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由中國企業傢俱樂部主辦的“2020中國綠公司年會”在海南海口開幕。智聯招聘CEO郭盛出席 “共用自貿港新機遇”焦點論壇併發表題為“機遇海南 築造人才之港”的主題演講。該論壇由海口市委副書記、海口市市長丁暉主持,海南省政府副省長沈丹陽出席並致辭,泰國駐華大使阿塔育·習薩目、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銀泰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沈國軍、海豐國際董事局主席楊紹鵬、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等嘉賓出席活動並共同探討如何共用海南自貿港發展機遇,激發市場主體和人才活力。
郭盛認為海南乘政策東風起航之際,更要重視人才在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自由”的屬性除了體現在貿易往來上,也應該體現在彰顯人才活力上。
政策紅利助長海南魅力,産業“去房地産化”收效明顯
自今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印發以來,海南一躍成為經濟發展新焦點,成功對衝了疫情為發展帶來的衝擊。郭盛介紹道,智聯招聘大數據也映射出當地的繁榮景象,《總體方案》發佈的次月,海南招聘需求規模就同比增加了107%,遠超國內平均水準。需求的激增也促使企業積極提升招聘預算,基於此,全省的平均薪酬在二季度實現大幅增長,反超全國平均水準,今年三季度招聘薪酬達到9024元,高於同時期的全國平均水準8688元。
從人才需求結構來看,教育/培訓/院校、娛樂/體育/休閒/、旅遊/度假、電子技術/半導體/積體電路等行業招聘需求較去年同期呈現擴張趨勢,而此前曾貼在海南身上的“房地産”標簽正在弱化,該行業今年前8個月的招聘需求佔比較去年收縮了4.61%,這意味著海南的經濟不再靠樓市驅動,而是轉向更輕盈的服務業和晶片産業。産業結構的轉型也吸引了一批新的求職者,前往海南異地求職的人才中,房地産行業的人才佔比收縮了近10個百分點,教育培訓行業的求職者隊伍則在同步擴張。
年輕化、高層次人才紛紛入局,經濟發達地區成人才競爭對象
産業的優化和高薪的誘惑吸引人才紛至遝來,也推高了海南省當地的求職競爭熱度,回顧海南人才市場的趨勢變化,今年二季度海南的人才需求規模達到2016年一季度的3.56倍,求職人才規模更達到2016年一季度的4倍之多。初入社會應屆生和計劃回國發展的海歸也將職業發展目光投向了海南,智聯招聘數據顯示,今年的前8個月,流向海南的應應屆生和海歸群體都在壯大,分別從往年的不足1%提升至1.31%和1.58%,這兩個群體的加入也推高了外來人才的學歷水準,異地求職者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高於去年同期和全國平均水準,這意味著海南不僅吸引人才的數量在增長,品質上也呈現出“高層次”、“年輕化”特徵。
從區域特徵來看,海南吸引力輻射全國,其中距離較近的廣東省輸送的人才佔到整體的14.66%,且較去年有所提升,除此之外,河南、黑龍江等勞動力輸出型地區也為海南輸送了大批求職者。值得注意的是,海南也同時存在人才向外流動的情況,其中32.55%去了廣東,分別有6%去到了江浙地區,這些經濟發達地區也在成為海南新的人才競爭對手。
智聯招聘CEO郭盛表示,應屆生、海歸等鮮活力量以及高新技術人才正在加速涌入海南,這也讓海南進入年輕化通道,更具朝氣,但人才外流的現象依然值得警惕,避免因基礎設施條件的欠缺不具備人才長期發展的環境,導致吸引來的求職者短暫停留後又流向其他城市尋找歸宿。
補足教育資源短板,引進和培養人才並重
郭盛認為,海南宜人的氣候、豐富的醫療資源和相對較低的置業成本是留住人才的天然優勢,當地白領的事業信心也普遍高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人才建設的短板則體現在教育資源的短缺上,一方面,想要吸引高層次人才在海南落戶,勢必有強大的基礎教育資源作為支撐,滿足人才子女教育需求;另一方面,引進人才可以補充短期快速發展的需求缺口,長遠來看,海南應著力培養本地存量人才來提升整體勞動力技能層次。
郭盛認為教育産業既是海南的短板也是機遇,應該作為重點産業來培養,這將會是海南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打造強健的教育基礎設施不僅要依託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還要體現全省勞動力的“普惠”效應。
數字經濟下,電子大學、網路大學等教育模式就可以很好的彌補高等教育資源的短板,而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也是順應教育培訓産業發展方向,構建人才建設長效機制的重要手段。
(責任編輯:李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