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安全研究報告》

《中國國家安全研究報告(2014)》
    《中國國家安全研究報告(2014年)》由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持編寫。自2005年起,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開始按年度編寫出版《中國國家安全概覽》;2014年,在對內容體例進行部分調整的基礎上,改稱《中國國家安全研究報告》。本研究報告按年度以中國國家安全為中心,對過去一年的中國國家安全形勢,包括國際安全形勢與國內安全形勢進行全面回顧、評估與分析,並就中國面臨的安全挑戰提出對策思考。

主  編:劉慧

副主編:趙曉春

出版人:謝壽光

專項報告

貿易視角下的國家經濟安全問題
    對外貿易和國家經濟安全存在重要的關聯,主要體現在以國家為主體的重大經濟利益得失。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論述了三個問題:中國貿易數量和種類增長應與國內生産總值增長平衡,然而過去貿易增速過快並非效益提升和結構改善的結果,因此貿易中的利益收窄和摩擦增多矛盾始終揮之不去;通過一個與國家經濟利益相對應的本國貿易-産業結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貿易談判協定中主導和被動角色變化的模型,分析國家經濟利益得失趨勢;採用更加積極的政策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增加製造業産品的科技含量、主動參與區域和全球自由貿易協議談判,是我們應當採取的重要措施。
中國能源安全形勢與展望
    本文結合中國國情,對“中國需要什麼樣的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核電是解決溫室氣體減排和霧霾污染的出路嗎?”“煤制天然氣真的是清潔能源替代利用方式嗎?”“是寄望頁巖氣還是應大力開發唾手可得的生物燃氣?”這幾個事關“中國能源安全戰略走向”的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對當前一些影響甚廣但卻“似是而非”的觀點進行了澄清,對當前不合理的能源政策進行了質疑,並就中國如何抓住機遇儘早走上一條穩妥的、環境損害和經濟代價最小的能源發展道路,提出了當前最緊要的任務和相關政策建議。
中國社會意識領域的熱點問題
    就中國社會意識領域的狀況而言,2013年成為極端不平靜的一年。兩個30年關係之爭、改革方向之爭、中國夢內涵之爭和憲政概念之爭,構成2013年中國社會意識領域的四大熱點問題。這些熱點問題的爭論,蘊含著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對於極端錯誤的社會思潮侵蝕共同思想基礎的政治危害性,必須保持高度清醒的認識,必須堅持旗幟鮮明的立場。在對錯誤思潮進行批評的同時,不能回避客觀存在的問題,需要從中抽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必須面對的真問題,按照歷史觀和價值觀相統一的原則,努力加以克服和解決。由此,價值尺度的遵循和繼承,在批判性反思現實的基礎上做出規範性的匡正,構成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鍵。
中國意識形態安全面臨的威脅與對策思考
    面對當前中國社會意識形態發生的深刻變化,需要我們居安思危,深入研究新形勢、新情況,提出新見解、新思路,從切合中國當前戰略地位的實際出發,審慎應對在意識形態領域中存在的干擾、威脅與挑戰,加強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積極構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戰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加強網路輿論管理和引導,增強抵禦宗教滲透的能力,從而切實維護中國的意識形態安全,捍衛國家的長治久安。
中國境內恐怖主義襲擊特點與防範對策
    2013年中國境內的恐怖主義活動呈現出宗教極端思想和恐怖主義思想危害深遠、攻擊武器就地取材、以公安機關作為恐怖襲擊的重點目標、公安機關獲得的預警性情報較少、處置水準顯著提升以及恐怖襲擊有向新疆以外地區擴散趨勢的特點。公安機關作為政府打擊恐怖主義的主導部門,應該構建系統科學的防範體系,從蒐集相關情報入手,加強預警工作,力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氣候環境安全與中國的應對
    環境安全具有跨界性、公共性、全球性(系統性)以及長期性和難以逆轉性,需要國際社會的多元主體建立互信,跨境合作共同維護。氣候變化的影響直接作用於生態環境,但又遠不限于生態環境本身,也對傳統安全和資源爭奪等提出了重要挑戰,甚至對國際安全和全球治理産生深層次衝擊。
設立國安委:有效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之舉
    中國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呼之已久,醞釀多年,2013年出臺正當其時,是大勢所趨,安全所繫。作為最高的決策和議事協調機構,我國國安委將統籌國內與國外兩個安全大局,制定和實施國家安全戰略,推進國家安全法治建設,制定國家安全工作方針政策,研究解決國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隨著國安委的正式運作和不斷完善,中國的國家安全將更有保障,維護安全的優勢和效益將不斷顯現。
建設海洋強國視角下的中國海洋安全
    中共十八大作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戰略部署,在國家安全方面,提出要“高度關注海洋、太空、網路空間安全”。海洋安全既是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紮實推進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保障。中國海洋安全面臨複雜多元的安全威脅和挑戰,海洋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構築中美新型海洋安全關係,推進周邊海洋外交,加強海洋安全體制機制建設,對於新時期維護中國海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