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潮評社 > 評“浙”70年 新聞詳情
評“浙”70年:馬雲的“換個江湖見”與阿裏的“新六脈神劍”
中國網 · 劉雪松 | 發佈時間2019-09-11 07:56:36    

1.jpg

         9月10日,對於馬雲、對於阿里巴巴、甚至對於世界網際網路來説,都是個特殊的日子。當晚阿里巴巴20週年活動現場,感性的“風清揚”,滿面笑容中淚流滿面。歸去來兮。拂手卸任之際,“認真準備了10年”的傳承,與始終執念教育的回歸,都在這一刻的人生轉換中,完成了激動而又坦然的交接,充滿了莊重而又熱烈的儀式感。

mmexport1568159681416.jpg  

  馬雲説,“不當阿里巴巴董事長,不等於我退休,我是不會停下來的。阿里巴巴只是我很多夢想中的一個而已。”“世界這麼好,機會那麼多,我這麼愛熱鬧,哪舍得這麼年輕就退休離場。咱們換個江湖見!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

  馬雲要換的“江湖”,是公益,是教育。一年前的教師節,馬雲宣佈回歸教育。一年後的教師節,馬雲兌現承諾。9月10日,這個與馬雲、與阿裏、與教育,命運與際會充滿因緣的日子,是選擇,也是別無二選的日子。這一天,馬雲宣佈卸任,阿里巴巴公佈“新六脈神劍”。所謂卸任,對於阿裏來説並非告別,而是放更大的手,讓阿裏始終保持年輕,給世界創造更多驚喜、柔軟和溫暖。對於馬雲來説,則是從教育中來,到教育中去。

  換言之,對於阿里巴巴來説,馬雲是完成傳承後的欣然“離場”,然而對於公益與教育來説,馬雲是“重返”。世界這麼大,公益與教育的社會責任這麼重,馬雲同樣認真準備了10年。生意這麼大,包括聯合國機構在內的銜職這麼多,馬雲這20年來最願意接受的稱呼依然是“馬老師”。可見馬雲此別,既是續舊夢,也是逐新夢。

  阿裏創業初期,馬雲説,“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今天,馬雲説,“阿里巴巴只是我很多夢想中的一個而已。”

  當初的夢想,其實就是今天阿里巴巴發佈的“新六脈神劍”的頭條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馬雲卸任,個人的夢想早已變成阿裏價值觀高度認可的公司使命與夢想。這個夢想後繼有傳承,這個使命不會有改變。而在馬雲這些“很多的夢想”中,個人執念不變的是教育。

mmexport1568159707469.jpg 

  一個能把網際網路公司做到極致、“追求成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的人,能否把公益與教育做到最好、極致,這是一場難度更高的挑戰。馬雲的“小目標”是,75歲的時候還有激情,還能接續夢想與使命。而這個時候,距今天還有20年。

  前20年,馬雲和他創立的阿里巴巴,“目標從來不是為了打敗對手,而是給世界帶來更好的變化。”後20年,馬雲的目標,是與阿裏102年的後82年“新六脈神劍”的價值觀、理念,也是神形一致、精髓相融的。阿裏“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延伸到馬雲新夢想中的公益與教育,便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教育”;阿裏“活102年”的願景,是公益“讓世界更加綠色、普惠、可持續發展”的願景,也是教育“讓世界更加柔軟和溫暖”的願景。因而此時,對於馬雲來説,又是一次“夢想萬一實現了”的心潮澎湃與從頭而越。

mmexport1568159692886.jpg

  馬雲卸任,對於他本人來説,依然是阿里巴巴的合夥人,是把舵者,是核心靈魂。他依然影響著阿里巴巴的今天與未來。這在阿裏公佈的“新六脈神劍”中,可以清晰地看得出來。不論是“到206年,服務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1000萬家中小企業盈利”的小目標,還是令華爾街資本巨頭和商業大佬從不信、到恒信的“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價值觀,也或“因為信任,所以簡單;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今天最好的表現,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此時此刻,非我莫屬;認真生活,快樂工作”等等,都有著鮮明而又強烈的馬雲標簽色彩。

  在9月10日的儀式上,馬雲説,“我們希望自己在社會上、在老百姓和用戶心裏,是一家好公司。阿裏的未來,不是賺102年的錢,而是擔當102年的責任。”這是對阿裏未來定位的期許,也是對阿裏後來人的鞭策和要求。“我們”“自己”,這些關鍵詞,其實告訴阿裏、告訴世人,馬雲與阿裏,始終同在、同命運、同未來。

mmexport1568159666693.jpg

  馬雲是放開手來,讓年輕人為阿裏擔當更多。而他,則是希望為公益、為教育、為社會擔當更多。他還是想做他的“馬老師”,希望自己能夠在改變中國教育的現狀上,實現下一個人生夢想,創造下一個奇跡。因此他卸任,對他來説,是一場逐夢的開始。而對於中國的教育、公益來説,可能多了一個充滿理想、充滿激情的神助功。所謂“換個江湖見”,既是含蓄的誓言,也是熱情的邀約。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