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新年6個交易日3個“千股跌停” 滬指跌近15%

  • 發佈時間:2016-01-12 03:31:33  來源:新京報  作者:金彧  責任編輯:張少雷

  A股再次遭遇“黑色星期一”。1月11日,滬指收盤大跌5.33%報3016.70點,3000點承壓,為近三個月新低。同時,深成指、創業板指中小板指跌幅均超6%。滬深兩市超過1200隻個股跌停。新年6個交易日滬指暴跌近15%,其中3個交易日現“千股跌停”。

  滬指6個交易日跌逾500點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人民幣貶值、大小非減持衝擊、疲弱的經濟數據都成為近期A股市場大幅下跌的誘因,也導致1月11日大盤再次重挫,千股跌停,顯示投資者信心嚴重缺失,考驗3000點支撐。

  2016年1月1日起,A股增添新制度“指數熔斷機制”。不過,在1月4日的新年交易首日,便造成千股跌停,接連觸碰5%和7%閾值提前收盤。1月7日,A股開盤28分鐘便因滬深300指數跌穿5%和7%的熔斷閾值而收盤,也創造了A股的歷史。其中,1月4日和7日兩個交易日總市值蒸發8萬億元,每人平均虧損近16萬元。

  而據新京報記者統計,2016年6個交易日以來,滬指暴跌522.48點,跌幅高達14.76%。

  滬深交易所最新數據顯示,1月11日滬市總市值25萬億元,深市總市值18.98萬億元,分別較前一個交易日減少1.5萬億元和1.31萬億元,當日滬深兩市總市值合計蒸發2.81萬億元。經統計,2016年6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合計蒸發8.3萬億元,每人平均虧損16萬元。

  除指數暴跌之外,滬深兩市兩融餘額6連降,兩市成交額也繼續縮量。

  分析稱大盤先抑後揚概率較大

  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認為,近期人民幣貶值預期以及各項經濟數據不理想導致了投資者的悲觀情緒。儘管中期角度風險點依然較多,但短期看利空衝擊有所減弱。同時人民幣貶值對股市的負面作用有被放大的風險。

  對於近期A股的大跌,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人民幣貶值、大小非減持衝擊、疲弱的經濟數據都成為近期A股市場大幅下跌的誘因,而經歷過去年三季度大跌之後,投資者信心變得異常脆弱,一旦出現下跌就引發恐慌性拋售。

  楊德龍認為,開年低迷意味著今年的投資比較難做,在利率下行和資産荒的背景下,大盤先抑後揚的概率較大,步入熊市的可能性依然不大。經過近期下跌,大盤再次回到3000點附近,急劇下跌釋放了較大部分風險,投資者不必過於悲觀,只要持有的個股沒問題,可以等待大盤觸底回升。對於空倉或輕倉的投資者,可以逢低佈局一些被錯殺的優質藍籌股。

  中金公司最新發佈的A股策略週報稱,熔斷機制的暫停以及限制減持方案的出臺有助於緩解目前市場的悲觀情緒,在市場經歷大幅下挫之後,調整壓力也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釋放,市場短期或有繼續反彈的需求,但持續性尚待觀察。

  - 相關新聞

  部分公司“變相”減持

  2016年1月7日是大股東承諾不減持到期日,1月8日起大股東可以減持股份。此前由於大股東“減持洪峰”造成2016年1月4日和7日的恐慌性拋盤和暴跌,對此,證監會已于1月7日出臺“減持新規”。

  1月7日,證監會發佈《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表示,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該規定自1月9日起施行。

  1月9日滬深交易所針對證監會出臺的“減持新規”做出詳細注解。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的,單個受讓方的受讓比例不得低於5%,轉讓價格範圍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規定執行。此舉主要針對之前市場上慣用的“暗盤交易”,即協議轉讓“分倉術”,進一步降低了大股東通過“分倉”短期內實施大比例減持,從而造成股價波動的可能性。

  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正在通過別的途徑進行減持。1月10日晚間,安妮股份披露,公司大股東張傑擬向方略資本、千合資本總計轉讓其持有的安妮股份600萬股股票,佔公司總股本的3.08%,選擇的方式是大宗交易。

  1月11日,兆日科技公告,控股股東晁駿投資擬在未來半年內,通過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減持不超3360萬股(佔總股本10%),目前其持有股佔27.58%。另外,我武生物也公告稱,股東東方富海擬在大約半年內,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不超993.44萬股(佔總股本的6.15%)。

  業內人士表示,證監會新規要求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滬深交易所再次明確“協議轉讓受讓比例不得低於5%,而上述三家上市企業宣佈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進行減持,均不符合監管層規定,而是“變相”減持。減持新規“關了大門,而減持則從側門溜走”。

  權益類基金平均周跌超10%

  據新華社電 新年首個交易周,A股深度調整,各類權益類基金周跌幅平均超過10%。業內人士建議,對於開年已經損失的成長風格基金,長期投資不需要過分擔心,應重新審視,儘量保留基金經理選股能力優秀或者靈活應對市場的基金。

  凱石金融産品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上周股票基金平均收益為-11.55%,普通股基平均收益為-13.21%,指數股基平均收益為-10.97%。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為-8.08%。

  同時基金倉位則有所上升,部分基金經理選擇了抄底操作。好買基金數據顯示,上周偏股型基金倉位上升2.54%,當前倉位71.73%。

  中歐基金劉明月認為,投資者一方面需要降低2016年的投資收益預期,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握“結構性”投資機會。“短期可能會由於情緒、估值、政策等出現震蕩調整,但這也可能是蓄勢的機會,中長期趨勢是向上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