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限制過度包裝讓粽子回歸本意

發佈時間:2022-05-30 14:15:44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

為讓月餅、粽子包裝“瘦身”和“輕裝上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近日批准發佈《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粧品》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實施日期為2022年8月15日。根據這一強制性國家標準,粽子、月餅的包裝層數最多不能超過3層,包裝材料不得使用貴金屬和紅木材料。

粽子、月餅的過度包裝現象,已經存在了很多年。此前媒體報道,一些月餅禮盒包裝豪華,一小塊月餅包裝能有6層。這不僅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令“天價月餅”現象不時出現,還造成了不可小視的資源浪費。統計顯示,我國包裝廢棄物約佔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而在這些包裝廢棄物中,大部分是過度包裝産生的。

去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發佈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粧品》國家標準,併為企業和市場設置了兩年過渡期,規定於2023年9月1日正式實施。這一次相關部門對國家標準進行修改,進一步細化了相關要求,並將實施日期提前了差不多一年,體現了遏制商品過度包裝現象的緊迫性。

從環保角度來講,遏制商品包裝過度化現象是世界潮流,很多國家早已有行動。我國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也明確規定,生産經營者應當遵守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強制性標準,避免過度包裝。環保之外,遏制商品的過度包裝、豪華包裝風氣,在我們的現實語境下,還有著特殊的意義。

談起過度包裝現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粽子、月餅、茶葉等商品,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均屬於日常生活中的“送禮佳品”。在人情文化、面子文化的影響下,這類商品往往是過度包裝的“重災區”。在很多人的消費觀念中,送禮的東西,一旦顯得簡約、樸素,似乎就有點拿不出手。所以,一些商家也樂於在這方面挖空心思去迎合這種觀念。在商家的逐利衝動和社會消費觀念的相互強化下,過度包裝、豪華包裝現象,就有愈演愈烈之勢。以強制標準的方式,從源頭來遏制這種風氣,有著相當的社會必要性。

禮尚往來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正常現象,我們不必將其妖魔化。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也本就有“禮輕情意重”的美好寓意。那些被豪華包裝的動輒數百元、數千元的月餅、粽子禮盒,往往變成了“吃的人不買,買的人不吃”,已經偏離了正常的人際交往軌道,扭曲了其原本承載的節日和人情內涵,不僅加重了人情負擔,甚至成為腐敗的工具。在此意義上,遏制過度包裝,實際也有助於讓月餅、粽子等節日禮品,回歸它的本意,讓人情往來返璞歸真。

當然,強制標準只是給相關商品的包裝提供了一種最基本的指引,它不是為了限制企業的經營自主性。相反,在明確標準後,企業大可開創新的包裝風格,比如回歸簡約、自然風,降低包裝成本,不僅可以提高商品的“性價比”,拉近與更多消費者的距離,也有助於推動消費觀念的革新。同時,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産品的品質、口味上來,而不是側重於在包裝上的“炫技”。


責任編輯: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