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女子頭髮被捲進按摩椅痛苦呼救”“按摩椅‘攻佔’候車廳”等話題衝上熱搜榜,共用按摩椅再次引發熱議。
隨著共用經濟的發展,共用按摩椅應運而生,在車站、機場、影院、商場等公共場所隨處可見。然而,經營者眼中“躺著”賺錢的共用按摩座椅,卻因安全衛生狀況欠佳、擠佔公共空間等受到詬病。有觀點認為,共用按摩椅滿足了消費需求,是“錦上添花”。也有人認為,公共場所設置共用按摩座椅是“鳩佔鵲巢”。
對此,多名專家表示,共用按摩椅作為提供休閒保健服務的設施,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在公共場所放鬆身心的需求。但共用按摩椅要“共用”,還要“共治”。
共用按摩座椅“遍地開花”
連日來,記者走訪重慶多個商圈、電影院發現,不少商場內都設置了多個共用按摩椅投放點,每個投放點少則3至5個按摩椅,多則10余個,基本處於無人值守狀態。顧客只需掃碼支付,即可自助按摩。
同時,共用按摩椅也進入了電影院。在位於重慶九龍坡區盤龍商圈的一家影院內,115個座位的放映廳裏,按摩椅就有16個,且均設置在最佳觀影位置。此後,記者又隨機進入了多個放映廳,發現每個放映廳內均設置了不少按摩椅,佔比約為座位數的15%。
“買票的時候並沒有任何提示,到了現場才發現是按摩椅。”一位觀眾表示。有的觀眾表示,沒有工作起來的按摩椅坐著很不舒服。有的觀眾則表示,即便自己未掃碼,共用按摩椅也設置了一定的體驗時間,會自動工作一會,坐著很難受。
經過走訪,記者發現,在部分商場、影院、旅遊景點甚至醫院,共用按摩椅數量處於遞增狀態,普通座椅則越來越少。
公開資料顯示,共用按摩椅的擴張開始於2017年,當年共用按摩椅行業新增註冊企業數量是前一年的5倍。2018年,這一數據又幾近翻番。有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按摩椅保有量已達500萬台左右,預計2025年將超過1900萬台。
在此背景下,眾多共用按摩椅品牌爭相搶佔市場份額,共用按摩椅不斷拓展消費場景,並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公共場所。
是“享受”還是“受難”?
“我是支援在公共場所投放共用按摩椅的,特別是在車站。我經常在候車時,花個十幾元錢,體驗一番。”重慶一家廣告公司的職工邱植表示,共用按摩椅讓他們這些上班族可以利用碎片時間,花少量的錢,獲得方便快捷的按摩服務。
但更多人表示共用按摩椅的體驗並不怎麼好。“出於好奇我曾試著體驗過一次,但感覺並不好。”多名受訪者告訴記者,按摩椅的按摩並不舒服,同時在公共區域使用共用按摩椅還有些尷尬,“整個人就那樣被放倒在椅子中抖來抖去,旁邊人來人往,路人的眼光都是異樣的。”
此外,存在安全隱患、衛生狀況欠佳等因素也是導致人們抵觸共用按摩椅的重要原因。“有一次逛商場時,本想體驗一下共用按摩椅,但看到椅子上有不少食物殘渣,還有小孩的腳印,就打消了體驗的念頭。”家住重慶楊家坪商圈附近的陳西波認為,夏天大家都穿得很單薄,按摩椅上沾滿了汗液和細菌,很容易感染皮膚病。
對此,重慶一商場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商場設置按摩椅本是希望給消費者提供一個更舒適的休息空間,按摩椅廠家給商場交過入場租金後,後續清潔維護便由廠家自身負責。但一年之中,廠家只有在按摩椅出故障後,才會到場維護,平時幾乎看不到維護清潔人員。
有醫學專家表示,共用按摩椅一般按照成人的平均身高體形製作,並不完全適用於所有人。同時,也不適用於患有骨質疏鬆症、肩頸部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患者,普通消費者若是使用不恰當,可能造成身體損傷。
“共用”還需“共治”
多名消費者表示,共用按摩椅迎合了可移動支付普及、大健康消費流行等趨勢,解鎖了新的消費場景,值得肯定。但其無序擴張、隨意佔用公共空間等問題,應引起重視。
北京德恒(重慶)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建認為,按摩椅可以“共用”,更需要“共治”。共用按摩椅的投放不能“一放了之”,公共場所和按摩椅商家要承擔起共用按摩椅的消毒清潔和日常維護的責任,市場監管部門也應對按摩椅的衛生、安全情況加強監管。
李建表示,按摩椅商家應當在明顯的位置或掃碼頁面提示消費者安全注意事項,消費者也應根據自身身體情況謹慎選擇服務。監管部門要加大日常巡查力度,若發現經營行為存在明顯的違法違規,或者明顯損害消費者權益,要及時依法進行查處,督促整改。
針對電影院等場所的按摩椅設置,李建表示,應建立在資訊透明、公平交易、自主選擇的前提下。若電影院等場所提供的按摩椅存在明顯違背消費者意願的捆綁銷售行為,消費者可以要求電影院無理由退票,也可以要求電影院對座椅進行調換。
還有多位專家指出,對共用按摩椅公眾有一定需求,但其不能無序擴張,隨意佔用公共空間,而是要根據場所特性分類區別設置。比如,在醫院、車站等人流量密集、座椅資源緊張的場所,共用按摩椅的設置數量應適度,且應設置在相關邊緣、角落地帶;商場、影院等商業場所,可以設置,但應佈局合理合規,不能擠佔消防通道、影響人們通行等。
(責任編輯:畢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