讀讀,前後往復堅持讀了數遍,雖無法一時全部領悟精髓,但收穫非常大。

timg (1).jpg

  毛主席的《論持久戰》是1938年5月問世的,當時,正值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近10多個月的重要關頭,為擺脫錯誤抗戰路線的干擾,把全國軍民思想統一到“持久抗戰、奪取抗戰最後勝利”的軌道上來,毛澤東把自己關在窯洞裏,歷時七天七夜,終於寫下了這篇當時指導全國抗戰的綱領性文章。
 
  《論持久戰》是篇偉大的歷史性著作。文章一經問世,就得到社會各界,尤其是軍界的巨大反響,馮玉祥得到這本書後,立即自費印了3千冊,分送國民黨要人;白崇禧讀後,大為嘆服,從中歸結出“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這兩句話,並把《論持久戰》送給了蔣介石。
 
  《論持久戰》之所以舉世聞名,就指導當時的抗日戰爭來説,在於其深刻分析了戰爭的形勢和特點,科學預見戰爭的前景和進程,明確指出了勝利的道路和方針,回答了困擾人們思想的種種問題,有力駁斥了“亡國論”和“速勝論”,對制定全國抗戰的戰略方針,鼓舞全國人民的必勝信心,産生了重大影響。而更深一層來説,《論持久戰》的意義超出了軍事範圍,著作中所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認識論,對於指導當前我們的工作,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尤其對於我們應對當前複雜形勢,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準方向,精準施策,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一、用矛盾的觀點看清問題,不被表像所迷惑
 
  矛盾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觀點,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處在永恒的矛盾運動中,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中,充分運用矛盾觀點,對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對許多片面的觀點進行了反駁和糾偏,從而準確把握問題的性質。
 
  一是矛盾的兩面性。毛主席在文章中談到中日實力對比時,指出了中日實力對比中的主要矛盾,即日本方面,他們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是強的,這是有利因素,但他的不利因素是其發動的戰爭是退步的、野蠻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國際形勢又處於不利;而中國方面則恰恰相反,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是比較弱的,但正處於進步的時代,其抗日戰爭的進步和正義,又有大國這個條件足以支援持久戰,世界的多數國家會要援助中國的。在此基礎上,毛主席進一步指明這是中日戰爭相互矛盾的基本特點,規定著雙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軍事上的戰略戰術。
 
  二是構成事物的矛盾不僅僅只有一個。對於矛盾把握不準,只看到表面而不深入分析等問題,毛主席在文中進行了深刻的批判,特別是對“亡國論”和“速勝論”進行了有力的反駁,指出兩者的片面性,“亡國論”僅看重了強弱一個矛盾,並把它誇大起來作為全部問題的論據,而忽視了其他矛盾;而速勝論則根本忘記了強弱矛盾,單單記起了其他矛盾。在此基礎上,毛主席進一步指出,擺在當時中國面前的是解放和亡國兩個可能的前途,兩者在猛烈的鬥爭中,而抗戰的主要任務在於實現解放而避免亡國。
 
  三是分清矛盾主次,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針對“亡國論”和“妥協論”者所持的要戰勝日本,必要有超過日本的軍力和經濟力的“唯武器論”的論調,毛主席在文中也予以批判,認為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力量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更重要的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並進一步指出,沒有別的必要的東西固然沒有勝利,但政治上動員,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勝利的基本條件。對於官兵關係、軍民關係不緊密的問題,當時很多人認為是方法不對造成的,但在毛主席看來,是根本態度問題,即要尊重士兵和人民,要使軍隊在民眾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軍隊。
 
  《論持久戰》中運用矛盾觀點分析問題的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我們看待任何事物,都應該從矛和盾兩個方面考量,一分為二,既看到好的一面,也看到不好的一面。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不好,要善於從好中看到不好,從不好中找到好。比如,我們當前公安工作面臨著許多困難挑戰,但挑戰的同時,也蘊含著大量的機遇,有句話叫“機遇往往裝扮成問題模樣悄悄來到你的身邊”,非常智慧、非常辯證。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會碰到很多問題和難題,對難題和問題怎麼看待?你只要把這個難關攻克了,你的能力水準提高了,智慧能力提高了,視野格局也就提高了,遇到困難不能怕,要堅信“越難越有價值”,越難越是機會,越難越能誕生了不起的人,越難的事情,會考驗你的精神和毅力,生命唯有在挑戰中,才會成長,挑戰越大,機會越大,成長越大。
 
  此外,大家應努力培養用矛盾的觀點分析事物的習慣,深刻把握矛盾對立統一的原理,分清並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把握事物的主要特點、主要節點,做到“兩點論”和“重點論”的有機統一。這樣,我們認識事物就抓住了重點,就比較全面,提出觀點就不會偏激,不會有遺漏,才能不被事物的表像所迷惑。比如,面對工作中紛繁複雜的治安形勢,我們要用理性的思維、清晰的視野去看問題,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並以此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獲得感去抓防範和打擊,把有限的警力投入到最關鍵的地方,而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幹工作脫離實際,脫離群眾所需。

  二、用聯繫的觀點分析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萬物是由各種事物相互聯繫組成的統一體,萬事萬物都處在普遍聯繫之中。在《論持久戰》中,充分運用了聯繫的觀點,對於抗日戰爭歷史方位、地位和戰爭特點進行深入剖析。
 
  一是把握前後聯繫。在批駁“亡國論”中,毛主席結合中日戰爭所處的時代背景,把抗日戰爭同當時的歷史進程,時代特徵等方面聯繫起來看,對中日兩國所處的歷史方位進行了準確的定位,深刻指出,當時的敵人是快要死的帝國主義,處於退步的時代,必定要滅亡;而中國雖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處於歷史上的進步時代,有了資本主義、有了資産階級和無産階級、有了共産黨以及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紅軍,還有正在覺悟的廣大人民,這些都足以成為戰勝日本的主要依據。
 
  二是把握縱橫聯繫。在論述戰爭的有利因素方面,毛主席放眼全世界,把抗日戰爭同國際、國內形勢和具備的條件聯繫起來,綜合考量,指出當時世界的人民運動正在空前的深刻性發展著,加上蘇聯的存在,能讓中國得到極大的援助,這決定著中國對日本的戰爭,不是孤立的戰爭,中國絕不會亡,必然要取得最後勝利。同時,深刻指出抗日戰爭將在促進世界和平方面産生重大積極影響,認為抗日戰爭包含著為爭取永久和平而戰的性質;抗日戰爭也是神聖的,是反侵略的戰爭,中華民族的解放將從這個戰爭中得來。
 
  三是積極利用聯繫,創造或改變條件。在文章中,毛主席把抗戰和建國聯繫起來看,對抗日戰爭的積極意義也進行了深入闡述,他指出,革命戰爭是一種抗毒素,它不但將排除敵人的毒焰,也將清洗自己的污濁,正義的革命戰爭,能改造很多事物,中日之間的這場戰爭,將改造中日兩國的人和物。同時,毛主席還在文章中強調了主觀能動性的重要作用,指出兵民是勝利之本,要把抗戰和他們的個人緊緊聯繫起來,發揚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每個士兵每個人都明白為什麼要打仗,打仗和他們有什麼關係,告訴他們抗戰的政治目的是“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國”。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毛主席對於國際形勢的精確判斷,為世人所折服,他的敏銳洞察力,源於科學的分析方法。毛主席十分強調大局觀,既要注意事物的整體性,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他胸中始終有大局,始終站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動,他曾説:“坐在指揮臺上,如果什麼也看不見,就不能叫領導。坐在指揮臺上,只看見地平線上已經出現的大量的普遍的東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領導。只有當著還沒有出現大量的明顯的東西的時候,當桅桿頂剛剛露出的時候,就能看出這是要發展成為大量的普遍的東西,並能掌握住它,這才叫領導。”要對工作有預見性,就要懂得運用聯繫的觀點,對事物的發展變化進行判斷。因為,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各環節往往是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這就決定了我們看問題不能孤立的去看,研究問題要首先把問題置於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置於大局、全局的位置中去考量,不能割裂或主觀臆造聯繫,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全局,也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準確分析事物的發展趨勢。
 
  公安工作量大面廣,要做到工作不偏不倚,必須懂得用聯繫的觀點去審視我們的工作。比如把我們的工作與歷史、與時代發展的進程聯繫起來看,就能夠準確定標定位,能夠明確自身所擔當的歷史責任,不同歷史時期,所肩負的歷史任務也不盡相同,要更好地擔負這份歷史責任,就必須與時俱進,應勢而變。如果把我們的工作與黨委政府的全局工作聯繫起來看,將公安工作置於全縣、全市,甚至全省、全國的發展大勢中,就能夠擺正自身所處的地位,始終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始終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堅守維穩主力軍和護航“刀把子”的角色定位不動搖。如果把我們的工作與國際、國內的形勢聯繫起來看,就能找準工作的重點和今後的努力方向,甚至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通過運用聯繫的觀點,把我們的工作與各種要素相聯繫,就會更加清晰認識到自身工作的本質屬性,更加清晰掌握工作實情,在此基礎上進行決策謀劃,就更加準確,更加符合實情,更加“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三、用發展的觀點預見問題,辨明行動大方向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唯物史觀認為,事物是不斷變化的,社會是在變化中前進和發展的。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中,對於抗日戰爭的走向,特別是持久戰的三個階段以及過程中會出現的變化,都作出了分析預判,事後對照來看,毛主席的預判都非常精準,這當中的,就充分運用了發展的觀點。
 
  一是事物是向前發展的。對於抗日戰爭的走向,毛主席在文章中指出,誰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戰爭的“流年”出來,但給戰爭趨勢描畫一個輪廓,卻是可行的,這個輪廓主要就是指持久戰的三個階段,即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戰略防禦時期和第三個階段,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持久戰的三個階段,清晰描繪了抗日戰爭的走勢,深刻揭示了戰爭發展的內部規律,即:雖然戰爭的客觀變化是異常豐富和曲折變化的,但是總的趨勢是向前發展而不會停滯。
 
  二是發展過程往往是曲折上升的。對於持久戰的第二階段,毛主席在文章中進行了預判描述,指出該階段是很痛苦,也是最困難的時期,敵人將大肆破壞中國統一戰線活動,動搖分子將大倡其妥協論,悲觀情緒將嚴重地增長。雖然在戰爭中會遭受種種痛苦,經歷種種挫折、困難,但整個戰爭形勢還是向前發展的。通過這一階段,國際勢力將變到進一步地援助中國,日軍的思鄉厭戰甚至反戰的心理將進一步增長,精神上不斷瓦解。中國將獲得轉弱為強的力量,出現向上的變化,即戰爭中獲得了經驗,軍隊進步、政治進步、人民動員、國際援助增長等;而於此相對應的是日本方面,將出現向下的變化,即幾十萬人傷亡,士氣頹靡,國內人心不滿和國際輿論責備等,這種變化給了持久戰和最後的勝利的根據。
 
  三是量變將最終累積成為質變。通觀《論持久戰》全文,有一種堅毅的信念貫徹始終,那就是毛主席堅信抗戰的結局必定是“日本必敗,中國必勝”,並深刻指出,要達到抗戰勝利,必須要有三個條件,即: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國際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日本國內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運動的興起。對於戰略、戰術的選擇,毛主席也作了詳盡的闡述,即應該基於技術以及兵員教養不及敵人的現實,選擇盡可能的殲滅戰,通過運動戰和遊擊戰,“執行有利決戰,避免不利決戰”,即以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敵之不利因素和我之有利因素將隨著戰爭延長而發展,我方有利因素不斷增長,敵方不利因素不斷累積,等到了一定階段,就會發生強弱程度上的大變化,並達到敵敗我勝的結果,抗日戰爭發展的實際過程,在總體上與毛主席的預見完全一致。實踐證明,毛澤東提出的不同階段的作戰方針,是完全正確的。
 
  毛主席曾指出:“人類總是不斷發展的,自然界也總是不斷發展的,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準上。”辯證法認為,變是永恒的不變,事物的發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世界處於永恒的發展變化中,發展的實質就是事物的前進、上升,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把事物看成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明確事物在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與時俱進,不斷促進新事物成長。比如在公安事業發展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歷史車輪是滾滾向前,不會停下來等待消極觀望者的規律,要不落後於人,必須要主動適應社會大環境的改變,積極推進各項改革,以改革為動力,不斷創新管理,推出適應時代變化、群眾需求、民警所盼的新舉措、新辦法。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我們應牢固樹立起這麼一個觀點,只有改變才能闖出新出路,改變可能會有風險,但風險之外是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一貫按照原來的老套路,循規守舊,就抓不住機遇,就不會有發展,更不會有提升。
 
  同時,要辯證客觀看待改革推進過程中的挫折,新事物的成長壯大,一般要經歷艱難曲折的過程,所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進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一馬平川,比如我們推進改革過程中,會有種種阻力,會有種種挑戰,但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越是盡責後,越是開心顏。“觀操守在利害時”,體察一個幹部的覺悟、境界、水準,關鍵是看他敢不敢擔當,現在網路上流傳這麼一句話:“人生的所有履歷,都必須排在勇於負責的精神之後”,黨員幹部覺悟高不高,就看這一點。
 
  最後,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時代在前進,要把握髮展機遇,必須靠實幹。鄧小平同志曾強調“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行動最有説服力”,實幹是最質樸的方法論。既要埋頭苦幹,又要抬頭看路,也要仰望星空,要避免“避事推責”不幹事,也要避免眼高手低假幹事,更要避免胡亂作為亂幹事,一步一個腳印,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至千里,通過量的積累,最終推動總體質的飛躍。(作者柯政江)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柯政江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柯政江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