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飲”領“食”尚健康萬家 運河畔舉辦冬至活動

發佈時間: 2021-12-21 13:56:3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中國網訊 昨日上午,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在通州區24小時智慧文化空間組織開展了主題為《“飲”領“食”尚健康萬家——二十四節氣之冬至活動》的傳統文化閱讀體驗活動。

image.png

image.png

冬至時,三九天的初九開始,寒氣襲人,這就是人們常説的“冷在三九”。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冬至又叫“一陽生”,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是大吉之日。“氣始於冬至”,此時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科學的養生有助於保持旺盛的精力,飲食宜多樣。

image.png

冬令進補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間習俗之一。中醫雲:“萬物皆生於春,長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應之。”古人認為,冬三月是“生機潛伏、陽氣內藏”的季節,應講究“養藏之道”。也就是説,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養、積蓄的最佳時機。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尤為重要。活動現場,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了冬至的飲食文化。俗話説:“民以食為天!”中國飲食文化是有著長遠歷史、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國飲食文化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冬至傳統飲食文化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俗話説:“冬至餃子,夏至面”。祖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這天都要吃水餃或者餛飩,而南方也有吃湯圓、年糕的習俗。大家在談“吃”中意猶未盡,每個人都分享了自己家鄉的風俗習慣,仿佛我們遊走于天南海北,嘗盡不同風味小吃,其樂融融。

正在大家意猶未盡時,主持人應景吟詩一首《邯鄲冬至夜》,把每個人都帶入到詩的意境當中,大家也積極參與,朗誦冬至相關詩詞《冬至》、《冬至感懷》、《水調歌頭·冬至》等,以感受到古人以景思人、以物寄託情愫的用心至深、至切。

image.png

特邀嘉賓以古箏曲演奏來延續未完的情調。在冬日裏,大家相聚在通州區24小時智慧文化空間,了解二十四節氣文化、讀讀書、暢談家鄉冬至趣聞趣事,聆聽古箏的韻律。

image.png

活動最後,養生操互動環節,太極老師將太極與養生操相互結合,選擇順應節氣的動作,運用腹式呼吸,從而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迴圈。通過輕鬆柔和的運動,疏通經絡,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通過冬至節氣活動,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將節氣文化與詩詞、民俗、生活、養生、民樂和運動相融合,讓大家置身於其中,切身感受二十四節氣文化的力量與獨有的文化魅力。


推薦閱讀
奏響運河“最精彩一段”的綠色新歌 從這個隨手抓取的瞬間,不難看到蘇州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最精彩一段”的精緻和活力。大運河塑造了蘇州的輝煌過去,也奠定了蘇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優勢。9月22日至25日,第三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在蘇州舉行,展現沿河城市的文旅融合發展的成果,蘇州也通過“運河十景”“江南小劇場”和“江南小書場”等項目,展現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蘇州段”的階段性成果,展示了運河“最精彩一段”的初步面貌。
“飲”領“食”尚健康萬家 運河畔舉辦冬至活動 通過冬至節氣活動,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將節氣文化與詩詞、民俗、生活、養生、民樂和運動相融合,讓大家置身於其中,切身感受二十四節氣文化的力量與獨有的文化魅力。中國網訊昨日上午,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在通州區24小時智慧文化空間組織開展了主題為《“飲”領“食”尚健康萬家——二十四節氣之冬至活動》的傳統文化閱讀體驗活動。”中國飲食文化是有著長遠歷史、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把大運河打造成文旅融合的“副中心樣板” 他呼籲——應切實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加快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運河+文化創意”方面,挖掘村莊非物質文化遺産,依託漷縣張莊村的運河龍燈會、張家灣裏二泗村的小車會、高蹺會、潞城太子府評劇等資源,開展各類運河文化節慶,建設一批非遺傳習文化場館。全力培育創新文化旅遊産品,推出一批具有科技感和運河文化特色的網紅打卡地。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