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産業資本涉“險”忙 凸顯資質“硬道理”

  • 發佈時間:2016-03-18 07:19: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近期,監管層對獲取保險牌照審批應堅持原則的表態,成為業內解讀社會資本涉“險”突破口的參照。

   分析人士認為,保監會在監管方面將趨於嚴格,未被獲准籌建的保險公司,其教訓值得借鑒,相關企業應在保證自身條件過硬的前提下,適度介入保險業務。隨著需求各異的上市公司分別借機涉足不同的産壽險業務,新成立的保險公司在負債端和資産端的分化將加速顯現。

   監管申明“四原則”

   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表示,目前在保監會排隊申請牌照的公司接近200家,表明社會資本對保險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保監會在牌照審批上堅持把握四個原則:一是企業自身條件要過硬;二是服務國家戰略;三是關注空白區域;四是支援專業創新。

   項俊波還強調,在社會資本進入保險業問題上,保監會將堅持“保險核心要姓保”,體現保險業“扶危濟困、雪中送炭”的宗旨,在依法合規、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支援和鼓勵各類符合條件的社會資本投資保險業,不斷發展壯大保險業。

   實際上,保險資金與社會資本互相進入、融合案例正逐漸增多,並且在投資層次上已經出現分化。業內人士表示,對於一些投資表現為深度融合的産業,如保險與房地産,未來將成為保險資金擴大投資的主要方向,其投資形式多樣,包括舉牌,長期股權投資,另類投資等形式,有助於險企拓展業務;而對於一些消費類型産業,目前二者融合仍以財務投資為主要目的,形式也相對單一,未來具有豐富的合作空間。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發佈公告尋求介入保險業務。錦龍股份擬與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設立“前海華業養老保險有限公司”(暫定名)。華聲股份擬與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等八家單位作為共同發起人,投資設立君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暫定名)。海峽股份擬使用自有資金4500萬參股發起設立南華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打鐵還需自身硬

   需要看到的是,社會資本尋求保險業務經營資質,其實也並非一帆風順。今年2月,保監會發佈批復文件稱,由多家公司提交的關於申請設立“科暢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材料存在多方面問題,經研究審核,決定不予許可籌建。

   在上述批復中,保監會指出,勝利精密魚躍醫療等公司申請設立的科暢財産保險公司主業定位為科技保險,但從經營發展規劃等材料看,沒有論證形成系統可行的商業模式,有關業務和盈利指標測算不準確。而且,截至2013年末,主要發起人蘇州高新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凈資産與對外長期股權投資的差額無法覆蓋本次出資額,不符合《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第十五條“具有較強的資金實力”要求。

   業內人士表示,《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針對境內企業法人向保險公司投資入股的情況,明確要求法人財務狀況良好穩定且有盈利。保監會在監管方面趨於嚴格,未被獲准籌建的案例教訓值得借鑒。根據保監會“企業自身條件要過硬”原則的具體要求,一是企業要有良好財務報表,主要股東三年連續盈利;二是要有持續出資能力;三是股東社會信譽要好;四是要有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對社會資本而言,這也是介入保險業務的重要“入行門檻”,對此申請企業應該有清晰足夠的認識。

   “就近”涉足産壽險

   在參與保險業務的方式上,社會資本通常採取增資、收購、新設等途徑,上市公司亦成為其中的常客。從公開資料來看,這些上市公司在介入具體的保險業務板塊方面都具有較為明確的指向性,分屬不同板塊的上市公司更傾向於以産業協同為基礎開展保險業務。

   結合現有情況梳理,與産業未來發展方向緊密相關的保險業務更成為上市公司的首選。來自房地産、養老、健康、醫療、製造業、傳媒等板塊的上市公司,紛紛借機涉足與主業關聯千絲萬縷的産壽險業務,以尋求進一步整合資源,擴大自身優勢。某保險監管部門人士認為,上市公司佈局保險業務,既可以通過完善金融功能提升自身市值,又可以通過保險業務獲得金融“話語權”,這為企業今後的資本運作打開方便之門。

   保險業內人士分析,在保險行業前端利率基本放開的背景下,社會資本設立保險公司最有可能在負債端先結合自身優勢形成差異化競爭,進而在資産端影響到不同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風格。未來,新成立的保險公司在負債端和資産端的分化或將加速顯現。

   從近兩年保監會批復申請情況來看,社會資本尋求設立保險公司,並不能“長驅直入”,必須滿足相應的條件要求。“預計隨著越來越多的業外公司看好保險業並謀求參與展業,監管部門勢必更加嚴格地審核發起人資質,以防範風險。”前述監管部門人士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