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食説

權健事件揭開保健品行銷亂象,但我們該如何向其宣戰

發佈時間:2018-12-28 11:27:00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涂永前

天下苦保健品亂象久矣。我們希望權健事件,能成為保健品亂象治理的一個契機。

近日,權健事件成了輿論熱點,也揭開了保健品行銷亂象。

在過去幾年,我接觸過一些保健品行業的大佬,也實地參觀過一些保健品企業。這些企業大多以生物科技公司或健康公司命名,企業廠房都是高標準的、現代化的無菌生産車間。由於冠名生物公司和高科技公司,它們在一些地方科技園區獲得大力支援。甚至有些已發展成當地的明星企業和利稅大戶。

在這些保健品企業的宣傳語中,通常包含很多生物、醫學及科技術語,加上各種抗衰老、防癌抗癌、預防疾病等描述。他們以保障健康及有效抑制疾病等為名,向城市富裕階層、老年人群體、醫院病患及一些慢病患者實施精準行銷。

行銷人員經過專業行銷培訓,抓住了人們怕死、怕衰老、怕患病等心理,經過對行銷對象長時間的“洗腦”,外加一些溫情服務,使得一些特需人群對産品産生心理依賴,久而久之就成了某保健品的信徒。

有些被行銷對象經過反覆“磨礪”,甚至也成為行銷一員。長此以往,就形成了類似保健品“傳銷”模式。

保健品之名不善久矣,因其至今無法證實它的有效性,及其有害性。這就給如何解讀其功能提供了空間。

現在的保健品更有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做蟬衣。一些實力企業更是不惜重金聘請大牌明星和各類“專家”代言。雖然這些保健品生産經營者在大眾網路平臺極少宣傳,但是線上下活動、一些電視購物及不良網站的宣傳等,都是無所不用其極。

這些行銷活動在縣域及一些二三線城市較為多見,基於其行銷活動的不可控,加之基層專業食藥監執法人員匱乏,監控此類活動極其困難。

天下苦保健品亂象久矣。我們希望這次人們對權健的關注,能成為保健品亂象治理的一個契機。或許我們是時候向它們“宣戰”了。

保健品亂象治理是一個大問題,需要多部門聯動。首先,在城鄉社區,要聘請有專業知識的醫生或者社區工作者,持續開展現場宣傳活動,普及健康知識。

遇到保健食品經營者以電話形式進行行銷和宣傳時,存在虛假或者誤導性宣傳;明示或暗示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預防或治療功能等不法行為,鼓勵公眾通過撥打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的12315專線電話進行投訴或舉報。

針對各種存在虛假宣傳等行為的保健食品電話行銷行為,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治理,對相關機構進行徵信管理,建立社會信用檔案,把有重大違規行為的保健食品電話行銷舉辦者、品種納入監管“黑名單”。

對於一些涉及保健食品的群體性行銷活動,要密切關注。同時,加強與公安機關等聯繫溝通,通過大數據方法,建立各種保健品違法違規行銷行為精準識別和聯合懲戒機制。

最後,通過地方及中央廣播電視媒體及網際網路平臺披露各種違規違法保健食品及其行銷活動,借此有效遏制保健食品行銷亂象。

□涂永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陳思

乘改革開放春風 蒙牛犇向世界...蒙牛乳業的崛起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詳情】

2018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中國特殊食品在2018年邁入了新階段。【詳情】

第99屆全國秋季糖酒會在長沙...超三千家食品酒類調味品及相關産業展商相聚長沙。【詳情】

品質興農萬里行海南站品質興農的大旗從雲南傳到了海南。【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