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種業“翻身仗”:今已米麵無憂 期待花果豐美
發佈時間:2021-03-08 09:39:15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李晗雪 夏賓
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上,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透露,正研究制定打好種業翻身仗的行動方案,力求10年時間實現重大突破。差距在哪?如何攻堅?種業發展將給生活帶來哪些變化?農業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錶帶來專業解讀。
種源“卡脖子”,卡在哪?
回顧種業發展歷程,中國2019年糧食單産較1949年凈增4.6倍,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實現100%自給。中國用全球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近20%的人口,實現了由“吃不飽”到“吃得飽”進而“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
但目前,家畜主要品種如白羽肉雞等的祖代還主要依賴進口,一些高端蔬菜品種的種子也主要依賴國際大型種業企業供應。玉米、大豆單産水準僅為世界先進水準的60%左右。全國政協委員、四川農業大學校長吳德因此總結,中國雖是種質資源大國,但還不是種質資源強國;資源豐富,但創新利用效率不高。
全國人大代表、民革廣東省委會主委、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校長程萍也指出,前一階段,中國種業主要精力放在確保糧油安全上,在畜牧業、花卉、蔬果等方面,投入相對少,尚未做到精細化育種。
“種業高新技術研究有待提升,尤其分子生物學利用方面,我們和國際大型跨國種業公司仍有距離。”全國政協委員、安徽農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馬傳喜説。
吳德介紹,中國育種企業數量多但規模小,技術力量弱,難與國際種業巨頭競爭。
弱項攻關,如何實現?
程萍認為,解決上述問題,需予分子育種技術更寬鬆的政策,加快新技術發展。吳德表示,財政和企業需在種業領域堅持長期投入。育種過程往往需要10年至20年甚至更久,有了充分支援,才能讓高端種業人才坐得住冷板凳,讓種子工程久久為功,實現突破。
有人才的基礎上,需由國家集合資源、統籌組建國家級種子研發創新平臺和共用平臺。程萍將其類比為種業“航空母艦”。
她認為,變過去各機構院所“分散作戰”為“集群作戰”,是追趕跨國種業巨頭的必行之策。她今年還提案建議,可在科技、人才、資源(包括氣候資源與基因資源)、經濟、市場等方面綜合優勢突出的廣東省先行先試,打造“種業矽谷”。
有了大平臺,就方便對育種材料進行分子標記。往後企業要進行培育,就可追溯母本材料的發明人,並進行相應利益分配。如此,科學家在研發中的貢獻才能得到充分體現。
精準改良 未來可期
今天,中國已有能力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展望中國種業未來發展,有哪些變化可期?
十多年前一次赴澳大利亞的考察,給程萍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看到,當地科學家已經在鑽研改良橙子的形狀、顏色、纖維量,進行精準的基因編輯研究。“不少民眾喜歡新奇士橙等進口橙,其實國內也有很多好品種。但在顏色漂亮、外觀整齊等指標上,精細化改良確實不夠。”
程萍表示,以前大家愛吃美國紅提,近年隨著國産紅提、青提成功培育,買進口品種的人就少了。通過利用分子育種技術精準改良品種,相信這樣的例子會越來越多。平價優質的國産品種將讓“車厘子自由”“草莓自由”不是奢望。
她説,再如花卉,目前大家喜愛的大花蕙蘭等蘭花品種多為進口,價格相對昂貴。未來,我們也能快速培育出顏色更艷麗、甚至增添香味的鮮花品種,裝點出更多彩的生活。
老話説,“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幾代農業專家努力下,中國已經行抵糧油不愁、米麵無憂的階段,種業發展還將帶來何種豐美驚喜,令人期待。
責任編輯:陳思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