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提供1100億流動性 分析稱降準或推遲
- 發佈時間:2015-08-20 03:31:55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楊菲
央行昨日對14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共1100億元,期限6個月,利率3.35%。央行表示,此舉是為了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結合了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需求。同時將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援力度。
中期借貸便利(MLF)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對象為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採取質押方式發放,能同時滿足穩定利率的要求又不直接向市場投放基礎貨幣。
8月以來,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全線上漲。市場人士表示,這主要是由於外匯佔款的持續減少與人民幣貶值預期,導致短端流動性偏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景彤分析稱,外匯佔款大幅減少,增大了利率的上行壓力。7月末,央行口徑與金融機構口徑外匯佔款雙雙刷新單月最大降幅紀錄。
為了平抑資金面緊張,8月18日,央行進行了1200億7天逆回購。
法巴銀行駐北京的經濟學家榮靜表示,央行進行MLF操作或旨在補充匯市干預之舉消耗的流動性。若外匯儲備持續大幅下降,則可能導致再度降準。榮靜認為,未來三年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資本流入,因此若存款準備金率降至8%-10%也不會意外。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預測稱,央行通過外匯市場干預回收基礎貨幣,理論上應當通過降準來對衝。但為了穩定預期,央行或將避免用全面降準的方式,而轉為定向降準。
民生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李奇霖則認為,MLF並不能取代降準,無論是從資金數量、價格還是貨幣投放期限上。因為相較其他貨幣政策工具,降準是無窮期無成本的。
他指出,央行不降準可能是考慮到匯率端的壓力,擔心降準之後引發更強的貶值預期,但目前匯率風險仍在可控範圍之內。預計匯率端稍見穩定後,央行將在9月上旬實施降準。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