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宿州開展志願服務保護大運河

發佈時間: 2021-12-15 16:39:41 | 來源: 日照日報 | 作者: 何雪峰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12月10日,“關愛山川河流·保護大運河”志願服務活動在泗縣舉辦。


此次活動由安徽省水利廳聯合宿州市水利局、泗縣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旨在提升全社會保護、傳承、弘揚大運河文化的共識,凝聚起全社會關心大運河、關注大運河、關愛大運河的強大力量。


隋唐大運河泗縣段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大動脈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稱為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段現存最完整的“活化石”運河。這段風景秀麗的運河故道,流過千年曆史,基本保持了隋唐大運河的原始風貌,是一條流動的文化長廊。


近年來,泗縣立足運河本體保護,做好日常監測管護工作,緊緊圍繞大運河泗縣段的科學利用、合理保護進行運河段保護傳承利用,先後多次對大運河沿線環境進行整治,為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奠定基礎。


今年以來,泗縣規劃以大運河泗縣段遺址為保護重點,確立了“三區一線多點”的文旅發展格局,打造“水韻泗州運河名城”這一城市品牌。加強公共文化建設,打造公共文化場館集聚區,在運河沿線先後建設開放“十大公共文化場館”,形成了泗縣公共文化集聚區,活化了運河遺産利用和文化傳承。


推薦閱讀
宿州開展志願服務保護大運河 近年來,泗縣立足運河本體保護,做好日常監測管護工作,緊緊圍繞大運河泗縣段的科學利用、合理保護進行運河段保護傳承利用,先後多次對大運河沿線環境進行整治,為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奠定基礎。今年以來,泗縣規劃以大運河泗縣段遺址為保護重點,確立了“三區一線多點”的文旅發展格局,打造“水韻泗州運河名城”這一城市品牌。此次活動由省水利廳聯合宿州市水利局、泗縣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旨在提升全社會保護、傳承、弘揚大運河文化的共識,凝聚起全社會關心大運河、關注大運河、關愛大運河的強大力量。
書寫丹陽運河歷史文化 據介紹,近年來,我市堅持深挖文化底蘊,提煉城市品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先後實施了新航道景觀建設、歷史古道水環境改造等一批工程,不僅增強了運河文化吸引力,更激發了城市高品質發展活力。為傳承弘揚大運河文化,昨日上午,由丹陽市委宣傳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市文明辦、市城管局、市文聯主辦的“古運文脈”城管杯運河文化書法篆刻作品展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基地開幕。本次展出作品共百餘幅,是我市書法家根據自身理解,運用藝術家獨特的藝術語言創作而成,集中展示了大運河丹陽段自然風貌、人文景致和文化遺産,旨在多形式、多角度展現我市文人對運河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喚醒更多人的運河記憶,更好地書寫丹陽運河歷史文化,為推動“智造名城,運河明珠”建設發揮更大作用。
滄州中心城區大運河生態廊道明年開建 其中包括:5段漕運詩經長廊、12個運河水工看臺、古長蘆鹽運文化廊、勝利園雜技競秀場、清風樓武術把式場、佟家灣醫藥百草園。工程完成後,在中心城區大運河生態廊道上,依託武術、雜技、醫藥、鹽運、河工、漕運等歷史文化遺存,一幅飽含滄州特色的運河文化畫卷將徐徐展開。昨天記者從滄州大運河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明年,我市將以“一卷運河圖、兩岸多彩景、活力智慧河”為主線,對中心城區31公里運河兩岸進行生態修復及提升改造,建設中心城區大運河生態廊道。
八里橋古橋完成大修 運河文化帶亮出河流沿線文化資源 朝陽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神木廠歷史景觀保護工程中,神木廊房、神木謠碑及禦碑亭工程順利竣工,神木博物館順利辦理啟動手續,重要展品完成測試搭建。神木廠景觀保護有進展朝陽區是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節點,通惠河、亮馬河、壩河、蕭太后河等多條大運河的支流水系穿區而過。”朝陽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修繕工程中,橋面瀝青被全部清理,並找尋原有的橋面石材進行補配,對橋面進行整體重新鋪墁,並重做墊層,解決橋體中間材料空鼓、疏鬆問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