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IPO重啟 機構決戰年終行情

  • 發佈時間:2015-11-09 06:55: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在大盤走出強勁的三連陽走勢之後,證監會宣佈IPO重新啟動,28家暫緩發行的公司將在年內發行,同時新股發行制度也將予以完善。在機構投資者看來,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實現直接融資功能是二級市場的基本職能,此時新股發行重新啟動恰逢其時且意在長遠。IPO重啟並不足以改變市場運作方向,而完善新股發行制度重啟新股發行,對市場無論在中長期還是短期,都會帶來積極影響。

  從機構投資者的佈局看,在三季度的極端行情中,作為市場主力的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及QFII等機構,從上半年瘋漲行情中的博弈身影,已經切換到更加注重價值成長的風格。在分析人士看來,隨著IPO重啟,市場將逐漸回歸到常態,在臨近年底且已不足兩個月的情況下,也吹響了機構掘金年終行情的號角。

  IPO重啟基金整體看多

  在走勢強勁的三連陽之後,市場傳來IPO重新啟動,28家暫緩發行的公司將在年內發行,新股發行制度也將予以完善的消息。通過對機構投資者的觀點統計發現,針對此次新股重新啟動,機構毫無例外地一致看多,不管是短期中期還是長期,也不管是象徵意義還是實際意義,幾乎所有的機構投資者均認為後市可期。

  在博時基金看來,IPO重啟是市場進入自我修復、自我調整的階段後,恢復股市直接融資功能的重大舉措,也是黨和國家堅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讓資本市場為改革、創新驅動保駕護航的重大舉措。“新股發行制度的調整,還將根除新股發行對貨幣市場利率的影響,並進一步便利中小企業融資、進一步保護投資者的權益,對市場無論在中長期還是短期,都是一個積極因素。”

  多家機構認為,IPO重啟恰逢其時。南方基金認為,從6月中旬到8月底,市場異常波動後,投資者信心脆弱,恐慌情緒時常發酵,管理層及時出臺多項維護市場穩定和信心的政策措施,上證綜指已從8月的底部反彈了26%,兩市已經有兩個月不再出現千股跌停的現象。從目前情況看,A股各方面都呈現出正常化特徵,場外配資已基本清理完畢、融資融券餘額恢復增長、證券經紀業務結算金已底部企穩、公募基金大額贖回現象減少、兩市成交金額不斷回升,“鋻於四季度經濟將可能在各項穩增長政策支援下有所企穩、人民幣匯率依靠強大的外匯儲備實力趨於穩定、外匯儲備5個月後重現環比增長、各項改革措施提升投資者風險偏好、市場利率快速下行凸顯權益資産相對投資價值,南方基金認為A股已經走出大幅波動的非常時期,市場恢復正常化恰逢其時。”

  博時基金認為,當前股市明顯已進入自我修復、自我調整階段,完全具備恢復新股發行的條件,此前市場急漲急跌的因素和機制,無論投資者還是監管層都已相當明瞭;投資者已脫離危機心態,監管層應對方案陸續出臺;市場日間振幅大幅下降,基本面因素日漸主導市場漲跌;海外投資者對A股的擔憂也大幅下降,“股市在創新驅動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上市公司增發審核在市場異常波動之後並未停止,現在也是時候恢復新股發行了。”

  四季度以來,上證綜指已經累計上漲17.60%,A股暴跌期間大量股票跌停或是停牌的局面已經緩解。前期造成市場不穩定的主要因素——高杠桿也已經得到了解決,一方面滬深融資餘額已經從2萬億回落至1萬億,另一方面場外的結構化産品也得到了有效的管控,保持市場有“新鮮的血液”輸入,市場才能有生命力,此時重啟IPO成為應有之義。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新的完善新股發行制度措施,機構投資者認為意在長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取消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是實實在在的利好,加上公開發行兩千萬股以下小盤股發行一律取消詢價環節,對市場無論在中長期還是短期,都是一個積極因素。博時基金認為,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本次新股發行制度的調整對推動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有著重大的意義,制度將更趨市場化,為註冊制的推進奠定了基礎,同時促進了經濟轉型。從十三五規劃和改革時間表來看,資本市場在整個經濟中的地位將逐步提升。

  南方基金認為,在證券市場恢復正常的融資功能後,將在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為萬眾創業大眾創新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援,為我國的經濟轉型提供不可忽視的助力,而股票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並不局限于企業當前或者過去的財務表現,更著眼于未來的發展,是創新創業者最好的資金支援渠道。

  此次打新新政有利於降低IPO對於存量市場的衝擊。新政取消現行的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後再繳款,這將使得從前打新股的週期效應和抽血效應成為過去式,有助於市場走勢的平滑。

  在機構投資者看來,市場向上的趨勢不會改變。國金證券認為,完成IPO新規相關準備需要一定時間,年內28家新股仍按照現行發行制度,第一批新股大約在今年11月下旬發行,第二批新股大約在今年12月中旬發行,28隻新股的發行,短期對市場的資金面有一定影響,會平滑市場上行的節奏,但不改市場上行的趨勢。興業證券認為,短期來看,普通投資者對於IPO重啟的影響可能有分歧,特別是在短期大盤快速上漲至三季度成交密集區附近時,如果短期震蕩也是正常,但並不影響此輪行情的趨勢。“券商在連續暴漲後,下周或面臨階段性震蕩整理,但受益於IPO重啟所帶來資本市場正常化以及券商業務的全面恢復,調整時仍值得優選。”

  南方基金也認為,IPO重啟代表A股市場進一步回歸正常化,認為IPO重啟是利空的觀點有失偏頗。本次IPO重啟不需要再預繳全款,減少了打新資金佔用,對於市場的資金壓力無疑是大為減輕,新股發行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凍結數萬億資金,年底前仍按原制度恢復發行的28家公司,短期分流資金也較為有限,按這些公司原先募資計劃,分流資金合計僅116億元,衝擊微乎其微。

  從歷史數據看,在IPO重啟後,資本市場仍有望繼續實現大牛市情形。其中,2006年6月IPO重啟後,上證綜指從1600點左右繼續上漲到6124點;2014年1月IPO重啟後,上證綜指從2000點左右見到底部並上漲到5178點。

  機構決戰年終行情

  作為資本市場最重要的融資功能,在IPO重新啟動後,市場也將重新恢復到常態化運作。在年終只有不足兩個月的情況下,對於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公募基金來説,他們在之前做了哪些佈局,從某種意義上看,在非常態下的佈局策略,將影響到年終的決戰行情。而通過基金公司三季報和上市公司三季報,我們或可以窺見機構的投資脈搏。

  公募基金:側重戰略防禦+進攻成長

  在三季度的階梯式下跌行情中,公募基金調倉換防重新佈局。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在已經披露三季報的919隻積極投資偏股型基金中,截至三季度末,基金持倉市值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主要分佈在資訊服務、醫藥消費等防禦領域。

  同二季度末相比,醫藥消費比重大幅提升,凸顯公募基金對防禦的重視,而加倉軟體資訊服務業,在該行業景氣度持續高漲的情況下,則顯示出公募基金依然對成長股偏愛有加。其中被101隻基金共同持有9867.64萬股的成長股白馬網宿科技 ,截至三季度末持倉市值高達52億元,一舉超過了此前經常佔據基金持股市值榜的平安銀行貴州茅臺伊利股份等公司。

  在基金三季度新進的上市公司中,基金合計持倉市值最多的是嘉寶集團 ,該股被11隻基金合計持有4384萬股,基金持倉總市值高達4.9億元;排在第二位的是恩華藥業 ,它被5隻基金持有1462萬股,持倉市值為3.75億元;而被14隻基金合計持有1230萬股的中冠A,基金持倉市值為3.07億元。此外,長城影視北方股份亞盛集團永利帶業羚銳制藥等公司也獲得基金公司新進入駐並且持倉市值均超過2.5億元。

  從基金持股比佔流通股比情況看,迪瑞醫療在三季度獲得基金迅猛加倉,截至三季度末,被兩隻基金合計持有709萬股,佔流通股比例高達16.59%;被3隻基金合計持有640萬股的歌力思 ,基金持股比佔流通股比例也高達16.02%;五洋科技 、永利帶業、民和股份四方精創等公司基金持股比例佔流通股比例也超過12%。

  從上市公司被基金持有的個數看,中冠A被14隻基金産品重倉持有,嘉寶集團道博股份津膜科技三家公司均被11隻基金同時持有,羚銳制藥、撫順特鋼同時被9隻基金産品持有。

  數據顯示,在上述50家上市公司中,在三季度的下跌行情中,僅有六家公司沒有下跌,跌幅最大的雲南鍺業三季度跌幅高達53.3%;雅致股份和四方精創跌幅均超過40%;海正藥業 、民和股份、柳工東莞控股豐樂種業等跌幅均超過35%。

  在業內人士看來,相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儘管基金經理也會出現“踩雷”事件,但是在三季度市場劇烈調整的情況下,擁有強大研究優勢的公募基金公司,更加注重相對確定性收益的投資,在極端行情下敢於新進入駐的公司,相對來説更具有投資價值,對投資者的參照意義也最大。

  進入四季度以來,市場強勢反彈,不少個股表現搶眼。在滬上某基金研究員看來,投資者可以在基金新進重倉股中,選擇基金持股佔流通股比例較高、同時被多只基金共同持有的公司,“在三季度跌幅較大、進入四季度漲幅又不大的公司,相對來説超越市場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數據顯示,同時被3隻以上基金共同持有、基金持股佔流通股比超過3%、三季度跌幅超過15%並且進入四季度以來漲幅相對不大的公司有歌力思、嘉寶集團、長城影視、我武生物 、恩華藥業和津膜科技。

  社保基金:偏愛均衡成長股

  在三季度的階梯式下跌行情中,崇尚長期價值均衡投資的社保基金是如何操作的?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的十大流通股東顯示,三季度社保基金新進加倉244股,主要分佈在製造業領域,包括電器設備、化工制藥、專用機械等均衡偏成長板塊。

  數據顯示,根據上市公司三季報,在10大流通股東中,社保基金的身影共出現881次,其中宏發股份悅達投資中炬高新揚農化工航太動力永鼎股份等近百家上市公司同時被多只社保基金抱團入駐。

  在社保基金重倉持有的上市公司中,不少公司社保配置比例非常高。數據顯示,單只社保基金持股比例佔上市公司流通股比超過5%的多達27隻,其中社保基金一一五組合持有春秋航空 992萬股,比二季度末增加了92萬股,持倉數量佔流通股比高達9.92%;社保基金一零九組合持有神州資訊 2186萬股,持股數量佔流通股比為9.33%;社保基金一一二組合持有神思電子 180萬股,持股數量佔基金流通股比為9.01%;單只社保基金持有金髮拉比火炬電子涪陵榨菜持股數量佔流通股比也超過8%。

  從社保基金持有公司所屬行業看,在全部現身的881次中,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共出現在製造業551次,接下來是電力、資訊傳輸及軟體技術服務業、房地産 、交通運輸以及批發零售業,而在製造業的細分行業中,主要是電氣設備、制藥、專用機械及農林牧漁等。

  數據顯示,社保基金新進及加倉的上市公司共有244家,其中社保基金持倉市值變動最大的主要是傳統的藍籌股,例如五糧液大秦鐵路三安光電長安汽車大華股份等。其中社保基金一零二組合新進五糧液2827萬股,截至三季度末持倉市值為7.27億元,是單只社保基金新進持倉市值最多的公司;大秦鐵路被社保基金一一零組合持有8184萬股。巨化股份 、三安光電、春秋航空等被單只社保基金新進加倉市值也超過5億元。

  在三季度的階梯式下跌行情中,在流動性喪失的情況下,不管是大盤藍籌股和新興成長股,全部泥沙俱下、股價暴跌,但在國家救市流動性恢復之後,市場又經歷了7月底和8月底的再度下跌,尤其是8月底的下跌更是觸目驚心。在此極端行情下,風格穩健的社保基金的動向,更加值得崇尚價值的投資者所參照。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極端市場行情下,作為穩定市場的中堅力量,社保基金被禁止賣出,對穩定市場起到了重要作用。從社保基金持倉變化情況看,新進及加倉的上市公司更具有參照意義,畢竟在限制賣出的極端環境下,追求穩健均衡成長的社保基金,更傾向於追求確定性更大的公司,也更少會從博弈角度去投資。

  從社保基金三季度新進上市公司看,均衡偏成長成為社保基金調倉換股的標簽。以社保基金新進重倉股為例,不管是三安光電、長安汽車、大華股份,還是網宿科技、華夏幸福等公司,無不是眾所週知的成長白馬股,而春秋航空、吉祥航空中國國旅等旅遊相關股,在油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業績會有較好的暴漲;諸如牧原股份等受益於豬價上漲的公司,業績大漲也在預期之中。

  在南方某基金公司社保基金經理看來,社保基金主要追求長期穩定的收益,委託人對高收益沒有過多要求,但對風險控制要求更高,“即使年化收益率只有10%的收益,對於規模動輒一兩百億元的巨無霸社保基金來説,如果能長期穩定,就已經非常滿意了。”

  QFII:青睞銀行消費藍籌股

  相對於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QFII的動向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外資對於A股市場的看法。其在市場動蕩的三季度的動作,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東方財富 choice資訊統計數據顯示,在上市公司三季報中,QFII一共現身十大流通股東256次,其中格力電器美的集團蘇泊爾雙匯發展啟明星辰中國國貿上海機場等公司均出現了三家以上QFII持有。

  從QFII持股情況看,消費板塊依然最受青睞。在上述QFII現身的個股中,大多屬於與民眾消費緊密相關的行業,包括白酒、白色家電、電氣設備、房地産、汽車零部件、電力等。

  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荷蘭安智銀行持有北京銀行 17.29億股,持倉市值高達149億元,是被一家QFII機構持有市值最大的公司,佔流通股比例高達13.64%;接下來是華夏銀行 ,被德意志銀行持有8.77億股,持倉市值高達88.7億元,佔流通股比例為11.27%;排名第三的是貴州茅臺 ,被新加坡政府持有1439萬股,市值27.39億元。

  在被QFII三季度新進上市公司中,同樣主要集中于消費相關行業。數據顯示,QFII三季度末新出現67家公司十大流通股東中,其中與民眾生活消費緊密相關的多達50多家,包括東安動力 、雙匯發展、東阿阿膠精華制藥健民集團等公司。其中東安動力被四家QFII同時持有,康弘藥業 、中國國貿、海立美達等被兩家同時持有。

  從QFII持股佔流通股比看,除了被荷蘭安智銀行持有的北京銀行和華夏銀行之外,黃山旅遊被科威特政府持有6.96%流通股,蘇泊爾、南京銀行被一家QFII持股佔流通股比也均超過4%,梅安森贏合科技準油股份等被一家QFII持股比例均超過3%。

  在業內人士看來,儘管遭遇市場劇烈調整,但是從QFII的選股思路看,並沒有受到太大變化,其仍主要集中于同消費者密切相關的領域,尤其是在大消費領域的龍頭白馬公司,例如格力電器、貴州茅臺、上海機場等龍頭公司。

  但從最新佈局情況看,高成長股也開始成為QFII的標的。以生物制藥板塊為例,QFII共現身13次,其中原料藥公司新和成被四家QFII同時持有,被眾多機構看好的創新藥企康弘藥業、萊美藥業等也吸引了QFII新進入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