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反壟斷:中國經濟的下一個助推器?

陳 濤 方進玉

    5月24日,本報和《中國改革》雜誌社在京聯合舉辦反壟斷研討會,研討會上,幾位專家學者就反壟斷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比放鬆管制更重要的是加強消費者知情權 

    □丁寧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社會發展部部長)

    2000年,有經濟學家曾興奮預言:中國經濟的“拐點”就要出現。可惜,由於種種原因“拐點”的預言並未兌現。經濟發展有週期,出現低潮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制約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弊端,尚未打破!

    壟斷,就是制約中國經濟發展因素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有專家説,如果我們徹底打破壟斷,廢除不必要的行政審批,中國的GDP在未來幾年將至少再增長30%!不過,打破行政性壟斷,不僅涉及到行業管理體制的變更,更直接涉及行業既得利益的調整。讓政府自己來打破壟斷,如同“壯士”自斷其“腕 ”。

    不過,新一輪打破壟斷的呼聲,不僅來自百姓和學者,也同樣來自政府高層。上下呼聲如此強烈、一致,這就是我們以壟斷為研討題目的重要原因。

    什麼叫競爭?什麼叫壟斷?從最簡單的經濟學來講,基本上是一個資訊對稱的問題。

    要説清壟斷,必須先搞清楚何謂競爭。最為理想的“競爭”是所謂“完全競爭”,它説的是供需雙方的資訊對稱,而且在數量上都無窮多。 

    反壟斷的實際意義是給那些弱者更多的選擇性,給選擇非常差的人增加資訊供應量,這是反壟斷的根本之道。 

    反壟斷的主要方法是放鬆規制,但是放鬆規制並不等於增加消費者對此行業的了解。你發100個航空公司的牌照,普通乘客也不會知道航空公司的成本到底是多少。比放鬆管制更重要的是加強消費者的知情權。

    對於一些行業來説,並不是一反壟斷就能解決壟斷問題的,因為有很多行業是“自然壟斷”,比如在電力的問題上,供電網就是“自然壟斷”,你不可能有太多的供電網。對這些行業來説,正確的做法是該放開的放開,要進一步加強規制的還要加強。還以電力問題為例,發電、電源可以全放開,電網就是一個需要加強規制的對象。同樣的還有通信,不管你要發多少牌照,不管是上游還是下游,必然加強介面的控制權。

    對付自然壟斷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增加規制的有效性,另外還應增加消費者知情權監督。現在我們在制定反壟斷方案時,沒有很好地做到這一點,往往都是政府加學者,由這些精英來為可憐的受益人設計一個方案。 

    從較成功地解決壟斷問題的國家和地區的經驗來看,反壟斷和這些國家、地區的發展階段和歷史沿革有關,不能簡單地説放開就是反壟斷了。比如在香港地區,它的公共交通是放開的,這裡所謂的“放開”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是説任何人都有權申請經營公共交通運輸的牌照。但是牌照的總數是有限的,想拿到牌照就必須通過拍賣。牌照在公眾的監督下拍賣,老百姓就有監督權了。 

    電力的問題就要複雜一些,它沒法拍賣執照,因為香港地方很小,不可能新建電廠。

    香港政府的做法很簡單:每年的電價要不要變動、變動多少,都是由一個電力價格規制委員會來決定的。這個委員會是由消費者代表(包括用電的工廠和一般市民)加上電力公司代表,加上政府代表,再加上電力專家組成,電力專家是從國外請或者從內地請的,不是香港本地的電力專家。電力公司提出要求提高價格,然後消費者、專家、政府一塊討論,最後決定是否提高。在這個問題上,香港政府對付壟斷用的就是加強管制而不是放開。

    香港解決電力問題的思路是:電網是絕對壟斷而且接受公眾監督的。這個思路其實把壟斷問題變成了介面問題,介面規則必須公開和平等。這一點對電力網是一樣的,對公共自來水網是一樣的,對公共交通網是一樣的,對所謂的通信網也是一樣的。 

    我們常説的壟斷既包括了像電網一樣的“自然壟斷”,也包括像出租汽車一樣的“行業行政壟斷”,在一些具體的企業裏這兩種因素可能都有,但是我們不應該把這兩個因素捆在一起講,而應該把特殊部門的利益從行業壟斷摘出來。 

    在中國,反壟斷之所以比較難,有一個原因就是在反壟斷過程中,應該是由政府發揮作用的,但是由於我們長期政企不分家,政府部門和壟斷企業有著太多的聯繫,形成利益部門,造成反壟斷的主體缺位。 

    反壟斷領域也應該出現王海   

    □盛 洪(北京天則研究所學術委員) 

    從總體來看,反壟斷既有改革的意義也有促進經濟增長的意義。 

    壟斷是什麼東西?壟斷就是靠控制産量影響價格,控制産量一般來講是減少産量。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説就是,在壟斷情況下,投資少於均衡投資,供給也少於均衡供給。一旦壟斷被打破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大量的投資涌入,與此伴隨的就是供給會大幅增長。隨著供給增長,價格自然會下降;而隨著價格下降,需求自然會增長。這樣,經濟就繁榮了。這就是反壟斷的宏觀意義。因此反壟斷可能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中國打破壟斷的過程有一個特殊的背景,就是一些利益集團為了分割新的産業前景,要擠進原來被壟斷的部門,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電信業,新出來的電信運營商背後有著強大的利益集團,他們靠一定的政府資源非程式化地進入了原來被壟斷的行業。 

    利益集團分割新的市場肥肉確實帶來一些比較積極的後果,因為它畢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競爭,它也帶來了人們觀念上的變化,也才會有今天全面反壟斷的局面。 

    在打破壟斷方面,中央政府應該借用民間的力量,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力量。借用力量的辦法就是制定規則。 

    中央政府要做的事情包括:第一,改善“進入管制”。 

    要改善進入管制,首先要分清到底什麼是所謂的“自然壟斷行業”。人們以前所説的“自然壟斷行業”其實有些領域是具有競爭性質的。比如電力中的發電,就是可以放開競爭的。 

    有一些行業本來就是競爭性行業,只不過有別的原因不能放開,比如金融業。還有一類,如教育,科研等,類似的還包括新聞、出版、影視等行業,介於提供“公共物品”和提供“私人物品”之間。現在我們講這些行業的放開時,強調 “産業化”、向民間企業開放多一些,我想強調的是,它們也有非産業化即非盈利性的一面,所以也應該包含對民間非盈利組織的開放。 

    第二,在反壟斷這個問題上,法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反壟斷法規。有了《消費者保護法》就出來了一個王海,王海不是中央政府指定的,不論他的個人品質怎麼樣,王海對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確實起了比較好的作用。有了《反壟斷法》,自然也會有在反壟斷領域的王海。 

    第三點是審批制度的問題。

    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有些地方政府已經自願減少審批制度,這樣做有正的馬太效應,政府讓老百姓自由發展的機會,老百姓發財賺錢,政府徵稅。貧困地區則相反,越窮政府越要審批。鄭州有饅頭辦,連饅頭都要管制。這些地方比較窮,政府的經濟來源少,於是設立各種審批來獲得經濟來源。因為窮,所以審批多,因為審批多,就越窮。所以要自上而下地強制性地取消不合理的審批制度。

    第四點,反壟斷對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對壟斷或不完全競爭的理解要難於對完全競爭市場的理解。反壟斷的同時要改進管制。提高管制水準很重要。比如價格管制,什麼地方該管制,什麼地方不該管制都應該弄清楚。 

    打破農村壟斷堅冰  

    □溫鐵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秘書長 《中國改革》總編輯)

    大家關注了半天,關注電信、航空、電力等這些壟斷,有沒有人關注農村問題的壟斷?

    我去年做過一個調查,覆蓋了7個大區15個省46個村,專門調查農村的高利貸問題。我發現,有30%的農民因應付壟斷消費而借高利貸。 

    現在的統計數字説農民的收入有多少多少,其實這個數字中的相當一部分是實物收入。其實農民的現金收入非常低,而所有的交費部門都是壟斷的,都必須拿現金開支,包括醫療、教育、化肥、種子等等。碰到了這些事情,農民就不得不借高利貸,為什麼不到銀行去貸款呢?因為銀行也是壟斷的。 

    此外,還有相當多的高利貸是農民為了應付農村部門的收費。我們現在帶有強烈壟斷色彩的行政性收費非常高。在一些地方,農民連在自己後院裏挖一個茅坑都不行,你得向土地部門交農村建廁費。

    除了行政性收費之外,各種各樣的上級下達的任務都是壟斷性,都得交費。先説教育,中國92%的教育開支開在大學,基層教育開支本來就小,農村教育又有多少?農村普九怎麼辦?農村建校費誰開?農民自己開。農村最短缺的是什麼?是資金。我估計,農村存款總數能達到兩萬多億元,但是真正用於農業投資、農業貸款的有多少?10%左右。 

    解決問題的措施在哪兒?我看首先要打破農村領域的壟斷。 

    生産資料壟斷不壟斷?土地是壟斷的,任何土地必須國家壟斷。種子化肥壟斷,不能因為出了假種子假化肥就要搞壟斷,很多假種子假化肥是從農業部門出來的,可見並沒有一壟斷,市場秩序就規範了。殺豬壟斷,因為不壟斷,豬頭稅就流失了。産出品糧食是壟斷,煙草是壟斷,蠶繭是壟斷,棉花也是壟斷,大宗農産品有幾個不壟斷?

    現在一提到放開糧食,就想到糧食系統600多萬職工沒人養活;一提到放開生産資料,就想到400多萬供銷社職工怎麼辦。既然城市裏的國有企業職工能下崗,為什麼農村供銷社職工就不能下崗?既然信用社不良資産的比例多,為什麼不允許民辦?

    打破農村經濟領域中的壟斷,放開農産品的産出、供給和加工,這符合中國70%人口的利益。這個利益要比600萬的糧食系統職工和400萬供銷社職工的利益大得多。 不要急著分拆電信□高 梁

    對反壟斷這個問題來説,不能僅僅從抽象原則來看,確實要對一個一個行業特別是電力、電信、鐵路、銀行等要有具體的行業分析,因為每個行業的情況都不一樣,它所承擔的經濟功能、社會功能也不一樣,但是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網路性,是所謂的“網路經濟”。

    網路,包括電信,網際網路等等在內,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非常高的初始成本、高的初始投資和非常低的邊際成本。也就是説它不是普通的供給。

    網路供給商所投入的資金很高,技術含量也高,於是就出現了壟斷,因為先進來的人給後面的進入者築了一個很高的門檻,也就是説出現網路介面的問題。網路中的自然壟斷身份怎樣進行規制,確實值得考慮。

    壟斷這個問題確實比較複雜,我們在壟斷體制下搞了20年,電信普及率從2%到現在的22%,印度從1995年開始學得美國走分拆道路,他們當時的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的普及率跟我們九十年代初是一樣的,到今天,印度的固定電話只有3%,移動才04%,而我們的固定電話為117%,移動為7%。我們現在還不好説,如果放開的話,我們能走得更快一些。因為在網路建設中,有一些地方是賺錢的,有些地方可能就不賺錢。

    比如民航,大家都願意飛上海、北京、廣州這幾條線,因為賺錢。再比如,往烏魯木齊鋪光纖就沒人幹。國家要不要鋪網路?一定要鋪,如果企業不幹,政府掏錢,這就是改革的效率和成本問題。在反壟斷的問題上,確實不能夠一概而論。

    當然我説這些並不是説我們現在還要搞壟斷,我贊成現在應該反壟斷。對於有壟斷性的網路,有人主張放在私人手裏,我覺得這大概不大現實。

    在反壟斷時功能的分離是要做的,但是應該注意不能急於分拆,分拆就會形成不同的主體,這就會帶來“介面”的問題。

    解構電力壟斷   

    □劉紀鵬(中信國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上個月去了一趟美國加州,呆了一個禮拜,去的那天加州電力危機給加州政府帶來虧損120億美元,走的時候就變成140億美元,現在損失肯定是150億以上。加州最大的電力公司太平洋電力已經宣佈破産,現在加州動輒拉閘限電搞得人心惶惶。加州政府説他們今年夏天沒轍了,想來想去惟一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號召全州人民節約用電。

    美國人説了一句話,我印象非常深:市場能解決別人的一切問題,但是市場解決不了市場自己的問題。 

    簡單地説,加州在電力改革上出的毛病是,原來的發電廠商出賣的是壟斷機會,當然要賣高價;新進來的發電商的成本高了,而電價又不能隨便提,於是電力企業大量虧損,根本沒有力量保持適當的發展。

    電的問題有發、送、配、售四個環節,我們常説電力是壟斷的,這裡的壟斷到底指的是哪個環節?分析來分析去,大多數環節都不應該壟斷,除了輸電網。所以,我們應該把壟斷嚴格限制在網上,對網要嚴格地規制,而且要求網對所有的競爭者都得平等。至於網的收費標準,一個要考慮它的運營成本,一個要能夠保證它的正常發展。

    把其他的環節從輸電網上分離開來,比如在發電方面引入全面的競爭,允許私人售電公司加入。電力的發和售都要放開,配電其實也應該放開。在放開後,新的發電商將不大可能和本身有網的發電商在一個競爭平臺上,所以必須把壟斷性的網和自由競爭的發電商徹底分開。 

    輸電網應該統一而不應該分割。歐洲就有一個統一的輸電網,這個網不但包括了歐盟12國,而且通過海底電纜把北非的幾個國家也都聯上了,總共有十七八個國家,總容量為41億千瓦。而我們一個國家就有十二三塊電網,各大區之間基本上不相連。在這種情況下,什麼西電東送、北部的資源往南調,都不能非常順利地實施。沒有全國聯網,在電力問題上就談不上競價上網,因為你連個競爭平臺都沒有。

    電網大了一定會不經濟嗎?我看不見得。如果市場機制真培育起來,能建立一個很好的調度系統,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美國和德國的電力交易所跟股票交易市場一模一樣,電竟然也可以像股票一樣買賣。半個小時的電、15分鐘的電在那兒交易,大的發電商都有自己的席位。 

    中國的電還是比較便宜的,除了印度,其他國家都比我們貴。但我們的電便宜主要是指城市裏,我們的農電很貴,一個農村供電局五個人就夠了,結果常常要30多人,這些人用電還都不花錢,一些特殊部門、關係部門也白用電,最後全部攤在農民頭上。

    在國際上,消費者買的電中有60%到70%是給電的輸送和配電運營者的,發電商大約只能拿到30%的樣子。我們國家恰恰相反,發電商大約能拿70%。這樣的比價是不合理的,以前可以以電養網,網電分家之後,送電配電的就要大面積虧損。

    電力的反壟斷必須從政府做起。我們現在上項目是政府批,價格是由政府定。電有火電、水電和核電,大家的成本不一樣,所以在定價的時候就千差萬別。這個問題不解決,電力改革就無法深入下去。 

    《南方週末》 2001年6月02日

    

相關新聞

未來20年 經濟增速7.3%

未來中國經濟的推動力在哪?

日本認為東亞“大競爭”時代到來

世界頂級企業把新世紀戰略發展重點轉向中國

中國明確未來五年八項重點科技發展任務

“一個中國 四個世界”
──胡鞍鋼析地區發展差距

中國貧富差距的心態影響和治理對策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