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康一位七旬老人劉某2019年登出了專門為領拆遷款辦理的手機號,但未解綁用此號碼註冊的支付軟體。2023年,劉某想用卡裏的錢時,才發現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錢款已被新機主從手機號綁定的支付軟體賬戶中陸續轉出。
近段時間,“登出手機號等於出賣自己”的話題上了熱搜。此話題源於安徽銅陵一位民警的安全提示:登出後的手機號會二次投入市場,前機主如果不解綁支付寶、微信等軟體,可能存在財産損失風險。
用戶登出自己的手機號後,如果不能解綁綁定的應用、註冊過的網站等,會有出賣自己的風險嗎?被登出的手機號是如何處置的?有沒有一鍵解決解綁問題的方案?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登出和重啟號碼會遇到哪些問題
“我10年前註冊過婚戀網站,現在孩子都6歲了,很想登出那個婚戀網站的賬號,但實在找不到方法。”北京網民吹雪對記者説。她覺得那個網站賬號留著總是不舒服,但因為已經換了當初註冊時的手機號,也忘了密碼和註冊資訊,已經不知道該怎麼登錄了。
“我老公前幾天辦了個手機號,可能之前的機主欠了網貸,他現在每天都能收到要賬電話,問他是不是欠款人。”北京的李女士對記者説。
隨著手機實名制和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手機綁定業務或者用於入口認證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在日常工作生活無法離開移動網際網路的今天,登出一個實名制手機號,可能給前用戶和後來的用戶都帶來很多困擾。
例如,網際網路的各個應用平臺都把手機號作為一個認證的入口。《通信世界》全媒體總編輯劉啟誠對記者説:“前用戶在微信、微網志、頭條、抖音之類的平臺上用手機號註冊了賬號,後來這個手機號不用了,被登出了。但過了幾個月之後又被另一個人激活使用。號碼雖然登出了,但前用戶可能並未登出該手機號綁定的應用,後來的使用者就有可能通過短信認證登錄前任的賬號。如果該賬號還捆綁了銀行卡,就有可能發生被盜刷的問題。”
號碼登出不僅會對前用戶造成困擾,對於後接手該手機號的用戶,不斷收到催債等騷擾電話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通信行業獨立觀察人士付亮對記者説:“對網際網路應用來説,‘手機號+驗證碼’是最方便的實名認證方式。各種平臺都要求實名認證,否則就無法註冊,而且一個手機號只能認證一次,有些用戶自己都不知道用手機號實名註冊、綁定了多少應用。”
劉啟誠説,這就帶來一個大家都忽略了的問題:前用戶如果沒有解綁,後面的用戶可能會收到提示“該手機號已經被註冊過了”而無法在某些平臺上註冊。
為何不能實現一鍵通查全部解綁
移動互聯時代,每個實名制手機號名下都關聯了不少網際網路賬號。登出後,這些賬號是否可以解除前號碼綁定,重新與現用的號碼綁定,取決於用戶能記得自己註冊的賬號或綁定的應用。針對一些用戶反映的名下電話號碼關聯網際網路賬號查詢難、解綁難等問題,工業和資訊化部開發了“一證通查”服務並進行了升級。二次放號話題被關注後,不少媒體和用戶諮詢3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得到的回答都是主要業務可以通過“一證通查”查詢解綁,其餘的無能為力。事實上,“一證通查”目前涵蓋的APP只有16個,都是人們最常使用的頭部平臺。
都説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那為什麼“一證通查”不能通查和解綁所有註冊資訊呢?劉啟誠説,這是因為,要實現查詢功能,需要跟不同的網際網路服務商聯通,每個應用的後端都要對查詢平臺開放。但目前還做不到,需要較大的投入,以及跟産業鏈各企業的溝通。
“為什麼運營商不直接給我們解綁或者給我們一個名單呢?每次認證不都要通過運營商嗎?”舒先生的疑問代表了很多網友的疑惑。
“網際網路應用的伺服器都在應用企業,運營商無法進行解綁操作。”中國移動集團公司回復《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採訪時説,“我們針對每天解綁的用戶,都會整理出列表推送給與中國移動有一鍵登錄協議的網際網路應用端,通知他們給銷卡用戶解綁。”
據中國移動集團公司相關人士介紹,中國移動開發的二次號碼解綁服務,一是在號碼再次投入市場前,會通知已接入的網際網路應用進行解綁(目前已覆蓋支付寶、淘寶、抖音、頭條、美團、大眾、B站、唯品會、珍愛網、拍拍貸、快手11個應用);二是在用戶開卡後還可自助解綁,目前已覆蓋淘寶、美團/大眾點評、抖音、今日頭條、小米商城、微網志、京東、支付寶、愛奇藝、知乎、360安全衛士、貝殼/鏈家、小紅書15個應用,自助解綁功能即將上線中國移動APP。
“用戶註冊時發出的短信,都不是發給運營商,而是發給網際網路應用方的,運營商只是提供了一個通道。因此,除非是有一鍵登錄業務關聯的,其餘的註冊資訊運營商都不會知曉。”付亮説,上述十幾家大廠與運營商建立了支援“一鍵登錄”便捷服務的業務聯繫,因此可以提供名單並在後臺通知解綁,但其他的短信驗證服務並不是這樣的流程。比如大家最擔心的銀行和支付服務,就無法做到。因為銀行、支付等金融類應用更為敏感,對登錄的要求會更嚴格,比如要求短信驗證+密碼+人臉識別等,不能手機號一鍵登錄。實際上這種應用與運營商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通路,因此目前沒有哪個軟體可以查到某個電話號碼下所有的註冊資訊。
海量小網站賬號解綁才是問題所在
儘管目前尚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一鍵通查、一鍵解綁可以用,但登出手機號碼也不像網傳的那樣等於“出賣自己”。
首先,據記者調查,從運營商端看,登出的手機號都會有90天的“冷凍期”,也就是業內人士所説的靜默期。這期間,用戶本人仍可找回本人號碼繼續使用,但其他任何業務都是不能使用的。
關於人們最擔心的金融應用,付亮表示:“這個其實不用擔心。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靜默期後銀行業務就必須重新實名激活,包括活體驗證。尤其是大額資金調動行為,都要進行二次認證。”
付亮認為,與頭部知名APP、銀行APP相比,海量的小網站才是問題所在。不少小網站的安全措施不夠規範,有的用戶資訊明碼存儲(未加密)被駭客全盤獲取,而且不少用戶在不同網站用了同一個密碼;小網站大多沒有設置號碼使用的安全監測,更換手機,仍可通過“手機號+驗證碼”登錄;一些小網站沒有實名制管理能力,卻還要求提供“身份證號+姓名”的附加認證,與手機號、驗證碼結合,可能被用於在其他網站登錄或通過升級的安全驗證……這些都是問題隱患所在。
運營商的責任方面,付亮認為,雖然經過號碼重啟的靜默期,這些標記大多已經失效,但要真正實現用戶期待的全面查詢和解綁,放號的電信運營商有義務與標記平臺交涉,清除號碼重啟前所有的標記資訊。放號的電信運營商在號碼重啟前,有義務儘自己能力解除號碼此前的綁定關係。
運營商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説,繼續擴大二次號碼解綁服務覆蓋的應用範圍,力爭全面覆蓋生活、社交、金融、工作等領域。同時,進一步加強客戶營業廳銷號前的解綁提醒。
在用戶端,業內人士提醒用戶在登出號碼前主動解綁、更換各類應用關聯的手機號碼,尤其是社交、金融等應用,不要在所有註冊中使用通用密碼以防被利用,影響個人使用與資訊、資産安全。如果不明原因收到自己目前未使用的APP、銀行發來的短信,應及時聯繫相關企業、銀行等查詢個人資訊情況。
主管部門方面,劉啟誠認為,如果要實現一鍵通查平臺能查詢所有註冊資訊,就需要主管部門跟不同的網際網路服務商、電信運營商進行協調、溝通,讓大家對平臺開放共用後端資訊,但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投入。
●記者手記
降低登出手機號附帶風險需多方發力
如何降低登出手機號帶來的後續風險,似乎陷入了一個死迴圈。用戶記不住、記不全,運營商稱除了一鍵登錄的應用外其他的無從知曉,被註冊企業默不作聲地淹沒在浩瀚的應用大海中,主管部門短時間內難以推出涵蓋更廣範圍的“一鍵通查”服務。
如何破解?筆者認為,平臺企業在收到運營商發出的用戶解綁名單後,應建立專門的機制第一時間為用戶主動解綁。電信運營商層面對於頭部應用的合作方也不妨引入黑名單等機制,促進其切實履行對銷號用戶的解綁責任。同時在銷號程式中加入提醒機制,提醒並幫助用戶在銷號時儘量解綁已註冊應用和網站。
而應用提供企業尤其是金融相關企業應該加強技術升級,強化APP對登錄異常的判定,如異地登錄、手機號登出後的長時間靜默等,都應判定為異常。對此,在登錄驗證時,應採用比“手機號+驗證碼”更安全的強化安全驗證,如身份證認證、人臉識別、聲音識別、指紋識別或好友驗證等。
主管部門應更切實地履行監管責任,嚴格落實通信服務全過程中的個人資訊保護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此外,既然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那就需要去探討擴大一證通查覆蓋範圍的可能性,回應廣大用戶的急難愁盼。
對於用戶來説,要強化自我保護意識。首先,不要在所有網站使用同一個密碼,特別是金融相關的應用,要採取單獨的強密碼。不要隨意註冊小網站,對於要求提供“身份證號+姓名”的附加認證的小網站尤其要提高警惕,非必要不註冊。此外,養成隨手記錄註冊資訊以及隨時登出一次性應用的習慣,不熟悉的應用要認真閱讀隱私條款。在登出手機號的同時,應立即把銀行、微信支付、支付寶等應用的關聯手機號碼修改為現用號碼,以便第一時間收到官方提醒資訊和驗證碼資訊。
(責任編輯:畢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