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南京藝術學校被停課的那位黃老師嗎?就是在課堂上訓斥學生“粧化得跟鬼一樣”“大學生沒有大學生的氣質,青春朝氣都不知道去哪了”的女老師。
事隔5個月,在貴州黔東南三穗縣一所中學,開學第一天,一大波離家返校的中學生,化著濃艷的粧,回到學校了。網傳的視頻顯示,為嚴格執行不得化粧的校規校紀,一位老師拎了一桶水、拿塊抹布之類的,攔在校門口,挨個給排成長隊的女生洗臉卸粧,卸完放行。隨之而來的,是一大波網友圍觀時的責罵聲,指稱老師此舉是“簡單粗暴”。
學校能否挺住網路輿情的壓力,有待觀察。南藝這位女老師,就是在簡單粗暴的網友指責老師簡單粗暴中,被停課、被調查的。但是對於學生濃艷化粧,什麼方式既不簡單粗暴、又立竿見影切實可行,“鍵盤俠”們是沒有招數提供的。他們習慣了以是否“順眼”,決定自己是否“開炮”。就這麼簡單,就這麼粗暴。
與網友形成鮮明對立的是家長,還有一部分體諒育人不易的務實網友。貴州這所學校,八成左右的家長,長年在外務工。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女生“自由度”大,“自主性”強。她們中,一個濃粧,個個學樣。她們沒好好觀過世界,很容易被無界別的世界觀所影響。她們的青春朝氣,很容易被社會的角色所塗抹。這時候,不在身邊的家長夠不著管。倘若身邊的老師再不管,便形同荒灘上放羊。
中學生更要有中學生的青春朝氣。這是普世認同的審美標準,也是育人的責任所在。站在校門口拎桶為女生卸粧的老師,就是育人崗位上的站崗人。這樣負責任的老師,家長和社會,應該是連連道謝都怕來不及。面對這些沒把校規校紀放在眼裏的女生,有效的辦法不是遞給她們一打卸粧紙、一瓶卸粧水,也不是把她們簡單粗暴地拒之門外,而是把校門守住,把校規守住,但又要把教書育人“一個不能少”的底兜住。因此,老師與家長的處理方式可能不一樣,但對於孩子的育人要求卻是完全一致的。家長贊同,是對老師育人責任心的高度認同,也是對老師真正發自愛心的支援認可。因此,站在不同的角色,方知育人之甘苦。
那些以“踐踏尊嚴”為女生打抱不平的吐槽派,是不能理解教育本身也是有尊嚴的。當校規校紀被無視、被冒犯,這些不諳世事的孩子,其實已經一腳踏在規則的底線上了。她們今天“出格”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是走向人生的歪道。暑假返校,這些青春的臉蛋被濃粧所塗抹,其實是稚嫩的孩子被“社會化”了。這時候,當和風細雨不能滋潤,當校紀校規不能敬畏,給她們遞一條濕巾,其實就遞給她們重返校園的臺階;是喝止,也是接納。告訴她們,校園的大門是敞開的,但是,請洗去臉上的濃粧,洗去社會化了的塵埃。
學生有尊嚴,教育何嘗沒有?教書育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塑造人。而塑造人,註定了學生在價值觀引導上,有一定的遵從性。遵從規則,尊重教育,遵循成長的基本三觀與規律。因此教育對於學生來説,天生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卸粧進校園,不是老師踐踏學生的尊嚴,而是踐行教書育人的尊嚴,讓學生的成長與未來真正具有立得住、行得正的價值與尊嚴。這些道理都不明白的網友,是不配打抱不平説尊嚴的。
女生卸粧,網友也要卸下所謂“自由”“尊嚴”的濫愛偽裝。如果説貴州這所中學的門口,拎桶洗臉的卸粧,“雞蛋”裏還有一點簡單粗暴的“骨頭”,那就是,下一次,可以多拎幾桶水,多備幾條毛巾。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