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淄博市紅十字會心理救援隊與藍天救援隊在蘇氏農科園聯合舉辦心理危機干預演練,模擬校車交通事故後的心理救援。來自淄博紅十字心理救援隊、聊城紅十字心理救援隊和藍天救援隊的80余名志願者參加了演練,中科院心理所全國心理援助聯盟理事李慧傑、專家崔東明等現場督導。

【模擬案例】2018年11月3日下午4點30分,某小學一輛校車在放學途中,與一輛卡車相撞,車上共50名學生,當場死亡2人,重傷6人,其餘輕微傷。事故發生後,死亡學生家長、班主任、班級同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障礙反應。淄博市紅十字心理救援隊第二天接到校長求助電話,進入學校,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工作。 

上午9時,演練從搭建救災帳篷開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危機干預的首要環節。大家兵分兩路,齊心協力又有條不紊,不到20分鐘,兩座帳篷就搭好了。暖場放鬆環節後,孫曉琳隊長致辭,宣佈演練正式開始。志願者們分成兩隊,每隊由有經驗的老師帶領,組織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評估,開展團體輔導與個體諮詢。每隊細分成兩組,一組做個案,四名諮詢師分別對“死亡孩子家長”“重傷學生”“班主任”“司機”等做心理干預;另一組做團體輔導。其間,中科院的專家們穿梭在各隊之間,觀察進展情況,傾聽咨訪對話,記錄問題與細節。

午餐後,志願者們整合隊伍,李慧傑老師一一回答大家的疑問,並就觀察到的問題給大家做了詳細講解。“高警覺、閃回、回避,以及內疚自責等都是危機事件後的應激反應,是正常的人在非正常情況下的正常反應,第一要務是讓他充分的表達,串起記憶碎片,而不是盲目的上各種技術”,“危機干預的技術並不複雜,更多的是諮詢師自己的焦慮”……老師娓娓道來,結合實際案例,就危機干預的技術細節與注意事項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講解,志願者們聽得入神,收穫滿滿。

下午4時,演練在歡快的團體活動中結束。


李慧傑老師與孫曉琳隊長


【中科院專家督導語錄】

1.“你遇到的這些情況,都是正常人在非正常狀況下的正常反應。”

2.確認應激反應,讓個案充分表達,“還有嗎?還有嗎?”中間不要盲目插入穩定化技術。談經過是串起碎片,越細越好,本身即是療愈。如果個案在訪談中要實施行動,應作為一個情緒去處理,而不是作為一個事件,不能推動他去做真事。

3.危機干預的技術並不複雜,更多的是諮詢師自己的焦慮。

4.在團體中若出現一個人情緒很大,一般會讓他在團體中呆著,在團體中就是一種療愈。可以在他哭泣的間隙,提示一下“你剛才説到哪兒了”,把他從情緒中拉出來。

5.做量表調查前要講清楚,為什麼搞這個調查?怎麼填?不要當場統計。

6.“畫説這一天”不太適合小孩子,小孩子可以用班會的形式進行。

7.危機干預只做這件事帶給他的影響,不處理之前的問題。如果遇到失眠的問題,要問清楚從什麼時候開始失眠的?

8.要確認事故發生時“你在什麼位置”,在不同的位置受的傷害是不一樣的。

9.回避不願説是很正常的現象,不能強迫他去説,做好陪伴,可以進行心理教育“説一説,我們能更好的幫到你。”

10.哀傷輔導,一般半年後去做。

11.危機干預不同於心理諮詢,是在組織框架下的主動出擊。

12.我們不是上帝,只解決一些情緒問題就好了。

13.危機事件的當事人有很深的內疚自責是正常的應激反應,要陪伴他,聽他充分表達,然後可以問他“下一步想怎麼做?”調動他內在的力量。

14.危機干預是很專業的工作,要真正經過專業的職業訓練才可以上場,否則會傷到自己,也會傷到他人。

15.心理工作者容易形成替代性創傷,要保護好自己,定期督導。

【扮演司機的體會】

在這場演練中,我扮演了肇事的司機,接受心理干預。稍微醞釀了一下情緒,我很快進入角色,陷入深深的自責、恐懼裏,眼淚流了下來。我感覺得到,扮演諮詢師的老師在試圖帶我走出自責,而背負著兩條人命的那種自責是那麼的深,那麼的深,任何語言都無法撼動。我感覺到了諮詢師的無力,她説“我看你情緒很不穩定,我帶你做個放鬆好嗎?”我説好的,在閉上眼睛的一小會兒,卻迅速的跳出了角色。

在隨後的督導中,老師説,那種深深的自責內疚,是正常人在非正常狀態況下的正常反應,應該被充分共情與表達。我的確體驗到了這一點,感覺到沒有充分表達,心裏依然是壓抑的很,所以在隨後的放鬆中,迅速的齣戲了。正如崔老師所講,“危機干預的技術其實很簡單,更多的是諮詢師的焦慮。”

危機干預的確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專業的訓練以及諮詢師的個人成長非常重要,否則很容易傷人傷己。

僅有愛心是不夠的,公益需要專業。

《公眾心理自助手冊》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委員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突發事件發生後,你可能會經歷到的各種情緒體驗。

【你可能會有以下擔心及感受】

1.擔心自己會崩潰或無法控制自己

2.感到無助,覺得沒有人可以幫助我

3.變得很脆弱

4.為親人或其他人的死傷感到很難過,很悲痛

思念逝去的親人,覺得內心很空虛

5.感到前途迷茫,對將來該怎麼辦心裏沒底,

期待儘快恢復正常生活

【你還可能會有下列身心不適】

1.執行力差:頭暈眼花、做事會莫名其妙出錯

2.緊張不安:多汗、臉頰潮紅、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失眠、多夢

3.心情憂鬱:沒胃口、悶悶不樂、做任何事都沒興趣

4.行為退縮:不太想接觸人群、不太想做事

5.負性記憶:不斷涌現有關事件的回憶和感覺

6.坐立不安:感覺焦慮、緊張,坐立不安

7.負性聯想:想起此事,會引發心理痛苦和身體不適

8.過度敏感:無法入睡、睡不深、易生氣、易受驚嚇、注意力不集中

9.逃避衝動:試著逃避有關這次突發事件(或勾起突發事件回憶的)的一切、不想説話或接近現場

10.麻木失落:覺得和別人有隔離感、失去喜歡的能力、提不起興趣、對未來的期望值降低

這些症狀可能只維持幾天就會消失,並且隨時間而減輕,一般不超過一個月。這些都屬於正常的“急性應激反應”,絕大部分人都會有的反應,不要擔心。大多數人在自我調適後,反應會逐漸減輕,可以恢復正常,有一小部分人會持續出現症狀,如果超過一個月不緩解,並且影響到了生活和工作就要接受專業治療。

【面對傷痛,請説出你的感覺】

經歷突發事件後,大部分人都會産生以上的感覺,這是正常的反應,不需要自責,試著説出你的感覺並且讓家人或同事一起分擔,其實他們和你有一樣的感受,彼此理解,這樣會讓你和他們都感到比較好過。如果回避自己的情緒,可能會造成心理緊張與身體不適,使康復時間拉長。

【我們建議你用以下方式來緩釋心情】

1.試著把你的情緒表達出來,傾訴,繪畫,唱歌,運動等方式都可以,感覺能夠讓自己好好表達感受就可以,這會讓你感到好一些

2.不要因為不好意思或忌諱,而避開和別人談論這次經歷,也許他們希望説一説,互相了解、治愈

3.不要勉強自己去忘掉它,面對這樣的傷害,誰都不容易忘記,甚至會銘記一生,這是正常的,不影響正常工作生活就可以

4.別忘記你身邊的人和你有一樣的經歷和類似的感受,試著和他們談談

5.一定要花時間好好地睡覺、休息,並且和你的家人或朋友在一起,回歸規律生活

6.如果你有任何需要,請你向家人、朋友或相關單位説出你的需要,其他人也許能夠幫助或者提供更多的方法緩解自己的不適感

7.要讓你的孩子與你或其他人聊聊他們的反應,可以讓他們以遊戲或畫畫的方式表達出內心的想法與感受

8.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讓你的小孩回到學校,並讓他們參與學校裏的活動

9.工作或開車一定要小心,避免意外(如車禍)發生

【如果用了以上的方法,你還有以下的問題,那麼你可能需要一些專業的協助】

1.你發現自己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心情很亂,感覺有很多的壓力,並且覺得很空虛,覺得自己快要撐不下去

2.在事情發生一個月之後,你還是一直感覺麻木、遲鈍,並且不斷的保持忙碌,為的是讓自己不去胡思亂想

3.不斷地想起這次突發事件的事情,睡覺時會做惡夢而驚醒,或是有很多身體上的不適

4.從突發事件發生之後,你抽煙、喝酒或吃藥的量都變得過量

【如果家人或朋友友出現以上症狀,怎樣幫助他們】

1.嘗試扮演一個良好的傾聽者,給予情緒支援

不用去回避某些話題,提供正確資訊

2.不要試圖用批評來幫助他們堅強,這種做法會傷害他們,也反映了你自己有太多的焦慮

3.鼓勵他們接受治療,傷痛的撫平是需要時間、鼓勵和關心的

4.必要時考慮接受家庭治療

5.關注他們的感受,傾聽他們的故事

6.家庭成員或朋友之間的互相支援至關重要

【孩子會有什麼反應】

1.擔心父母會出事

2.擔心自己會被拋下

3.擔心再次發生突發事件

【該如何與孩子討論突發事件】

1.鼓勵或接納孩子討論這次事件發生的過程

2.允許他們表達這次事件帶來的挫折、混淆、害怕及悲傷等情緒

3.向孩子保證你會一直陪伴身邊,他們的安全感會增加

4.孩子不會一夜長大,慢慢會變得懂事、成熟、聽話

【該如何與丈夫(妻子)相處】

1.因為性別的不同,應對失去親人的悲傷會有不同的方式

2.如果能彼此接納彼此的應對方式,又能表達共同的傷痛,有助夫妻關係更加緊密

3.如果夫妻關係溝通出現困難,可尋求專業協助

【該如何與其他受災家庭相處】

1.如果家庭都經歷了失去親人、失去財産,不必相互比較彼此的不幸

2.相互支援,重新樹立生活目標,有助於共同走出災難陰影

【親友可能的反應如何】

1.突發事件剛發生時,親友們的慰問和支援相當密集,隨著時間會漸漸減少

2.有些親友的慰問集中在哀悼失去親人或嘆息損失的財産

3.有些親友會鼓勵自己儘快忘記傷痛,往前看

【該如何應對親友們過度熱心的詢問】

1.忘掉傷痛並不容易,親友只是努力地想要減輕你的哀痛,不要因此給自己壓力要求自己忘掉

2.親友並未經歷和自己相同的遭遇,的確不容易感同身受,不要責備他們的誤解

3.可以明確地告訴親友你要什麼,你不要什麼,你有自己應對的方式,他們會了解而支援你

4.可以要求信賴的親友給予陪伴、心理支援及真誠的傾聽

5.如果需要進一步的心理支援或諮詢資訊,可尋求專業人員的建議

【結束救災工作、回到正常生活之後,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1.休息。返家之後,通常都已經精疲力竭的。這可能會延續好幾天的時間。能夠把握時間休息很重要。

2.步調。你可能會發現,你的生活步調已經難以調整到正常的節奏。試著去接受較為緩慢的生活步調。不要認為其他人很懶惰、沒有約束,或是很遲緩。在你回家之前,預想在哪一些範圍內,有可能會因步調的不同而出現問題。審慎地考慮所有可能會出現的情境,將有助於你去為實際情況做出準備。

也許忙碌的救援工作讓你忽略了家人和朋友,也忽略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和樂趣。重新回到原來的生活軌道時,也許自己察覺不到差異,而身邊的親人朋友很快察覺到你的變化,或關心或驚訝或有點不習慣,要理解他們的反應,檢查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變化很多,試著慢慢的恢復原有的生活狀態。

【淄博市紅十字心理救援隊簡介】

淄博市紅十字心理救援隊是在山東省紅十字會安排部署下,在淄博市紅十字會的指導幫助下由愛心人士自發成立的一支具備專業素質的心理救援隊伍,從2014年4月26日成立以來,從最初的68人到現在的400余人,全體隊員始終秉承“博愛大眾,重塑心靈之美”的服務理念,先後與團市委、市婦聯、市司法局、市統戰部、團區委等多家機關部門合作,開展了為期兩年的“心動力”親子團體輔導項目,“與愛同行”—淄博市心理救援志願者服務中心福利院員工心理援助試點項目,走鄉村、學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各項公益心理輔導和講座60余場,參與各部門組織的各項公益活動80余次,為全市公益事業做出積極貢獻,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和廣泛讚譽,2014年、2015年、2016年均被授予淄博市“十佳志願服務組織”的光榮稱號,多名隊員被授予市級的“十佳志願者”、“優秀志願者”“志願服務活動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通訊員:龐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