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繫、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後一公里”。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社區不光成為居民生活居住的重要場所,更是居民的精神家園與文化家園。在社區居民的人員構成以及居民對日常生活的需求都日益多元化的當下,進一步加強和鞏固社區黨建的領航地位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近年來,全國各地愈發注重社區黨建,黨的組織在社區層面實現了全覆蓋。但與此同時,各個社區本身也在發生著種種變化。一方面,社區入住人口的流動性加大,人員構成日趨複雜;另一方面,在傳統商品房小區形態之外,還出現了不少安置房小區、保障房小區等居住空間。這些新興空間的出現普及,都對社區黨建提出了新的挑戰,為基層組織建設拋出了新的問題。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居民群眾工作,切實加強基層堡壘建設成為了社區黨建的重要內容。
浙江省諸暨市浣東街道東福社區就是這樣一個成員構成複雜、轄區內又有著許多安置房小區的典型社區。但東福社區通過實行“社區黨總支書記負責社區、支部書記負責網格、支部委員負責樓群、黨員負責樓宇”的四級服務體系,實行精準化、靶向式服務,既有效化解了基層矛盾,又實現了社區居民內部的基本自治,堪稱基層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典範。當然,加強基層黨建的紅色領跑作用,除了縱向健全組織體系之外,也要注重橫向的區域化社會力量的引導與建設。畢竟社區社會力量不足的現實是普遍存在的,我們要敢於直面這樣的實際困難,通過搭建共建共用平臺、培育志願服務組織、發動和組織群眾有序參與社區治理等形式,引導和培育社區自治良性運作。
實踐充分證明,凡是基層黨建做得好的社區,共建共治共用效果就會好。因此提升社區黨建的服務力,保證社區黨建工作不落空,是實現社區自治的基本要求。要想進一步發揮黨建的紅色領航作用,讓黨建的根基紮根于群眾之中,就必須將黨建與群眾聯繫到一起,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緊緊關切好、服務好社區居民最關心的事情,切實破解社區治理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充分聯繫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以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為結果導向,確保社區服務治理提質增效。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戚高晟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戚高晟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