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提升新一屆村(社區)幹部隊伍能力素質,夯實基層發展治理人才保障,接續寫好鄉村振興偉大篇章,2021年4月7日,丹景街道為期3天的村(社區)幹部履職能力提升專題培訓會在街道綜合樓會議室召開,11個村(社區)“兩委”幹部及村(居)民小組組長130余人全覆蓋參加,針對性開展社區治理、鄉村振興等4個專題理論培訓及民生服務、安全穩定、生態環保等9個專題業務培訓,村(社區)幹部基層發展治理理論與實踐能力進一步提升。

在開班儀式上,丹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李華勇要求全體幹部要充分認識培訓意義,要深刻認識到,村社幹部隊伍影響著黨政形象,村社幹部思想影響著鄉風文明,村社幹部能力關係著鄉村振興。要明確學習重點。從規範組織建設、用好資金資源、把握工作要點、嚴守底線原則四個方面出發,理清學習重點,指導工作實踐。同時還要保障培訓效果。要注重學習效率,合理安排時間;注重學習方法、帶著問題學習;注重學習轉化,堅持學用結合。

成都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促進會會長、武侯區玉林街道黌門街社區黨委書記申民輝以《社區建設研究—成都市新型社區的建設與管理》為題,以玉林街道黌門街社區為例,為丹景未來城鄉社區的建設與管理提供了先進經驗。申民輝指出,一是以社區黨委為主導,整合轄區黨建資源,即:整合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建資源、“兩新”組織黨建資源、群團組織黨建資源,把黨員群眾、駐區單位有效黏附在一起。二是以服務群眾為核心,聚合便民服務資源,即:通過成立黨支部,突出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通過搭建綜合平臺、成立社區企業、傳承優秀文化,有效聚合公服、經濟和文化資源。三是以常態長效為取向,實現服務共用共贏,即在社區黨委的領導下,全面統籌整合黨建資源,實現組織同建、資源共用和多元主體共同發展。

省總工會幹部學校客座教授、省直機關黨校研究生部客座教授范吉斌帶來了《解讀“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專題輔導,范吉斌認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提出是回歸城市建設人本邏輯的重要舉措,其現實意義重大、戰略意義深遠,“十大工程”的實現,需要政府主導,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發展、共同受益。

成都大學城鄉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吳建瓴以《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村産業發展》為題,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戰略總要求、實施路徑、産業選擇等方面對我國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讀,吳建瓴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依託是逆城市化,關鍵是要通過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來做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制度支撐,把握逆城鎮化趨勢,構造鄉村産業鏈,從而構建出城鄉新型關係。

成都村政學院(中共都江堰市委黨校)學術委員會主任鄧蓉以《黨建引領打造共建共用新社區—以成都社區建設為例》為題,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講述了為什麼要黨建引領社區共建共用、當前打造共建共用新社區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推進黨建引領社區共建共用的幾點思考。鄧蓉提出,在未來的推進黨建引領社區共建共用進程中,要創新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權;要創新社區體制和運作機制,解決社區服務職能問題;要集合各種資源,採取多種方式,解決社區陣地建設問題;要推進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職業化進程,解決社區隊伍建設問題;要建立多元化的籌資機制,解決社區建設經費問題;要分類梳理、各個擊破,解決新老社區遺留問題。

理論培訓結束後,街道接續召開業務培訓會,會議由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張彬治主持,各工作籌備組逐一為村(社區)幹部開展民生服務、社區發展、村級財務等9個專題業務培訓,全面提升基層幹部業務水準。

街道黨工委書記周建江表示,第一,要準確把握當前工作形勢,轉變工作思路。尤其是農村區域幹部要準確把握當前農村新形勢和新特點,村民思想更加活躍,舊的管理模式不再適應現代發展要求,但經濟薄弱、發展速度緩慢的本質問題沒有改變,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轉變工作理念,創新工作方法,為接續做好鄉村振興這篇文章打下堅實基礎。第二,基層幹部要弄清“為什麼幹、幹什麼、怎麼幹”的問題。新一屆村(社區)幹部隊伍任期與“十四五”時期高度契合,肩負丹景街道、甚至東部新區一系列重大使命,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樹立大局意識,每個村(社區)要以作為十一分之一的丹景街道的責任意識來推進工作,加強學習實踐,創新發展思路,為街道的告品質發展治理提供堅實底部支撐,為東部新區“十四五”規劃的落地落實提供堅強組織保障。(文圖:郭萬、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