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資本市場股權交易活躍。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日記者發稿,月內已有38家上市公司發佈公告,從內容來看,涉及轉讓控股子公司股權及出售相關資産,或對這些交易的進展進行了披露。
“上市公司出售資産,既是企業調整資産結構、優化業務結構的必然選擇,也是市場競爭和金融環境變化的結果。”世界院士專家聯合會執行秘書長、中國民協新質生産力委員會秘書長吳高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梳理公告可知,一些上市公司為聚焦主業選擇出售資産。例如,11月7日,鳳凰光學公告稱,公司擬在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以評估價格為掛牌底價出售控股子公司鳳凰新能源9.106%的股權。公司表示,本次股權轉讓有利於公司優化業務結構,聚焦主業發展,增強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符合公司發展戰略。
中晟高科也計劃進行潤滑油相關業務板塊的資産出售。為減少潤滑油業務帶來的虧損,聚焦環保業務發展,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公司擬通過在蘇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開掛牌轉讓的方式,出售所持中晟新材料科技(宜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晟新材”)100%股權。
11月7日,中晟高科披露公告稱,公司于10月29日收到蘇州市交易中心的通知,上述交易共徵集到1名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即蘇州瀧祥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標的資産中晟新材100%股權的轉讓價格約為4.57億元。截至公告披露日,交易雙方尚未簽署《産權交易合同》。
眺遠諮詢董事長兼CEO高承遠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市公司剝離相關業務、聚焦主業,是當前市場環境下的一種理性選擇。通過出售非核心資産,上市公司可以更加專注于自身的核心主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運營效率,增強盈利能力。同時,聚焦主業有助於公司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關村物聯網産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也認為,出售資産、聚焦主業是企業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實現轉型升級的一種有效手段。“不過,上市公司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合理的出售計劃,並加強資訊披露和投資者溝通工作。同時,監管部門也應該加強對上市公司出售資産的監管力度,確保市場的公平、公正和透明。”袁帥補充説。
此外,改善財務狀況也是不少上市公司選擇出售資産的原因之一。
11月12日,今創集團公告稱,公司于2024年11月11日與常州武進綜合保稅區投資建設有限公司、黃駿、黃春宏簽署了《關於收購常州禾元軌道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資框架協議》,擬將公司持有的全資子公司常州禾元軌道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蘇明昕交通裝備有限公司100%股權出售給收購方。
今創集團表示,本次交易是基於公司整體經營發展所需,符合公司未來戰略佈局,有助於公司控制國際貿易風險,優化資産和業務結構,並有利於增加公司現金流儲備,進一步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
還有公司選擇將不良資産及時割捨。11月5日,正業科技公告稱,擬向公司控股股東景德鎮合盛産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出售子公司江西正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正業”)和景德鎮正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業新能源”)股權。
江西正業和正業新能源均為正業科技的虧損子公司。公告顯示,2024年1月至8月,江西正業凈利潤為-1118.61萬元,正業新能源凈利潤為-3724.07萬元。正業科技表示,本次交易所得款項,將主要用於公司主營業務生産經營所需的流動資金,支援公司業務發展,提升公司整體運營品質。
在吳高斌看來,上市公司剝離虧損資産是正確的運營之道,不僅能夠改善財務指標,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在當前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上市公司需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聚焦主業,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