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豆瓣等平臺上的“種草”筆記常常成為我們的購物指南,但最近記者發現, 一些平臺上所謂“真人試用推薦”的種草筆記,卻暗藏貓膩。
種草經濟暗藏貓膩
記者在豆瓣等多個平臺進行搜索,發現確實有不少針對小紅書、抖音等平臺的推廣合作、代寫代發、點讚評論的招募貼,這些帖子下面都有大量的回復和報名。用戶不需要使用體驗任何的商品,只需複製粘貼商家提供的圖文素材,發佈在自己的賬號下,就可以獲得幾元到幾十元的報酬。
但這些“種草”筆記真的可信嗎?
其實,網際網路時代所謂的種草和以前人們所熟悉的口碑推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以前人們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向周圍的熟人推薦自己中意的産品,而現在,人們可以通過各種網際網路平臺向陌生人分享自己的購物體驗和經驗,讓人看了以後“心里長草”,這就被稱為種草。
據央視報道,一些平臺上所謂“真人試用推薦”的種草筆記,暗藏貓膩,發帖的人可能連用都沒用過。帖的人可能連用都沒用過。
消費者發現,現在很多文案、評論都有格式化的東西。還有網友表示,自己才60個粉絲,也有人私信問接不接推廣。原本以為是對方寄産品,使用之後發真實的感受。但實際上,就是對方給一篇文章的圖文,而且是不能改,直接發就可以,三元錢一篇。如果後續點讚多的話,還會有獎勵。
相比淘寶的逛逛和拼多多的拼小圈帶有比較清晰的種草帶貨特徵,小紅書、抖音、B站、微網志和知乎等平臺的各種消費分享,可以説是種草于無形了。“前兩天看到有人在社交平臺上曬利橋順驢肉火燒開了新店,第二天我就去店裏嘗了鮮。”北京消費者李先生説,以前就吃過利橋順驢肉火燒,但是店舖都比較遠,現在開到了家門口,就方便多了。
六成消費者接受種草
隨著短視頻平臺和內容分享社區的興起,“種草”在各種社交平臺蔚然成風,種草行銷已成為品牌推廣的重要手段,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尤其是95後甚至00後。
《中國消費者報》日前發佈的《平臺封禁和用戶權益維護調查報告》顯示,九成以上的受訪消費者會向他人分享自己購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資訊,其中51.72%的受訪消費者表示會經常分享。31-40歲的受訪消費者表示會“經常分享”的佔比最高,達61.67%,21-30歲的受訪消費者表示會“經常分享”的佔比也超過了五成,達到53.75%。
艾媒數據顯示,68.0%的用戶會接受種草,其中對於被種草的商品,70.7%的用戶會根據實際情況購買,26.2%的用戶幾乎都會購買。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丁瑛曾在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指出,消費者在做出購買決策時,往往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參照群體的影響,其中有一個主要原因是個體的自我認同感,即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應該過怎樣的生活。一旦對某個網紅的人設産生了自我認同,消費者就可能會被“種草”,進而購買網紅推薦的産品。
來源:華夏時報 | 撰稿: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華夏時報 | 撰稿: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