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採茶工飯碗不保?機器人替代為時尚早

發佈時間:2018-07-13 09:18:30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李劼

“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這是人們對不同季節茶的品質概括。在日照時間較長的廣東,夏天是不容錯過的採茶時節。此時,茶葉生長速度極快,加之氣溫高,傳統手工採摘勞動強度高、人工耗費大。近日,記者在梅州傳統産茶區了解到,因為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採摘效率,現代化機械採摘正在逐漸替代人工。

“我們梅州已有大概30%的茶園實現機械化操作”,但機器採茶弊端也很明顯,“採出來的茶葉雜亂,需要人工二次挑選,另外採茶機採出來的茶葉很難保證一芽一葉,遠沒有人工採茶的精細與高品質。”梅州市茶葉協會理事、廣東銀隆山有機茶科技園廠長鐘亮向記者表示,我們距離真正智慧機器人採茶還有相當距離,AI機器人會打掉很多職業人的飯碗,但採茶工未必。

人工高、老齡化,採茶工難尋覓

“早採三天是個寶,遲摘三天是棵草。”這是茶業界人士對一年一度茶青採摘時間特別寶貴的形象化比喻。鐘亮介紹,當地茶葉企業會間隙性出現“用工荒”的情況,特別是時不我待的夏茶採摘季,採茶工相對短缺。

梅州市是廣東主要的茶葉産區,茶葉面積佔廣東省茶葉總面積四分之一,大約有20萬畝,“客家茶”是其獨有的茶品。像比較出名的品種單叢,一年能採4-5遍:春茶、二春、夏茶、秋茶、冬茶。

今年夏茶採摘期,記者在當地茶葉種植面積最大之一的梅縣上官塘有機茶基地看到,採茶工群體中大多都是婦女、老人,不少企業感嘆,天氣炎熱,人工難尋。

特別是有機茶場,為保證環境無污染,不少都建在人員活動較少的高山等地方,山路崎嶇、雜草叢生,採摘環境不佳,梅州市星森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彭謹意介紹,這樣的情況,什麼時候都很難請採茶工。工資太高,企業承受不了,工資降低,又吸引不到人。“今年的人工成本150至200元不等。有些要超過5O0元的,比如深山野生古樹茶。”鐘亮補充説道。

在今年春茶採摘時,不少茶場就深受人工短缺“其害”,鐘亮介紹,梅州客家茶科所,已選育和培育了“中國金葉單叢”和“中國皇家單叢”,前年開始培育“中國紫葉單叢”(又稱“紫氣東來單叢”),在幾個高山茶區選有母本園。但今年春茶期間,突遇“倒春寒”,要做好保護紫茶母本茶樹的工作,又要採茶,做茶。原計劃十個人一天可以做好的保護工作,只請到6個人,三天才做好準備工作,剛做完第二天、第三天下霜,凍壞了三十多畝要採的茶,只因缺人,損失了十多萬元。

“機器人”採茶力有不逮

近年來,最火熱的一項工程應該就是“機器換人”了,不少行業都已經使用先進機器代替人工了。茶行業也不例外。在另一個廣東的茶葉主産區英德,連續幾年舉辦廣東省茶葉生産機械化技術演示會。

今年英德市明德農業專業合作社揭牌儀式暨茶葉中耕生産機械化技術推廣活動上,英德市茶業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梁志宇的話就引來不少從業者共鳴:“各茶葉企業都清楚,每年都有那麼幾個時候,採摘茶葉、中耕施肥、修剪的時候都請不到人,農戶要回家撥花生、收水稻、收甘蔗、收紅薯,給多少錢都請不回來幹”!去年當地有企業幾百畝的茶園白白浪費了,就因為請不到人來採茶。”

“目前,我們的機械化採摘還不能實現完全自動化,用‘人機合一’的採茶機,半人半機操作,像梅州地區使用的採茶機有單人、雙人之分,雙人機器一天能採摘2000斤左右茶,而一個人工每日工作量只有30斤左右。機器採茶快,但品質較差。“只能採一芽兩葉、一芽三葉,而品質要求最高,最費人工的單芽單葉還是離不開手工採摘。”鐘亮介紹,從目前的使用情況來看,機採茶葉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較大局限性。另外,要實現茶葉機採,還要達到基礎設施配套、茶園佈局、茶樹品種等多方面的要求。

在茶葉主産區浙江一帶,像杭州、寧波等一些大型的茶企已經嘗試機器採摘,但是成本太高,應該很難全面開展。記者採訪中,不少茶葉從業者表示,茶葉最重要的就是進行挑選,而人工才能實現比較好的過濾。要挑出真正優質的綠茶,還是要靠人工精細採摘。”

機械化採茶之路仍很長

針對中國人千百年飲茶文化中對於高端茶、嫩葉茶的偏好,例如單芽或者一芽一葉此類,要完全脫離手工採摘目前很難。

不過,記者了解到,現在有企業在設計研究的自走式智慧田間採茶機器人,如果這種設備在整機爬坡性能、生産效率、漏採率、茶芽完整率、老梗葉率等性能指標方面,均能滿足設計要求,就能形成與人工採摘相當的效果。”不過,針對目前人工智慧的發展程度,鐘亮坦言要將其應用到茶葉採摘的實際操作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至少指明瞭未來的發展方向。

專家指出,日本茶葉行業值得我們借鑒,他們從1970年代起推廣機採茶。目前,茶園耕作、茶樹修剪、茶葉採摘已完全實現了機械化。他們開發出各種各樣的採茶機械,有適合平原的,有適合山地的,還有遙控採茶機械,目前機採茶比重提高到90%。他們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南方日報記者 李劼

責任編輯:陳思

第六屆中國好鮮奶·新鮮盛典召...大會聚焦低溫産業以技術驅動産業變革的發展方向。【詳情】

528中國寶寶日 告別隱形失...飛鶴等20余家單位倡議設立“中國寶寶日”。【詳情】

新時代 新春糖 第98屆全國...3月22日起,第98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在成都舉行。【詳情】

2016中食協高研班暨品牌委...中食協品牌戰略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在邛崍舉行【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824913
投訴建議:010-88824913
電子郵箱:food@china.org.cn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