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6日晚,非洲創業者大賽在迦納舉辦決賽。經過激烈角逐,10名創業者從全非洲50多個國家1萬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分享100萬美元獎金。然而在非洲的政界、創業者眼裏,100萬美元的獎金不是最大的新聞,而是引來了充滿創業傳奇色彩的馬雲和蔡崇信。兩人不僅觀摩了決賽,還當了一回評委。
![11.jpg](http://zjnews.china.com.cn/d/file/cncao/dk/2019-11-18/641a8dceb5b9648fe92b8d1ff36ab082.jpg)
馬雲與非洲的這次碰撞,當然不只是為了見見幾個創業者。如果我們從“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視野去觀察,就可以發現更有意義的資訊量。
非洲的創業創新事業對非洲來説到底多重要?中國企業能在非洲有什麼樣的作為?其實這些,都能從阿裏的成長歷程中去找到答案。
中國由網際網路平臺、電商、物流以及移動支付等構成的電商系統,已經遠遠領先全世界。剛剛落下帷幕的第11次天貓雙11,讓全世界持續為之驚嘆。而這些奇跡的創造,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有政策環境的支撐,同樣有企業本身力圖解決社會問題、推動社會進步、擔當社會責任的使命驅動。
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是典型的範例。誠如中國駐迦納大使所説的那樣,馬雲不僅是他本人,也是一個符號。是中國的符號,是世界的符號,也是優秀的、充滿正能量的符號。而在非洲很多國的政要和民眾眼裏,馬雲給中國帶來了便利,帶來了發展,也相信一定會為非洲、為世界帶來發展和便利。
阿裏表面上看,是商業模式的成功。而實質上是在推動社會進步上,比別人做得更早、做得更好。阿裏看起來,步步都踩到了“點子”上,其實是踩到了社會的“痛點”上。人類邁入網際網路時代,電子商務應運而生。但是真正成功、且具生命力的電商,一定是通過擔當社會責任的創新、解決如此眾多社會難題成長壯大的。擔當越多,創新的動力越足,平臺的規模才會越大。阿裏經濟體的每一項創新、每個産品,都是遵從推動社會進步的同一個邏輯。雖然創新艱難,但用戶與社會的獲得感卻是實實在在的,這也反哺了阿裏經濟體的成長和壯大。中國很多迄今做得很強、很成功的網際網路企業,大抵都是這麼一步步壯大起來的,最後具備了世界競爭力。
中國新一代企業和企業家的成長之路,值得非洲借鑒。馬雲此次,是來“授人以漁”的。馬雲希望通過扶持、幫助非常的年輕創業者,激發非洲大地的內生發展動力,讓“非洲人民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
非洲社會發展、創業創新事業,如果離開非洲這片大地,同樣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相比于中國而言,非洲需要補齊的短板可能會更多。這種短板在守成者眼裏可能是障礙、是絆腳石,但在創業者眼裏卻是機會、是希望。補短板的過程,正是創業的機會所在。作為不發達地區,非洲有著廣闊的市場、豐富的資源、無限的潛力。一直以來,創業創新能力不足,這既是非洲的痛點,也是非洲的希望所在。外來投資可以解決資金的問題,但馬雲更想做的是,通過授人以漁,把非洲年輕人創業、內在的動力激發出來。非洲需要一批企業家,需要植入更多的創新精神。
馬雲對非洲創業創新能力培養、企業家精神塑造的關注,傳遞出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發展理念。這便是,“與非洲一起成長”的信念。這也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是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與阿裏在國內的發展路徑一樣,只有推動非洲的社會進步,讓當地居民實實在在地分分享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才能贏得當地的尊重。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