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7月27日訊(記者宋柏霖)“當今世界對遺産的權威性話語來自西方,國際遺産標準體現的是西方啟蒙運動依賴的歷史觀和文化思維,反映的是西方社會精英階層的價值旨趣,重視遺産的功能取向是其重要特點。中國大運河不僅包括多樣的功能價值,而且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和精神價值,其遺産話語應是豐富多樣的。”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無錫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大運河遺産保護與文旅融合研究中心主任連冬花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無錫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大運河遺産保護與文旅融合研究中心主任連冬花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跨度最大、里程最長、使用時間最久的人工運河,堪稱“活著的文化遺産走廊”。大運河文化遺産的挖掘、保護、傳承、利用,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內容。
多年來,連冬花立足自身工作,積極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她告訴記者,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大運河遺産話語體系,首先應從國家層面入手。
2005年12月22日公佈《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産保護的通知》,中國大運河是包括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內的世界文化遺産,不僅是功能性的實體存在,而且是精神性的文化存在,是一條文化富集的璀璨文化帶。“依據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各種規劃和方案,國家層面的大運河遺産話語體系,應該從國家宏大敘事中提取素材進行建構。”連冬花表示,目前我國學界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從中國大運河蘊含的軍事,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建構了大運河遺産話語體系,全方位多角度樹立了中國國家形象。
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後,運河沿線城市根據大運河遺産點的歷史資料及其相關價值,展開了本地區的大運河話語建構,學者們從不同的學科視角對相關的歷史資料進行挖掘整理,對各種關係進行了梳理大運河的歷史畫卷在沿線城市鮮活的呈現出來。
連冬花介紹,由於沿線城市是在國家話語體系內構建自身的話語體系,一方面帶來了遺産話語的爭奪戰,另一方面,造成了大運河文化的建設的同質化現象,嚴重影響了大運河文化建設戰略目標的實現。對此,她建議,運河城市的遺産話語建構,也應該以當地人們的生産生活與運河情感關係為主線,在價值意義的流變中,尋找具有當地特色的運河遺産話語體系。
“西方權威遺産話語的顯著特點是規定了只有‘專家’才可以詮釋遺産的價值,只有‘專家’才是遺産話語的建構者。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人民群眾才是遺産的創造者和守護者。人民群眾有權利也有義務對遺産的價值進行闡釋和建構。”對此,她提出,構建大運河遺産話語體系也用從個體層面上下功夫,對於大運河遺産的某些遺産點來説,需要被體驗才能顯示其內在的文化價值,遺産的體驗者應該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而非個別的“專家”。此外,她還表示,大運河遺産也是有關回憶的行為或展演,通過在具體地區的情感交流和共同回憶行為,人們可以建構協商出屬於個體層面的遺産話語體系,真正推進社會大眾對大運河遺産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