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新經濟 新聞詳情
鴻星爾克股票持續上漲 普通投資者仍需謹慎理性
杭州日報 · 王瀟瀟 | 發佈時間2021-07-26 09:26:00    

   一個簡單的企業捐款事件,讓一個已經淡出公眾視野的企業一夜爆紅。7月21日下午,面對河南暴雨的災情,鴻星爾克官方微網志宣佈,通過鄭州慈善總會、壹基金緊急捐贈5000萬元物資,馳援河南災區。

  這個行為讓大批網友直接破防,於是大家自發把鴻星爾克刷上熱搜,集體涌入線上直播間、網店和線下門店,將産品一掃而空,用真金白銀支援企業。種種“野性消費”之後,甚至有人問起了“鴻星爾克的股票怎麼買”,知乎上還有網友打聽起了持有鴻星爾克的基金。

  一個冷知識:鴻星爾克是國內最早在海外上市的運動品牌。2005年,鴻星爾克在新加坡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BR9,2011年停牌,2020年退市。

  事實上,今年以來,安踏、李寧等國産運動品牌在資本市場上迎來了“高光時刻”,李寧股價更是在5個月時間內暴漲1.1倍。

  年銷幾十億的潮鞋賣家轉型賣國貨

  對於國貨運動品牌,大眾的消費意識可能才剛剛開始覺醒,但是商業和資金有著更高的敏感度。

  今年以來,炒鞋泡沫被逐漸刺破,不少高價潮鞋瘋狂掉價,大量囤鞋的鞋販子因此大虧。

  一位鞋販解釋,潮鞋圈也有莊家坐莊和囤貨,囤貨後價格不漲,賣家可能會故意拉高價格,如果能冠上當紅明星同款,不用刻意拉高價格就能迅速升值。“但今年因為眾所週知的原因,明星抱團抵制,消費者也不買單。沒有最後一棒,那麼囤貨的賣家就成了最後的接盤俠。”上述鞋販説。

  “沒有明星帶貨的炒鞋圈基本涼了一半。”在杭州武林路開了17年鞋店的吳老闆表示,“這個圈子裏虧了錢的大有人在,我認識的一個杭州的鞋販子,囤了近千萬的貨,最後虧了大幾十萬。我倒是不太囤鞋,有幾雙賣幾雙,看到價格不對了就趕緊出掉了,風險可控。”

  不過,也有商家賺到了錢。“原本就做國貨運動品牌的那批商家今年賺得盆滿缽滿,也有部分同行在轉型賣國潮,慢慢積累國産運動品牌的粉絲群,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但大家都覺得,這裡會産生新的商機。”在杭州曾舉辦過多屆潮鞋展的亞奇也發現,一些根基深厚的潮鞋商家開始逐漸轉型,甚至圈內年銷幾十億的“大賣家”,也開始大力推國潮,幾百幾千雙地進貨。

  “很明顯,消費者和商家都在逐漸認可國産運動品牌。”亞奇感慨,“這在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耐克阿迪和國貨品牌之間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兩邊的消費者甚至都不是一群人。”而現在,伴隨著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國貨品牌也在加速崛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再迷信洋品牌,而商家也在這些高性價比的新國貨裏尋找商機。

  從國産體育品牌“第一股”到退市

  2005年11月,鴻星爾克在新加坡主機板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個在海外上市的國産運動品牌,股票簡稱“中國鴻星”,代碼BR9。發行股票1.20億股,每股發行價0.40新幣,共募集資金4800萬新幣,折合人民幣約2億元。根據公開資料,鴻星爾克利用上市所募集的資金,不僅將産能擴大數倍,還邀請了陳小春作為代言人,那句“TO BE NO.1”也是在那個時候家喻戶曉的。

  2007年,鴻星爾克贊助了多項頂級賽事,影響力逐步提升,為了區別於其他品牌,它選擇了網球這一細分領域,一度躍升為“中國網球服飾第一品牌”。然而由於快速大規模開店等戰略,此後鴻星爾克業績急轉直下。

  2010年,迫於業績壓力,鴻星爾克開始向渠道壓貨。2011年開始鴻星爾克長期停牌,直到去年,鴻星爾克正式退市。

  國貨崛起是長期趨勢

  基金大舉加倉安踏李寧

  從營收數據來看,國産運動品牌中,鴻星爾克只能算二線,而安踏、李寧和特步的市場份額佔據前列。這些公司也是港股上市公司。去年,安踏體育以51.62億元的凈利潤首次超越阿迪達斯,成為耐克之外全國最賺錢的運動品牌。在剛剛發佈二季度業績公告中,安踏中國零售金額同比增長35%-40%。

  而李寧2020年全年的凈利為16.98億元,預期2021年上半年將錄得純利不少於18億元,同比增長163.5%。

  業績催化下,安踏和李寧迎來了股價上漲週期。截至7月23日收盤,安踏體育每股報價169.8港元,市值達到4590.3億港元。今年3月,安踏體育每股報價最低約110港元;而李寧每股報價83.85港元,市值2092億港元,相較3月最低39.302港元的價格已上漲113.35%。

  今年二季度,安踏體育、李寧也成為了滬港深基金的大幅加倉對象。天弘港股通精選基金經理劉國江表示,消費者對國貨的認可度持續提升,紡織服裝中的國産品牌吸引了廣泛的購買者,頭部企業紛紛披露了強勁的業績預估數據,這背後更多地體現了民族紡服品牌的長期競爭力。國貨的崛起不太會是短期的現象,更是一種長期的趨勢,相信這會衍生出很多長期投資機會。

來源:杭州日報    | 撰稿:王瀟瀟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杭州日報    | 撰稿:王瀟瀟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