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一週年 A股國際化提速 樣本複製全面推進
- 發佈時間:2015-11-17 07: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恒
截至11月16日滬港兩市收盤,作為A股市場的國際化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滬港通運作滿一週年。種種跡象顯示,儘管滬港通一年來並不如外界預計的火爆,但其平穩運作,經受住了A股市場巨幅波動的考驗,也為諸如深港通、滬倫通提供了可複製樣本。A股市場的國際化正在全面邁開步伐。
平穩 滬港通累計成交2.15億元
數據顯示,滬港通開通一週年來,滬港通依舊保持了“北熱南冷”的格局,AH價差也進一步拉大。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發車。根據安排,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每日額度為130億元,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元(人民幣,下同),每日額度為105億元。截至2015年11月13日,滬股通投資額度可用餘額為1792.48億元;港股通可用餘額為1582億元。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在開通滿一年的236個交易日內,滬股通累計成交15388.28億元人民幣,其中累計買入成交金額8143.36億元人民幣,賣出成交7244.92億元人民幣;港股通累計成交7421.67億港元,其中累計買入成交4308.54億港元,賣出成交3113.12億港元。按照11月16日的1人民幣元對1.21671港元匯率換算,累計成交為2.15萬億元人民幣。
另一方面,出乎預料的是,在整整一年之後,AH價差不僅沒有抹平,反而呈現出擴大的趨勢。數據顯示,恒生AH溢價指數在滬股通尚未開通前一段時間(2014年1月至11月)基本穩定在95左右。但從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後,恒生AH溢價指數開始大幅上升,今年以來,該指數一直在130點左右徘徊。截至11月16日,恒生AH溢價指數收于141.74點,表明A股的估值水準仍然顯著高於港股市場。
無論是滬港通的額度使用還是AH股的價差,均未能達到外界的預期。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滬港通價值可能需要兩三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得到驗證。
“滬港通成交量並非我們的關注重點,尤其是在開通初期,運營的平穩和安全才是我們更為關注的指標。在這兩項指標上,滬港通給市場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即使是在今年夏天內地和國際股市暴漲暴跌期間,滬港通這座大橋依然結實穩固,成功經受住了風雨的考驗。”他説。
複製 深港通最快年底公佈
種種跡象顯示,滬港通的平穩運作,已經為類似的市場開放制度設計提供了可靠的複製樣本,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深港通。
今年11月初,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佈行長周小川的文章稱,今年還要推出深港通,被市場解讀為深港通即將開閘,隨即刺激港股大漲。雖然此後央行澄清上述言論是在5月時發表,但市場的反應表明投資者對於深港通的發車預期正在明顯強化。
香港證監會前主席梁定邦表示,深港通有機會今年年底前公佈,明年第一季開車,但預期與滬港通一樣,北向交易會較南向交易為多。香港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近日亦表示,估計“深港通”開通消息有望在年底公佈,啟動時間在明年第一季度。他表示,一直有跟深圳有關部門溝通,深交所對“深港通”態度積極,技術方面亦已經準備就緒。
今年11月11日,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發出的一份公告中提及香港結算將於11月23日起在系統中為深圳證券交易所添加名為“SZMK”的市場代碼,併為該市場提供單獨的市場及數據報告等一些相關措施。港交所此前表態,宣佈實施深港通後至少還要3個月準備時間,國外投行據此推測中國方面將於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宣佈深港通計劃。
高盛首席中國策略師劉勁津表示,預計中國將在明年三、四月份期間開始實施深港通,以便在明年6月MSCI討論是否將A股納入明晟新興市場指數前做好準備。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與滬港通開通前的上海市場不同,深圳市場更多的是中小板和創業板,平均市盈率是50倍,而香港則是10倍,深港通開通之後,兩地市場將互相牽引,投資理念互相交匯,對雙方都有好處,香港市場將有望改變流動性缺失的局面,深圳市場將有望改變籌碼缺失的局面,同時也將為A股市場邁向更深層次的國際化打下堅實基礎。
融合 A股國際化全面提速
包括深港兩地投資者牽掛的深港通在內,A股市場的國際化腳步正在全面邁進。
11月18日,上交所、德交所和中金所合資成立的中歐國際交易所首批現貨産品將在法蘭克福正式掛牌。今年10月2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集團、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北京簽署“中歐國際交易所”三方股東協議,上交所、德交所和中金所將按照40%、40%和20%的比例,共同投資2億元人民幣合資成立新公司。中歐所定位於在歐洲打造離岸人民幣資産的交易和定價中心,滿足投資者對人民幣的融資和投資需求,打造綜合風險管理服務平臺,也是境內資本市場在境外的重要延伸和補充。
與此同時,今年9月21日,中英雙方在第七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中宣佈,支援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就互聯互通問題開展可行性研究。財政部當天公佈的第七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政策成果顯示,中英雙方同意加強資本市場長期合作,雙方支援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就互聯互通問題開展可行性研究。
美國當地時間11月12日下午,摩根士丹利(MSCI)在其半年一度的審核報告中表示,14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首度被納入MSCI明晟新興市場指數以及MSCI明晟中國指數。這項調整結果將於今年12月1日起生效,MSCI的相關指數將在11月30日收盤後發生成分股變動。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A股是否納入MSCI指數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但6月10日,MSCI明晟表示,在一些重要的市場準入問題如額度分配、資本流動限制和股票實際權益擁有權等問題解決之前,暫時不將A股納入其全球指數體系,但同時承諾,將把中國A股保留在2016年新興市場指數評估名單中,在上述問題解決之後很快將A股納入。
對於本次MSCI將中概股納入旗下指數體系,申萬宏源認為,此次中概股先行,結合人民幣很有可能于本月納入SDR的背景,為A股進一步國際化帶來更大想像空間的同時,也為A股最終納入全球基準指數做好了鋪墊工作。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