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胡鞍鋼:中國經濟步入最佳期

    “我國已經進入建國以來包括改革以來經濟效益和增長品質比較好的最佳時期”。長期從事于宏觀經濟研究的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日前提出他對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的看法。

    胡鞍鋼是在清華大學舉行的一次講座上發表他的觀點的。引起他關注經濟形勢的背景是:美國經濟迅速減速導致世界經濟放緩,以及最近朱基總理提出國家有關部門應從全球經濟背景下分析國內經濟形勢的要求等。

    胡鞍鋼認為,有必要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和國際比較的視角來對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有一個總的把握和了解。他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形勢正處在建國以來相對穩定、持續增長、經濟效益明顯改善的良好時期。首要的表現是宏觀經濟基本穩定,既無波動,又無通脹。

    胡鞍鋼談到,經濟不穩定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1953—1978年期間GDP增長率波動系數高達154%。改革以來我國GDP年增長率的波動系數明顯下降為33%,其中“八五”期間為17%,“九五”期間則降為12%。這表明,過去5年我國經濟增長基本上是無經濟波動的經濟增長,長期以來經濟增長不穩定性問題得到有效地解決,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得到加強,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今後不會出現經濟波動。

    其次是,經濟增長品質和經濟效率得到明顯的改善。胡鞍鋼認為,儘管“九五”期間經濟增長率平均為8.3%,低於“八五”期間平均增長率的水準(12.0%)3.7個百分點,但卻取得了比“八五”期間更為明顯的經濟增長效果:消費率由1995年的57.5%提高到2000年的60.8%,“九五”期間居民消費達到23.45萬億元,相當於“八五”期間的2.16倍;投資效率明顯改善,“八五”期間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增長率為36.9%,“九五”期間降至11.2%,但是與經濟增長率之比則由3.1:1降至為1.3:1;實際財政收入增長率大幅度增長。“八五”期間和“九五”期間名義財政收入增長率分別為16.3%和16.5%,若扣除物價指數,“八五”期間財政收入增長僅為3.4%,而“九五”期間為14.7%。

    最後,能源效率明顯改善。在經濟持續增長的情況下,能源消費量大幅度下降,與1996年相比,全國能源消費總量下降了7.7%,其中煤炭消費量下降了17.4%,與此同時煤炭消費佔能源總量比重由1996年的74.7%下降為2000年的67.0%。隨著能源消費下降,各類污染物污染排放量出現下降趨勢。據國家環保局統計,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1995年分別下降20%-30%,例如,1999年工業廢水排放總量比1995年下降27.6%,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5年下降23.3%,工業粉塵排放量比1995年下降33.5%,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比1995年下降48.5%。大中城市污染指數也在不同程度的下降。

    另外,中國成功地抵禦了亞洲金融風暴衝擊,保持了持續增長。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影響了亞洲和其他國家,都曾經歷一個V型的發展過程,即經濟增長率先下降、衰退甚至負增長,然後逐漸復蘇。中國則避免了這一V型過程,而仍保持較高的增長,外貿進出口在低增長的情況下到2000年恢復了高增長,外貿進出口增長率分別達到35.8%和27.8%,2000年我國進口和出口總額分別達到2492億美元和2251億美元,工業製品分別佔進出口總額的79.2%和89.8%。

    胡鞍鋼同時還指出,按通貨膨脹率小于1%則屬於通貨緊縮的普遍看法,那麼目前中國通貨緊縮尚未完全過去,但是我國經濟正處在一個通貨膨脹率既不加速又不減速的無通脹經濟增長過程,因而8%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是這一時期的潛在自然增長率。

    中國經濟時報 2001年07月04日

相關新聞

未來中國經濟的推動力在哪?

中國貧富差距的心態影響和治理對策

全球經濟衰退將給中國帶來巨大挑戰

中國經濟今年可能再次走低甚至陷入衰退

我國經濟結構在七個方面失衡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