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滴滴出行因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問題而從各大應用商店等渠道下架,原本一家獨大的網約車市場再生波瀾。
近期,各大網約車企業紛紛通過“燒錢”拉攏用戶、招募司機,力求重新劃定市場版圖。不過,從網約車市場這些年走過的歷程看,補貼讓利換回的市場往往只是一時的,只有在嚴格守住數據安全底線及合規經營的基礎上,合理定價和抽成,著力提高服務品質,杜絕打著技術創新旗號的大數據殺熟,才能增加用戶黏性,在市場良性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網約車市場風雲再起
作為網約車市場曾經的“巨無霸”,滴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隨著相關多款App下架,滴滴目前暫時無法為更多新用戶提供出行服務。面對出行市場巨大的蛋糕誘惑,其他網約車企業紛紛打起精神來,群雄逐鹿、風雲再起,消費者也嗅到了一絲當年網約車市場誕生之初“燒錢大戰”的味道。
曹操出行推出簽到領打車券、邀請新用戶得現金等優惠活動,截至6月,曹操出行已經上線全國61座城市,累計投放車輛近5萬輛,註冊用戶5200萬。有T3齣行員工在網上透露,T3認為當下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公司管理層緊急會議決定調整開城計劃,本月內要連開15城,日均單量突破百萬。記者注意到,其App上推出了0.99元秒殺8元立減券等一系列優惠活動。
除此之外,高德打車在抖音等平臺投放大量廣告,持續增加曝光度。久未現身的美團打車重新在各大應用商店上線,並推出套餐優惠……有用戶説,這幾天在各種抵扣券的加持下,同樣路程打車花費還不到過去一半。網約車市場重燃硝煙,重點瞄準新用戶,不到1元錢打車重現江湖,一時間消費者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儘管網約車市場經過多年孕育,用戶數量持續增長,但仍有不小的發展空間。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發佈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達3.65億,較2020年3月增長298萬,佔網民整體的36.9%。從交易數據看,2019年全國網約車交易規模突破3000億元。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網約車交易規模有所收縮,但2021年有望回升至3581億元,到2022年更是將突破4000億元。
長期以來,網約車市場因一家獨大引發的乘客端大數據殺熟和司機端高抽成問題飽受詬病。事實證明,只有市場充分競爭,行業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才能共同將蛋糕做大。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通過市場競爭,如果有更多網約車平臺成長起來,將能互相制衡,避免一家獨大的平臺收割用戶,給出不透明、不合理的價格。
可持續商業模式待解
如果説從當年的網約車市場“燒錢大戰”中能夠吸取什麼教訓的話,補貼終非長久之計一定不會缺席。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當年的“燒錢大戰”仍歷歷在目。在背後資本的推動下,挺在前臺的多家初創網約車企業激戰正酣。當時,消費者的的確確享受到了實惠,更熟悉了網約車這種新型城市出行方式。隨著用戶習慣養成,資本終於“露出了獠牙”,通過兼併、合併等方式,促成了一家獨大的網約車市場格局。用戶使用網約車優惠減少且經常貴過計程車、根據使用習慣大數據殺熟最大限度謀求利益、司機端補貼減少高抽成引發不滿……諸多問題逐漸浮出水面。此時,儘管各界有吐槽,卻沒有太多可供選擇的餘地。
數據更能説明問題。去年10月,全國網約車監管資訊交互平臺共收到訂單資訊6.3億單,滴滴就佔到5.6億單,佔比約89%。當月訂單總量超過100萬單的網約車平臺共有8家,其中曹操專車1660萬單排在第二,T3齣行1580萬單排在第三,合計僅為滴滴訂單的零頭。
從“燒錢大戰”到成為行業龍頭獲取高額回報,滴滴走出了一條網約車企業發展的路子。不過,這條路不但不好走,而且大多數網約車企業根本走不了。滴滴IPO招股書顯示,在過去三年間,滴滴凈虧損共353億元,依次為150億元、97億元和106億元。在沒有充裕資本支援的情況下,一般網約車企業根本燒不起這麼多錢,而且燒完錢之後最終能否盈利也未可知。
既然網際網路企業慣用的補貼手段不可持續,那麼網約車行業究竟該如何發展才能健康可持續?目前來看,仍需多方參與努力探索。
當下網約車市場主要有兩種商業模式,一種是包括滴滴在內以私家車為營運車輛的C2C模式;另一種是以自有車輛為主要運力的B2C模式,如曹操出行、T3齣行等。B2C模式被視為一種重資産模式,車輛、司機均需重金投入,看上去資産運營“負擔”較重。不過,由於在安全性、標準化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它反而被視為當下現實可行的網約車發展方向之一。
在T3齣行成立之初,公司CEO崔大勇就解釋稱,長期以來,移動出行領域存在打車難、安全焦慮、體驗差、費用不透明等痛點,根源在於C2C模式下無法對供給側進行有效管理和監督,導致服務標準不統一、合規運力無法根本保障、安全隱患無法根本杜絕。
曹操出行是吉利集團旗下網約車平臺。極光發佈的《2021年Q1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數據研究報告》顯示,曹操出行月活躍用戶數達567.9萬,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近140%。曹操出行品牌公關中心總經理龐博表示,除基本要求外,曹操出行要求所有司機通過平臺定制的“駕駛員崗位素質測評模型”,測驗顯示具有良好的情緒管控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狀態才能完成報名,上崗前還要接受商務禮儀、醫療常識等系統培訓,以統一服務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背靠吉利的曹操,還是依託一汽、東風、長安的T3,以及首汽集團旗下的首汽約車,通過“實力派”傳統車企與網約車市場的有機結合,延伸産業鏈條,增加盈利環節,是完全有可能為市場可持續發展蹚出一條新路的。
嚴守安全底線是關鍵
無論網約車市場未來之路會如何選擇,滴滴被調查都敲響了警鐘:數據安全底線不容突破,行業參與者仍需努力實現合規經營,通過不斷提高服務品質增強市場黏性,從而促進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守住數據安全底線,網約車企業責無旁貸。工信部資訊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不久前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強調,數據是國家基礎戰略資源和重要的生産要素。下一步將加快制定工業和資訊化領域數據安全管理政策,更好地承接《數據安全法》在行業的實施落地。組織開展行業數據分級分類管理、重要數據目錄製定等相關工作,構建行業數據安全領域的標準體系,研究制定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的數據安全的重要標準。
對於網約車企業來説,顯然不能僅僅將當前作為搶佔市場的機會,從中吸取教訓並及時採取措施亡羊補牢至關重要。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認為,滴滴在資訊安全和用戶數據保護上存在的問題,其實是網約車共用經濟普遍存在的問題。網路安全與數據安全要放在效益和市場之上。
持續推進網約車市場合規經營任重道遠。據全國網約車監管資訊交互平臺統計,截至6月30日,全國共有236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349.3萬本、車輛運輸證132.7萬本。但與此同時,交通運輸部發佈的6月網約車行業情況顯示,6月訂單量超過30萬單的網約車平臺共13家,在這13家中有的平臺訂單合規率僅為16.2%。
是否合規經營是網約車行業的老話題,一直是各方爭論的焦點,也是網約車市場蛋糕做大的主要瓶頸。為搶佔市場,有的網約車平臺會降低審核標準,用大量不合規車輛及司機以提升運力,這顯然不是行業健康發展的表現。不合規經營引發乘客人身安全風險,給平臺運營帶來的影響有時是致命的。推進合規經營,平臺責無旁貸,這是行業走向正軌的基石。
從“拼價格”到“拼服務”成為網約車市場下半場競爭勝出的關鍵。經過多年市場培育,再加上網約車天然具備的行駛路線透明、隨時隨地叫車等優勢,越來越多消費者已經習慣了使用網約車。對於“熟客”來説,影響選擇的因素除了價格外,最關鍵的就是服務品質。
龐博説,曹操出行對司機進行系統培訓,對著裝和服務有著標準化的要求,選擇的主力運營車輛是吉利帝豪EV純電動汽車,具備零油耗、零噪音,舒適靜謐的優勢,就是為了不斷提升消費者的出行體驗。
在網約車行業競爭進入下半場後,誰能在服務品質上更好地發力,誰就有可能得到更多用戶的青睞。即便不再“燒錢”,在價格合理的情況下,也能成為用戶首選,在市場上牢牢佔據一席之地。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