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相關機構日前發佈的《2018-2019網路“黑公關”研究報告》顯示,網際網路已替代食品、飲料、汽車等行業,成為網路“黑公關”的重災區。這份報告重點分析的66個具有典型“黑公關”特徵的案例中,來自網際網路行業的佔比高達65%。
相對傳統行業,網際網路是“新賽道”。而網路“黑公關”以嚴密的網路黑産傳播鏈條為“戰線”,隱蔽性強,但殺傷力大。很多嶄露頭角的網際網路企業一進“賽道”,便遭遇利益攸關方的“撲殺”,此中的一道“必殺劑”便是輿情暴力。
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以來,包括騰訊、美團、拼多多、360等在內的企業,均多次披露遭遇“黑公關”攻擊。這與此前網上一段抹黑美團及其CEO的“價目表”傳播引發公眾熱議、公安機關聯手抓獲並刑事拘留或批准逮捕10多名網路黑公關之後,《法制日報》梳理髮現的情況相吻合。後一項梳理髮現,包括騰訊、阿裏、拼多多等在內的眾多網際網路企業,都披露過相同遭遇。
最新的一個案例再次針對拼多多。12月17日晚,一條“拼多多商家被曝售賣假洋酒”的資訊被推上了微網志熱搜榜。這條發自某媒體的標題稱,“拼多多平臺商家被曝售賣軒尼詩假酒,警方:已證實至少2000瓶流入市場”。實際真實的情況是,涉嫌出售假冒酒類的店舖,早在今年5月初就被拼多多平臺主動巡檢發現,並迅速採取了“全店加灰搜索不可見”處置。9月6日品牌方確認為假貨後,平臺當天對售假店舖進行了三級懲處,予以關店處理。而截止下架前,這家店舖在拼多多平臺共計售出5瓶假“軒尼詩”酒,其中2單退款,實際售出3單。
非常蹊蹺的是,事隔多月,案例中明明是參與打擊售假團夥和涉嫌侵權商品重要力量之一的拼多多,反而由於網路背後資訊傳播中語焉不詳的有意拆解,成為“熱搜榜”上的“原罪”,背後的劇情令人遐想,更令人驚詫。在這一波明顯有組織的資訊拆解與傳播中,涉案商家在拼多多平臺之外銷售的“至少2000瓶”不再成為關注點,反而給受眾造成是在拼多多平臺售出的負面印象。
顯然這是對真實資訊有意為之的暴力拆解與暴力傳播。手法之老到、拿捏之精準、用刀之蠻狠,其公關之黑,與黑惡勢力並無二致。因此不難理解,在此這前有多位法學專家為何公開指出,網路黑公關行為,已經成為網路社會的一個毒瘤,涉嫌網路黑惡勢力犯罪,應予堅持打擊。
不論先來後到、不論新舊公司,不論規模大小和“裝備”強弱,讓每個“選手”奔跑在網際網路“賽道”上,在市場的公平競爭中比實力、比耐力、比創新力,是網際網路生態應有之道,也是法治社會應有之義。然而遺憾的是,儘管相關網際網路的法治一一齣臺,但肉弱強食的“叢林法則”依然存在。一些新生的企業發展速度受阻,並非本身的氣力不足,而是不得不花更多的氣力,為不斷遭遇帶風向的抹黑而挽救隨時有可能被擠“出局”的危機。
一個企業,聲譽、信譽、美譽度是成長之本,發展之本。然而一場“黑公關”掀起的輿情浪潮,完全有可能讓嶄露頭角的新銳折戟受損。這種“黑公關”的精準攻擊,不是黑哨勝似黑哨。它傷害的是網際網路企業,更傷害的是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肌體。因此像打擊黑惡勢力一樣打擊網路“黑公交”,既需要納入商業競爭的法治渠道,也需要歸入凈化網路輿論環境的治理軌道,並且發現一起,打擊一起,出手要狠,務除乾淨。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