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海康威視裁員的消息仍在發酵。雖然裁員規模不大,但疊加上半年業績不利的影響,此事還是牽動了市場目光。素有“安防茅”之稱的海康威視,近年來的增長有些吃力,當政府投入縮減,公司的“基石”有所鬆動。在海外市場,遭受制裁的海康威視,近年來大力拓展發展中國家市場,但這些新興地區,尚未能成為重要的新動能。
因何裁員
對於裁員,網路上有自稱海康威視員工的人士透露,公司近期進行大規模組織調整,32個研發區域收縮到12個,預計會涉及1000多名員工的優化。網上已有海康威視被裁員工確認此事:“會有N+2賠償,研發部門是重災區,湖南等區域已經沒了,但杭州等總部地區還沒開始。”
之後,海康威視方面對此進行了回應,明確表示公司不存在大規模裁員,而是進行經營策略調整,優化總部及重點城市的研發力量,相應調整了部分崗位設置。
結合海康威視總體員工數看,本次並非大規模“縮編”。2023年年報顯示,其員工共有約5.85萬人,研發人員達到約2.85萬人。即便本次裁員達到1000人,其規模也不足2%。
在採訪中,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今年海康威視仍然在大規模校招。北科大通信相關專業的張同學對記者談到:海康威視的工程師崗位,年薪能夠達到20萬—30萬元,根據從業年限不同略有調整,新畢業生一年到手20萬元以上不成問題,而且這不只是在一線城市,在不少省會城市,也是這樣的薪資水準。
另有與海康威視合作的業內人士對記者稱,海康威視所言“優化部分城市研發力量”並非虛語,眾所週知,海康威視主營安防産品,産品多是網路錄影機,俗稱攝像頭。但公司並不是簡單地賣産品,而是需要根據客戶需求定制化開發。這就要求海康威視在項目多的城市,設置了區域研發中心,在當地招聘、當地研發。不僅能快速響應需求,也分擔了總部的壓力,當某城市業務減少,裁撤部分人員也在情理之中。
據了解,這些研發人員雖然分散在各地,但大多也是由海康威視公司聘用,而非外包公司。所以説本次的確是海康威視進行裁員,儘管規模有限。
之所以裁員一事備受關注,或許是“樹大招風”,畢竟公司曾經有“安防茅”的稱號。如今公司業績下滑,難免令人擔憂。據2024年中報數據,海康威視“增收不增利”,其營業收入達到約412億元,同比上漲約9.68%;但歸母凈利潤卻約為50.64億元,同比下滑5.13%。
不可否認,其中有營業外因素影響。當期公司因取消股權激勵計劃,一次性支付費用約4.7億元,但刨除意外因素,單看扣非凈利潤的話,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4.11%,增速相較2023年也明顯放緩。
業績下行
海康威視業績變化,主要還是受大環境拖累。背靠中電海康的海康威視,其崛起很大程度上受益於政府、公安的安防需求增長。作為國有控股的上市企業,更容易拿到政府客戶。其中重要工程包括平安城市、雪亮工程、天網建設工程等。以政府客戶為代表的公共服務事業群,即PBG業務,成為最大的收入來源。
如今這塊“基石”有所鬆動。2021—2023年,海康威視PBG收入從191.61億元縮減到153.54億元,今年上半年該部分營收繼續下降9.25%。
海康威視在投資者活動中表示,PBG業務跟地方財政資金狀況關係緊密,今年上半年,凡依賴地方財政投入的行業都普遍困難,公安、交警等領域的增長壓力較大。不過在應急管理、水利水務等行業,由於得到國債或專項債支援,公司業務還是實現了正向增長。
從公司業務結構看,除了面向政府的PBG業務,還有面向大型企業的EBG業務,以及面向中小型企業的SMBG業務,這兩個板塊上半年均實現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為7.05%、0.64%。海康威視表示,像這些不靠財政投入僅靠自身資金為主的行業,對於安防仍保持了一定規模的投入。
出路何在
在安防領域,海康威視已成長為全球龍頭之一,所以其海外表現也是市場的焦點。數據上看,海康威視的海外主業加上創新業務,總共能佔到總收入的34.41%。
今年上半年,該部分營收約114.41億元,同比增長15.46%。但受美國制裁影響,公司在美國的營收持續下行。
對於海外業務,海康威視表示,如果剔除美國市場影響,實際上在美洲、泛歐洲、泛亞太、中東非四個大區均實現增長。發展中國家增長顯著,不過從總體結構看,發達國家的貢獻仍然佔七成,發展中國家僅為三成。
儘管發展中國家市場廣大,但若是消費能力不足,也難以支撐公司業績。海康威視方面談到,從全球看,儘管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治安環境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但具體市場形勢也受當地政策、資金影響,難以概括出一個確定趨勢。
對海康威視而言,産品不僅要賣得出去,還要賣出好價錢,新興市場能滿足前者,未必滿足後者。近年來公司的毛利率並不穩定,2021年、2022年兩年,公司毛利率分別下滑4.73%、4.6%,2023年有所回升,今年上半年再次同比微降0.29%。
海康威視稱,從收入結構看,政府和企業也在“消費降級”,更願意選擇性價比高的産品,不像過去更願意嘗試創新的、高性能産品。從行業整體看,價格競爭比較明顯,境內外兩個板塊的毛利率,均受此影響。
對於海康威視所面臨的競爭,資深産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到,一方面其壓力來自大華股份、宇視科技這樣的老對手。另一方面,華為等企業也跨界安防,而且華為這種公司在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方面更有優勢,能提供更高效的解決方案。當下的龍頭企業想要保持領先,未來的研發壓力不容小覷。
北京商報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海康威視,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