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平衡利用好國際國內糧食市場

發佈時間:2021-01-21 10:36:54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劉慧

糧食生産豐收與糧食進口增加並存,成為我國糧食市場一道風景線。2020年,我國糧食生産獲得“十七連豐”,同時糧食進口超1.4億噸,同比增幅28%。其中,大豆進口突破1億噸,玉米進口量首次超過當年進口關稅配額。糧食進口增加有效彌補了國內市場供需缺口,確保了糧食市場穩定供應。不過,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糧食消費大國來説,靠進口糧食解決不了吃飯問題,必須平衡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飼料用糧和工業用糧持續增長,是去年糧食進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養殖業特別是養豬業擴産提速,帶動飼用玉米和大豆需求大幅增長,玉米深加工産能擴張帶動玉米工業需求明顯增加,玉米供需從階段性過剩向供給偏緊轉變,進口玉米顯然有助平衡國內供給缺口。與此同時,去年國內糧食價格保持高位運作,國內外糧價倒挂嚴重,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糧食進口顯著增加。

適度進口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但需把握好糧食進口的規模和節奏,要防範和化解糧食大量進口危及國內糧食産業安全,同時避免我國大規模進口糧食拉升國際糧價。從維護國內糧食産業安全和世界糧食安全著眼,長期以來,我國對大米、小麥和玉米三大主糧實行進口配額管理,並維持進口配額數量不變,配額內的關稅極低,超過配額部分要徵收65%以上的關稅。近年來,有個別國家要求我國提高玉米進口配額甚至完全放開玉米進口,但從國家有關部門公佈的2021年糧食進口配額政策來看,我國三大主糧進口配額數量仍然保持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糧食進口面臨很多挑戰:逆全球化趨勢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糧食供應鏈造成衝擊,全球糧食貿易不確定性增加;大豆對外依存度高,來源地高度集中,90%以上從巴西、美國和阿根廷進口,“卡脖子”隱憂長期存在。一旦發生國際經貿摩擦和衝突,將影響我國糧食進口的穩定性。

因此,在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下,我國要牢牢把住糧食進口的主動權,確保糧食進口的穩定性。

一方面,要增強對全球糧食供應鏈的掌控能力。積極引導國內有實力的糧食企業“走出去”,努力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大糧商,構建高效協同、精準敏捷、安全有韌性、綠色可持續的糧食供應鏈,確保糧食國際貿易不受阻、糧食物流不中斷。

另一方面,要逐步構建多元化進口格局。加強與國際組織和其他國家的多邊及雙邊合作,通過中長期貿易協議等方式,實施糧食進口多元化戰略,改變進口來源地相對單一、容易受制于出口地政策和産量變化的國際貿易格局。

從糧食進口結構來看,結構性短缺矛盾仍是影響我國糧食安全隱患之一。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必須立足國內,集中國內資源保重點,做到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以國內供給的安全穩定應對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要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解決好耕地和種子“兩個瓶頸”,鞏固提升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打牢糧食安全基礎。建設糧食安全産業帶,優化糧食品種結構,重點增加高油高蛋白大豆、飼用玉米、優質水稻和強筋弱筋優質小麥供給,逐步解決糧食結構性短缺矛盾。

責任編輯:陳思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第29屆中國廚師節展大師廚藝,品津門美食,挖掘特色飲食文化。【詳情】

科學飲水 健康生活關注中國網食品頻道飲用水專題。【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