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公共自行車迎來終章。8月18日,北京商報記者自北京市交通委獲悉,為順應行業發展趨勢,2021年起,各區逐步退出公共自行車運營或轉為市場化運營。截至6月30日,通州區、懷柔區、大興區、昌平區公共自行車已轉為市場化運營並接受區級管理部門監管,其他行政區公共自行車全部退出運營。
除門頭溝區、懷柔區外,其他行政區均已引入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服務。目前,在北京市運營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的企業共3家,即美團、哈啰和青桔,中心城區車輛投放總量控制在80萬輛以內。
公益為主:
公共自行車的誕生
北京最早的公共自行車出現在2005年。當時,奧運會召開在即,民營企業家王勇看中這一市場,創辦貝科藍圖公共單車租賃公司。此後兩年,貝科藍圖在北京擴張到100多個租車點,8000輛公共單車。
有市民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憶稱:“當時租車網點會有專人值班。有需求的人每輛車交幾百元押金,按月租、日租或計時收費。”但這種商業模式租賃收益甚少。貝科藍圖公司負責人曾向媒體透露,公司自2005年運營以來始終虧損,這個行業需政府扶持。
2012年,北京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正式啟動試運營,由市交通委、市政市容委組織領導推廣公共自行車,由政府主導,企業參與。首批2000輛自行車散佈在北京地鐵5號線和10號線沿途的63個租賃點。按照規劃,到2012年底,北京將有2.5萬輛公共自行車投放市場。到2015年,全市的公共自行車將達到5萬輛,並且形成網路,覆蓋交通樞紐、主要城鎮街區、商業網點。
公益是北京公共自行車的最明顯特質。辦理騎行卡後,市民可自主取車,網點跨區通用,24小時全天還車。騎行一小時內免費,之後每小時收費1元,每天累計不超過10塊錢,連續租用時間不超過3天。
承前啟後:
完成新商業模式引導
運營初期,公共自行車方便、低價的模式備受認可。據當時媒體報道,截至2015年底,全市公共自行車騎行量日均達30萬次,數量達到48000輛。在2016年的北京28個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內,還包括“計劃新增公共自行車1萬輛”。
也是這一年,ofo嶄露頭角,摩拜單車在上海上線,“即停即走”的共用單車迅速在全國掀起熱潮,幾乎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2017年9月,北京共用單車總數達到最高峰:235萬輛。
時任市交通委主任的周正宇在2017年4月介紹:“未來公共自行車投放工作會暫時停一停。雖然共用單車優勢更明顯,但有樁自行車依然受到歡迎和肯定,兩者適用人群不一樣。目前公共自行車使用數量和頻率並沒有下降,今後還要把公共自行車運作好。”
但在數量龐大和更為靈活的共用單車面前,公共自行車敗勢明顯。今年3月起,東城、朝陽、海淀等中心城區陸續宣佈公共自行車停運。截至6月30日,通州區、懷柔區、大興區、昌平區公共自行車已轉為市場化運營並接受區級管理部門監管,其他行政區公共自行車全部退出運營。北京商報記者給上述四家公共自行車市場化運營企業撥打了電話,但均無人接聽或拒絕回復。
“無論是資源還是管理模式方面,公共自行車都很難跟共用單車比較。因為共用單車有很大的資本投入,通過大數據去優化網點佈局,而公共自行車在這方面的資訊化程度就相對較低。”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産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而且其盈利空間較小,政府在這時候撤出市場,交給市場化運營,進而投向其他的公益市場,這其實也是政府資本的一個職能,即完成對於新商業模式的引導,起到初期的示範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也認為:“隨著城市內部交通的優化,在公共自行車已有網點有限的情況下,採取新的形式來促進城市的交通發展,提倡綠色出行,讓市場化的手段加入進來是一個必然的選擇。公共自行車也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精細管理:
共用單車規範史
目前來看,北京的共用單車市場已經走上了規範發展之路。北京市交通委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投放佈局進一步優化,運維調度力量顯著增強,車輛淤積和分佈不平衡等現象有明顯改善,車輛運營效率和服務水準不斷提高。
目前,北京市運營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的企業共3家,包括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團”)、上海鈞正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啰”)、廣州騎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桔”)。根據市交通委今年4月發佈的公示,2021年中心城區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總量控制在80萬輛以內,其中美團40萬輛、哈啰21萬輛、青桔19萬輛。此外,各郊區運營車輛約12.8萬輛。
為進一步引導有序停放車輛,圍繞市民投訴集中的軌道交通站點和重點商圈,目前,北京全市已建成1181個電子圍欄監測管理停放區,可容納超過65000輛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對於嚴重違規停放的騎行人,三家企業按照統一標準限制其車輛使用。
不過,從實踐來看,生活中共用單車亂停亂放的情況還是不少。王鵬建議:“能不能通過類似出讓補償金的方式,通過技術的手段,讓騎車的人能夠更好地停放在合理的區間。另外現在資本也趨於理性了,不會像以前那樣無序擴張,供需之間還是要保持平衡。”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對於違規投放車輛,行業協會目前優選了第三方清運企業,對違規投放車輛進行無差別清理,截至6月底,中心城區合規投放車輛比例達到9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市交通委在公示中再次強調,北京市不發展共用電動自行車。截至目前,市交通委已對於拒不整改的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運營企業累計實施行政處罰9次,涉及8個品牌。同時,各區政府組織全面清理路面上的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
“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往往存在保養維護不及時、配套設施建設不到位、運作安全風險高、電池污染嚴重等多重隱患,租賃電動自行車的騎行人不固定且多未接受過專業的交通安全教育和技能訓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加之電動車自重大、速度快,一旦發生事故就會帶來較大的傷害和損失。”北京市交通委表示。根據《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駕駛未登記的電動自行車上道路行駛的,對駕駛人處20元罰款。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