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單看名字,“浙”裏三點水,“江”裏又三點水,就可知浙江與水的相伴相生,相親相融。不必説那磅薄的東海,綿延的長江三角洲,曲折逶迤的錢塘江又稱“之江”、“折江”、“浙江”,從而為省賦名;也不必説那“淡粧濃抹總相宜”的西湖,“至今千里賴通波”的京杭大運河,“千古詩人咏不休”的東錢湖;單是那村野鄉坊湍湍奔流的小溪、夏日綠皂樹下的光影斑駁的方井、每個鄉鎮必有的波光淩淩的江河或湖泊,就足以在千百年的時間裏,細密週詳地讓浙江這方地理和百姓,浸染上“水”靈氣流動、活力奔騰的特性,反應敏捷而又思想活躍。
在水一方,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依水而生,浩渺的水面只讓我們眺望的目光變得更遠,卻從未讓我們止步于當前。以世界上已營運的最長跨海大橋——浙江杭州灣跨海大橋為例,古人雖發出“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的驚嘆,卻沒有勸退浙江人在這樣的杭州灣上建橋。儘管有著工程規模宏大、建設條件惡劣、缺少現成技術規範和專用施工設備等重重困難,但工程組愣是通過專題研究和工藝革新,攻克了在強潮海灣建設跨海大橋的技術難題,“長虹臥波”的壯麗串起了江浙滬包郵區這一中國最具活力的長三角城市群,從而吹開了風起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征程,連習總書記都在大橋通車時發來賀詞!從耗費十年時間,橋梁橫跨了4個島嶼,穿過多個隧道和涵洞的舟山跨海大橋到2018年12月,施工技術創下多個世界第一的魚山大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一代代建橋者的躬耕寫下的是一場長達百年的奔赴。那一道道將天塹變成通途的大橋,被碧藍托起,與浪花相伴,每年幾十億車次乘著波濤從橋上飛馳而過,將茫茫無垠的人流、資訊流、資金流在全國、全世界流動,助推浙江省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的省市之一。
在水之湄,車如流水馬如龍。
18年建成22條高速公路,參與建成16條鐵路,這是成立於2001年的浙江省交通集團的“業績”,也是浙江交通高速連接的一個縮影,從浙江省第一條高速公路——全長248公里的滬杭甬高速公路,到中國第一條股份制地方鐵路——金溫鐵路再到最新在建的第一條電氣化鐵路——金臺鐵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屢創世界之最的浙江鐵路,每一米都有不能忘卻的故事,每一米都為浙江帶來活力。隨著浙江鐵路的全線開通和不斷提速,不但使天南海北的旅客和鯤鵬之重的貨物能以高效實惠的方式流動起來,更為沿線城市和居民吹來了徐徐向上之風,如杭黃高鐵,結束了浙西不通高鐵的歷史,更串起了7個5A景區,給沿線桐廬、建德、淳安等地的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客流增長了3成多,小日子越來越提氣”!細密的鐵路網猶如一個鐵搖籃,以運營里程“縮小”浙江,縮短時空距離,托舉起“流動的浙江”。
在水之涘,坐而能知天下事,一日看盡長安花。
所謂集散與流通,所謂來如行雲去如流水,最典型的代表,莫過於碼頭,而浙江寧波舟山港,是全球第一大港,也是全球首個貨物吞吐量超過10億噸級的超級大港!40年來,背靠著充滿活力的長三角經濟圈,面朝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從一個河埠碼頭蛻變成世界一流的東方大港。川流不息、日夜不停的國際大港,也帶動了向海而生、依港而興的周邊城市和區域的經濟繁榮,為浙江打開通往世界的窗口。截至目前,寧波舟山港一帶一路海上航線已經達到86條,開通海鐵聯運班列12條,業務範圍涵蓋國內14個省份,40多個城市,“千里浙贛線,萬里甬新歐”,港口業務衍生至中亞、北亞及東歐國家,不但成為對接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更成為東西方交流的主要媒介。除了世界第一大港,有著長達6486公里海岸線的浙江還擁有北侖港、溫州港、海門港、乍浦港、大麥嶼港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碼頭,讓古人“南則閩廣,東則倭人,北則高句麗,商舶往來,物貨豐衍”的文字今天讀起來還心潮澎湃,海洋這片汪洋大水,不但是浙江對外交往的通道,更塑造了浙江人敢闖敢幹的開放胸懷和性格。
以水為媒,初心盪漾,活力四射。從1949年國民生産總值的15萬億元躍升至2018年5.6萬億元的轉變;從百廢待興到創新創業,平均每9個浙江人中就有一位創業者,每26個浙江人中就擁有一家企業的轉變;從僅僅2019年上半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41萬億元,首次實現半年突破萬億元大關的轉變。這裡涌現出中國第一傢俬營企業、第一個專業市場、第一個股份合作社,這裡也是紅船精神的起源地;從“雞毛換糖”到全球知名的義烏市小商品集散中心,從馬雲等18為創始人在公寓中成立的阿里巴巴到全球最大的電商品臺,從“最多跑一次”的浙江樣板到“四張清單一張網”,浙江人民拼搏進取、開拓創新、流動活力的精神氣質,宛如一隻在海面椋翅而過的海鷗,以堅定的翅膀丈量土地,以嘹亮的聲音應和世界,在改革開放和時代步伐的驚濤駭浪中勇立潮頭,走在前列。或許有首歌,送個與水共生、被水浸染、踩水前行的浙江和浙江人民再合適不過:
“你從遠古走來,巨浪蕩滌著塵埃。
你向未來奔去,濤聲回蕩在天外。
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
你用磅薄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
流動浙江,活力浙江!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晏年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晏年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