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食説

不存在的補腦保健品,為何總有人趨之若鶩

發佈時間:2018-06-20 10:14:00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

       高考期間,各類宣稱能“提高智商”“益智補腦”的保健品又紛紛展開了宣傳攻勢。據報道,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提醒家長和考生,保健食品非藥品,“補腦”“健腦”不可信,我國從未批准過任何“補腦”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已批准的具有“緩解體力疲勞”“增強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也不適用於補腦、提高智商和緩解腦力疲勞等。

“從未批准過的”補腦保健品,為什麼總能在各種渠道大肆宣傳,吸引消費者?從保健品生産商和銷售方來説,這或許是“必然的選擇”。因為保健品不是藥品,不會有明顯的療效,最多只是輔助治療而已。既然吃了短期內沒有明顯效果,那麼,憑什麼吸引消費者購買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強大的廣告行銷。據媒體調查,許多國內成功的保健品入市初期都將廣告投入設定在30%~60%之間,而保健品的成本只佔零售價格的10%左右。可以説,大部分保健品都是靠廣告“宣傳”出來的。

除了大量投入廣告以外,要想從同類競品中“脫穎而出”,誇大宣傳、虛假宣傳也就成了一些企業的“必然之選”。近年來,一些保健品企業靠編造故事、炒作概念賺得盆滿缽滿。媒體上甚至出現了一些“神醫演員”,在不同的廣告中扮演不同的“專家”“神醫”,用編造的身份忽悠消費者購買産品。這類靠虛假宣傳吸引消費者的保健品,其品質可想而知。因此,網上不時爆出有人花數萬元、數十萬元買保健品,最後卻“吃”進了醫院的新聞。

對涉嫌虛假宣傳、誇大宣傳的保健品,有關部門當然應該嚴肅查處,不給它們繼續坑害消費者的機會。另一方面,消費者也應提高辨別能力,不要被誇張的廣告“噱頭”所吸引。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購買力的快速增長,每人平均醫療保健支出也隨之迅速增長。這為保健品産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大多數人來説,幾百上千元的保健品支出根本“不是個事兒”。人們越來越舍得為自己投資,在健康問題上尤其如此。

更何況,雖然廣告法明確規定,保健食品的廣告不能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食藥監總局也多次提醒,不要購買標簽或説明書中提及可以預防疾病、有治療功能的保健品。但是許多保健品仍然採用各種方式來明示或暗示自己的療效,比如“提高智商”“益智補腦”等等。而這些功效往往是消費者迫切需要、現實又難以滿足的。這時,商家的宣傳就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買一盒試試唄,萬一有效呢——在誘惑面前,很多人難以保持理性。特別是在高考這種人生重要時刻,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考生和家長們也願意一試。這種心理正是違規宣傳的保健品生存的土壤。

但是,正如市場監管總局在提示中所説的,提高成績還是要依靠平時的刻苦學習和積累,並沒有短時間提高智力和學習成績的“靈丹妙藥”。消費者急功近利的心態,只能養活一些説大話的企業。

當然,由於消費者和企業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僅從消費者一端不可能解決虛假宣傳的問題。更重要的,還是企業要踏踏實實做好産品,通過依法依規宣傳贏得市場。目前,國內保健品品牌的消費者信任度普遍較低,一些企業通過廣告行銷迅速地繁榮又迅速地衰敗,正是市場的前車之鑒。要想擺脫“短命”怪圈,打造消費者信任的優秀品牌,還是趕緊放棄虛假宣傳的“小聰明”,把精力用在做好産品上吧。

責任編輯:陳思

528中國寶寶日 告別隱形失...飛鶴等20余家單位倡議設立“中國寶寶日”。【詳情】

新時代 新春糖 第98屆全國...3月22日起,第98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在成都舉行。【詳情】

2016中食協高研班暨品牌委...中食協品牌戰略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在邛崍舉行【詳情】

2015國際洗手日·滴露千萬...2015年10月14日,在第八個國際洗手日前夕【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824913
投訴建議:010-88824913
電子郵箱:food@china.org.cn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