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新經濟 新聞詳情
集體遭遇流動性緊張,房企資金“七寸”如何被精準拿捏?
第一財經 · | 發佈時間2021-11-06 08:33:13    

  距離當代置業債務違約僅十天,又有兩家大型房企,站在流動性緊張的邊緣。

  11月5日,佳兆業集團(01638.HK)、佳兆業美好(02168.HK)、佳兆業健康(00876.HK)、佳兆業資本(00936.HK)四家上市公司全部停牌。此前一日,因佳兆業旗下錦恒財富逾期兌付,這家銷售規模千億的房企,瞬間被推到風口浪尖。

  另一家銷售規模是佳兆業兩倍的房企——陽光城(000671),則正對2022年1月份前到期的公開市場債務,與投資人溝通展期。同時,股價大跌、被動平倉、評級下調等因素,都讓市場擔憂其身上的283億元短債,會成為地産下個雷點的導火索。

  扎堆出現的流動性危機,讓地産行業再次被緊張與疑惑籠罩。前不久官方層面釋放的利好消息,似乎還未在企業端發生“化學反應”。房企資金集體緊張的局面,也仍在持續。

  第一財經記者多方了解到,當下房企流動性困局的根源,在於金融機構集體“收閘”和加強監管。據了解,目前除了按揭貸款稍微鬆動,房地産其他方面的融資仍處於收緊狀態,尤其基本面欠佳的公司,多種融資渠道已被關閉,無法借新還舊,只能依靠自有資金償還到期債務或利息。

  “失靈”的賬面現金

  如果再有房企繼續違約,今年中資美元債市場違約的房企數量,將達到兩位數。此前,花樣年、當代置業、新力控股等房企相繼違約,令市場不甚唏噓。如今,還沒等到宏觀環境邊際走暖,一些企業的流動性風險,又密集冒頭了。

  11月5日,內房股集體走跌,中國奧園大跌13.49%、世茂集團跌超13%、雅居樂集團跌去7.22%,建業地産、融創中國、中駿集團紛紛翻綠。此外,佳兆業旗下四家上市平臺,已集體停牌;陽光城的股價,自9月份來已然“腰斬”。

  市場情緒震動背後,是多家房企資金捉襟見肘。

  過去兩日,佳兆業、陽光城兩家房企因流動性陷入困境,目前兩家公司均與投資人和債權人展開協商,希冀獲得資金兌付或債務償還展期。最新的消息顯示,大部分債權人已通過了陽光城的展期申請。

  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不少房企都已經啟動了與債權人協商債務展期的工作,提前預防實質性違約的發生。同時,一些企業已著手變賣資産、以求過冬。

  4日晚間,中國奧園公佈,旗下上市平臺奧園健康正與獨立第三方洽談,事關附屬公司的權益出售。11月4日,奧園還遭惠譽下調評級,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BB”下調至“B+”,展望“負面”。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陷入風波的房企,或是三道紅線全達標的“綠檔”房企,或只踩中一道紅線。就連出現債務違約的房企當代置業、花樣年,截至2021年上半年也僅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産負債率超標。這些公司年中的賬面現金,均能覆蓋短債。

  以佳兆業為例,截至2021年上半年,該集團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産負債率為69.91%、凈負債率為94.93%、現金短債比為1.68。對普通投資者而言,了解上市公司的直觀途徑便是財務報表;如今,是什麼讓房企的賬面現金集體“失靈”?

  有不具名的行業分析人士稱,財務報表是時點數據,兩三個月前報表上的錢,不一定會長期留在報表上。節點上的數據,操作空間也很大,在不造假的情況下,“該花的錢先不花,不該收的先收回來”,比如獎金、土地款、各種預收款等。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則表示,有兩個原因,一是粉飾報表,通過財務手段,粉飾三道紅線指標,真實債務情況比財務報表要嚴重。另一方面,隨著資金監管的升級,很多房企越來越多的預收款被監管,即使賬上有錢也不能動。

  申萬宏源在研報中也稱,隨著預售監管資金政策趨嚴,房企滯留了大量資金在項目公司層面,無法回到母公司層面。按揭額度的收緊,也限制了房企的開工和融資。

  “現在各項目監管賬戶的資金控得很嚴,集團沒辦法從項目上拿到錢。”多家房企人士同樣反饋,現在進錢的渠道就是賣房,但大部分錢都在監管賬戶裏無法使用,導致集團流動性枯竭非常嚴重。

  一家已經陷入流動性困境的房企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透露,該公司從七八月份就啟動了降價銷售策略,去化效果不錯,但所收取的預收款和按揭款,能夠使用的比重不到30%,這對於到期債務來説無異於杯水車薪。

  半關閉的融資渠道

  除了資金監管層面的因素,金融機構對房企的態度,關乎後者命脈。

  不久前,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在央行新聞發佈會上稱,部分金融機構對30家試點房企“三線四檔”融資管理規則存在誤解,對要求“紅檔”企業有息負債餘額不得新增,誤解為銀行不得新發放開發貸款。企業銷售回款償還貸款後,原本應該合理支援的新開工項目得不到貸款,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企業資金鏈緊繃。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數據顯示,10月房地産貸款投放環比多增規模,預計在1500億至2000億元左右。金融機構對房地産企業的融資行為,已基本恢復至正常狀態。

  但有業內人士透露,隨著監管層不斷釋放利好樓市的消息,金融機構在按揭貸款方面稍微加快,不過其他方面的融資,尚未有實質性的鬆動。

  前文所述的房企內部人士透露,其所在的公司已經開始與金融機構商討展期問題,因為從九月份開始到十月份,曾經合作開的所有金融機構都對公司關閉了融資大門,債務到期無法以新還舊,只能以自有資金償還債務,重重因素疊加下,導致流動性困境爆發。據透露,這家公司債務總額在過去一段時間快速下降了超過100億,都是依靠自有資金償還。

  一家上市房企負責投融資業務的高管向第一財經表示,目前大多數房企都面臨類似的局面,即國內金融機構暫停新批借款,海外債務發不出,預售賬款被嚴格監控,所有的資金來源都處於半關閉狀態,而到期債務只能依靠自有資金償還,因此,甩賣資産成為最快捷的資金來源。

  西政資本表示,目前大部分銀行稱,政策傳導到實際執行尚需時間,以觀望為主。以開發貸為例,大部分銀行存量業務已佔滿額度,只有額度釋放出來才能新增業務。但在目前信用風險頻繁暴露的背景下,新增業務對交易主體和項目的考核已更加嚴格。

  在三季報披露期,多家銀行對涉房貸款進行了説明。平安銀行稱,在嚴格控制房地産貸款規模佔比的同時,加強風險管控,繼續實行名單制管理。同時,對存量房地産業務進行風險排查,升級資金封閉管理的要求,在項目選擇上標準也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長沙、合肥等熱點城市,按揭放款速度也並未改善。有長沙項目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現在按揭放款非常慢,從年初至今都是如此。“大部分開發商都缺錢,因此打折促銷,但就算成交了,銀行按揭放款慢,回款也不會特別好。”

  “即使説融資流動性釋放,也需要一定時間,並且不是所有企業都能第一時間獲得,首先還是優先央企國企、或資質較好的房企。”業內人士稱。上述長沙負責人也透露,一些在大型國企工作的同行,從不操心銀行額度,“有多少放多少”。

  從根本上看,金融機構對放貸風險的判斷,與樓市環境息息相關。申港證券表示,當前市場對行業表現出的悲觀,更多來源於對商品房市場走弱的擔憂。隨著近期房企頻繁違約及房産稅試點出臺,部分置業需求及市場預期已出現一定影響,導致銷售持續疲軟。

  克而瑞數據顯示,10月TOP100 房企當月全口徑銷售金額為8978 億元,同比增速為-30%,延續7 月以來的下降趨勢。TOP1-3、TOP4-10、TOP51-100房企下跌最明顯,同比分別下跌-36.0%、-42.2%、-35.2%。多家機構預計,四季度房企銷售仍將走弱。 

來源:第一財經    | 撰稿: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第一財經    | 撰稿: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