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為配資公司配資!資金販子重整旗鼓再戰江湖

  • 發佈時間:2015-10-22 07:33:50  來源:新華網  作者:關周  責任編輯:楊菲

  儘管清理整頓已令一度炙手可熱的配資公司門可羅雀,但這難不倒腦筋活絡的資金販子。

  在客戶資金作鳥獸散後,配資公司的資金何去何從成了民間資金販子新的生財之道。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一些民間資金販子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幫助配資公司申請私募牌照。更簡單地説,以前資金販子幫配資公司找劣後資金,現在則幫配資公司找優先資金。

  為配資公司配資

  一些曾經為配資公司提供劣後資金的上游資金批發商(俗稱“資金二道販子”),目前正搖身一變成為所謂“母基金供應商”。

  “配資公司想轉型升級發展的,可以加入我們的母基金,成為我們母基金的新會員”,這是流傳于一些配資微信群的招商資訊。具體提供的服務包括:免費申請私募基金牌照;免費設計、發行陽光私募基金産品;低利息拆借資金,優先資金年化最低至4%。

  一位上游資金批發商的銷售經理告訴記者,其所謂的“母基金”中的優先資金其實是銀行的資金,與劣後資金可按1:2、1:3或者1:4搭配,視客戶實際需求而定。至於劣後資金是自有資金還是從別的資金方拆借,亦或者是民間集資,該銷售經理並未透露。

  “這跟信託資金模式性質是一樣的。就是配資公司從上游資金方拿一筆錢,銀行資金做優先級份額,上游資金方拆借出的資金,或配資公司自有資金做劣後,兩方面資金構成結構化資金池。資金池再分配到陽光私募基金的獨立基金專戶裏,配資公司把專戶租出去給配資人”,一位不願具名的前配資界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同時,他還向記者表示:不少配資公司開始轉戰陽光私募了,儘管監管不讓做場外配資,但“變通的辦法還是有”。

  多數金盆洗手

  比起小部分配資公司仍以新的外衣或方式遊走在灰色地帶,此前一些大型場外配資公司則完全告別舊業。

  “自從銀行資金切斷後,民間資金成本這麼高,而且股市難言樂觀,所以現在的局面是:出資方怕,配資人也怕,市場供求就決定了配資不可能大規模重來”,博盈財富首席執行官(CEO)何金平告訴記者。

  而何金平掌舵的博贏,在逐步弱化配資業務後,戰略重心轉向MOM(多管理人基金)平臺。

  所謂MOM,是指基金經理不直接將基金資産投資于諸如股票、債券等證券産品,而是用來投資于其他基金或者直接將基金資産委託給其他基金經理來管理。

  據了解,還有一些配資公司想借助場內渠道,讓資金合法化流向二級市場。

  一名不願具名的中型券商內部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我們最近接到一些公司的諮詢電話,包括金融服務類公司、資管公司以及私募等,想跟我們進行PB(主經紀商業務)通道上的合作。有的直接問能不能通過PB做配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