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對於浙江民營企業吉利來説,是個滿滿噹噹的豐收季。
10月24日,世界華商大會在英國舉行之際,吉利控股集團位於英國的倫敦電動汽車廠,第3000輛全新TX下線。這是吉利控股集團與LEVC融合發展的代表之作。而在此之前的2天,在新加坡舉行的世界智慧交通大會上,德國飛行計程車公司Volocopter成功完成了首次載人飛行。這也是吉利控股集團與Volocopter深度合作之後的首次飛行。
媒體在描述第3000輛全新TX下線這一場景時稱,因其綠色科技環保、低運營成本以及車載互聯技術而受司機、乘客一致歡迎,此前的良好口碑已經從倫敦延展到挪威、荷蘭、德國等歐洲國家,引領歐洲計程車行業走上科技環保之路。而LEVC持續向市場投放清潔、綠色能源的電動車輛型,專注減少城市排放,為倫敦甚至整個英國和歐洲的城市環保作出了新的貢獻。
而在一個月前,德國飛行計程車公司Volocopter獲得了來自吉利控股集團領投、戴姆勒股份公司參投的C輪首輪投資。至此,Volocopter有了中國“血統”。
兩項新成果,一個在英國,一個在德國,都是人類工業革命的腹地,都是世界公認的歷史上的製造業中心。但今天,撬動這兩項成果落地的,卻是中國一家民營科技企業。
事實上,吉利控股深入人類工業革命的腹地,大膽融合,已經頗具時日。2006年,吉利控股集團入股英國錳銅後,全資收購LEVC,新建工廠、建立英國研發和造型中心,深度參與英倫經典跑車品牌路特斯的全面復興,形成了從研發設計、生産製造、到行銷服務的全産業鏈佈局。這些發達國家老牌的製造企業,因為一家中國企業的深度融合,煥發出全新的青春活力。
走高品質、全球化融合發展之路,是吉利公司極具前瞻意味的佈局。從沃爾沃、寶騰、路特斯汽車,到倫敦電動汽車、德國飛行計程車公司,吉利無不走的是一條文化融合、人才融合、技術融合的中外企業共用共贏的發展路徑。吉利也從最初的為歐洲製造業“輸血”,完成了“造血”的徹底改造與華麗轉型,成為歐洲製造業起死回生的重要轉機與支撐。而中國,在激活歐洲汽車製造業發展的同時,更是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最大的資本與技術輸出國。
中國企業“引進來”,是與“走出去”,並不構成矛盾衝突的。吉利就是中國企業引進來的樣板、走出去的典範。吉利以科技為發展重任,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戰略,既為中國引入國際一流品牌,又為歐洲輸出資本、技術、管理。並在中外企業的高度融合中,通過人才培養計劃,積蓄創新資源,為新一輪製造業革命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能。
吉利沿著“為老百姓造買得起的好車”初心出發,實現了“為老百姓造買得起的名車”的夢想升級。這個夢想是代表中國百姓的,充滿著社會責任的使命感。今天的中國,早已實現了前兩個汽車夢想,而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希望擔當更多。“讓中國汽車跑遍全世界”,便是吉利開啟新征程、再出發的新夢想。這個夢想,不再是人有、我也有。而是人無,我要有、我給予的新境界。今天的汽車製造業,夢想裏必須有綠色、環保的使命擔當,有技術創新的披荊斬棘,有人類發展命運共同體的攜手進取。吉利今天追求的,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市場份額,更是創新推進製造業發展、推動技術進步、推動中外企業融合、為世界貢獻中國格局與中國智慧的更多追求和更大使命。
都説未來的中國製造,首先應該是“新製造”,但很少有人描述得清楚“新製造”長什麼樣、應該怎麼造。吉利以科技創新驅動,走全球化融合的路徑,其成功之路,值得中國的製造業借鑒。融合是路徑,更是胸懷與格局。你擁抱世界、擁抱科技,世界和代表人類科技進步的力量反過來就會擁抱你、賦能于你。面對瓶頸、突圍、困局等等,吉利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典型的成功範例。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雪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