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資本市場稽查執法成證監會監管重點變化風向標

  • 發佈時間:2016-02-18 03:35: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程丹  責任編輯:閻明煒

  “寬進嚴管”、加強稽查執法,是當前我國資本市場監管轉型的“著力點”。如何對不該管的事堅決地放、放到位,對需要管好的事情堅決地管住管好,對違法違規的人和事追究到底、懲罰到位,考驗著監管層的智慧和韌力。

  從打擊傳統的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犯罪等欺詐手法,到規範程式化交易、查處場外非法經營與配資,業內人士指出,稽查執法已成為依法治市最直觀、最有力的保障以及增強市場監管威懾力和公信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搬掉改革路上絆腳石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還處在“新興加轉軌”的階段,市場主體短期內還難以完全做到歸位盡責、誠信自律,行政和解、民事賠償等“獲利回吐”渠道還較不順暢,逐利資本不斷挑戰監管底線,既有規則的遵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違法違規的成本。

  具體來看,一方面,散戶為主的投資者結構、個人成交量佔市場總成交量八成以上的交易結構以及短期投機炒作過多的非理性文化,決定了投資理念偏短視,價值投資理念弱化,羊群效應明顯,濫用資訊、資金、技術等優勢從事內幕交易、“老鼠倉”、操縱市場等違法不當行為大量存在,嚴重扭曲價格信號,使治理完善、合法守規的公司得不到資金,績差股、垃圾股時常被爆炒,使金融資源發生錯配。另一方面,部分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股權結構一股獨大,容易滋生欺詐發行、虛假陳述等違法犯罪,影響市場的透明度,導致資訊的不對稱,損害市場的有效性。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只有加強稽查執法,打擊違法不當行為,才能促進市場的公開、公平和公正,提高交易透明度和市場有效性,促進市場高效配置金融資源,同時積極推動建立健全民事賠償訴訟機制,讓違法者加倍付出經濟賠償,大幅增加違法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六七月份發生的股市異常波動,讓包括監管層在內的市場參與各方越來越意識到,稽查執法是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堅強後盾。

  特別是當前,違法犯罪的隱蔽性和花樣翻新升高,違法投資者空間增大。尤其在行業上升和股市繁榮時期,市場機構往往大幅擴張規模,高杠桿冒險經營,以博取更大收益,風險管理和內控合規部門更加“人微言輕”,危機隱患更加嚴重,甚至出現“市場失靈”。

  證監會相關人士表示,僅僅寄希望於市場的信用環境、契約自治、內部治理、自律約束較為危險。當市場自我調節功能失效時,需要加強監管執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不當的投機行為,震懾、消除風險隱患,對已暴露的風險進行有效治理和化解,才能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從打擊“德隆”、“南方證券”等系列大要案,到打擊萬福生科、天能科技、新大地、天豐節能、博元投資等一系列欺詐發行、虛假陳述案件,再到搬掉改革發展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 稽查執法是監管機構履行職責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監管機構揭示監管重心及其變化的風向標。

  處罰力度明顯升級

  梳理顯示,違法違規行為往往滋生於監管體制、機制的薄弱環節或執法盲區。

  一方面,稽查執法在查處違法的同時,可以及時發現監管規則、創新業務中的漏洞,推動完善監管規則,提高治理水準,防止各類風險累積疊加形成系統性風險。2015年初,證監會稽查系統集中力量,主導了對203家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及私募機構的“兩個加強、兩個遏制”專項檢查,發現違法犯罪線索及時立案,發現合規風控問題及時處置,提請日常監管部門關注上百個其他風險隱患問題,對規範上述機構運作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典型案例宣傳與警示教育培訓活動,實現“打擊與防範並舉,懲罰與教育並重”,擴大案件查處的社會效果和預防效果。

  以對股市謠言的打擊為例,2015年以來,關於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監管執法動態和宏觀經濟政策的各類虛假資訊大肆氾濫,並在新媒體時代得以迅疾、廣泛傳播,扭曲市場價格信號,嚴重干擾投資者決策判斷,侵蝕市場運作的基礎。2015年6月初起,證監會陸續查處或會同相關部門查處二十余起“股市謠言”案件,包括編造、傳播虛假證券期貨資訊,證券投資諮詢人員“搶帽子”操縱市場和非法從事證券投資諮詢活動等。案件查辦過程中發現,一些傳媒機構或其從業人員利用掌控輿論、熟知新聞傳播規律、資訊影響力大的優勢,編造、傳播謠言,引發個股價格或市場走勢産生異常波動,嚴重擾亂了資本市場的資訊傳播秩序,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結合這些案件查辦實踐中暴露出的問題,證監會正在研究通過會同有關部門,規範加強對提供證券期貨市場資訊服務的單位的管理,進一步規範資本市場資訊的發佈、轉載秩序。

  有心人會發現,去年一年證監會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中每週都會發佈有關稽查執法的新聞,這種頻度或密度是少見的。尤其是去年8月以來,證監會發佈會連續、密集發佈稽查案件的處理結果,涉及前期股市快速上漲及後期股市異動期間的操縱市場、場外配資違規、編造和傳播虛假資訊等各類案件。

  市場人士認為,證監會在推動監管轉型、推動股票註冊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並實施“2015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推動監管執法全鏈條形成類案遏制、快查嚴處、集中發佈、公開聽證的新氣象、新格局,案件查處效率、處罰力度和打擊針對性明顯提高。

  比如針對新三板市場高發違法不當行為開展的執法行動掃除了執法盲區,起到了嚴格監管要求、規範新興市場、推動新三板健康發展的“里程碑”式意義;嚴打市場操縱抓住了前期異常波動期間市場的主要矛盾和風險隱患,對維護市場秩序、凈化市場環境、提振市場信心、穩定投資者預期、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推動資本市場回歸常態;適用《證券法》第七十八條對股市“謠言”進行集中打擊與處罰,起到了震懾造謠傳謠者、遏制惡意炒作者、規範資本市場資訊傳播秩序的突出成效;對場外配資中典型違法違規開展稽查執法行動,有效推動了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穩定了市場預期。

  董登新表示,稽查執法作為事後監管的主要手段,已然成為證監會依法治市最直觀最有力的保障,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仍然任重道遠,在市場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必須通過加強稽查執法工作有效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以切實化解金融風險,加快推動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紮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