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今日起下調0.25個百分點

  • 發佈時間:2015-05-11 07:34:17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人民銀行10日宣佈,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

  這是今年以來央行第二次降息。央行表示,此次進一步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重點就是要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進一步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行,支援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央行同時宣佈,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央行稱,下一步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鬆緊適度,根據流動性供需、物價和經濟形勢等條件的變化進行適度調整,綜合運用價量工具保持中性適度的貨幣環境,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點。

  解讀

  助實體經濟 降融資成本

  ——解讀央行三度出手降息

  10日傍晚,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均0.25個百分點。半年時間內,央行為何三度出手降息?

  應對下行壓力

  支援實體經濟

  “此次進一步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重點就是要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進一步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行,支援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在宣佈降息時強調。

  剛公佈的4月份部分經濟數據和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宏觀調控面臨嚴峻複雜的形勢。4月份中國出口同比下降6.2%,外需仍然低迷;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4.6%,企業經營仍然困難。而一季度經濟增速進一步回落至7.0%,雖仍處合理區間,但創六年來新低。

  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宏觀調控政策,需要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不斷預調微調。4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時提出,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加大定向調控力度,及時進行預調微調,高度重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經濟運作所面臨的下行壓力、物價總水準保持低位,都決定了通過名義利率適度下調以實現實體經濟部門的實際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客觀需要,以此穩定實體經濟運作預期。”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認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此次降息的主要目的是穩定經濟增長,把經濟增速穩住,為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提供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寓改革于調控之中

  “我們企業正經歷由傳統製造業向高科技行業的艱難轉型,這時候國家降息扶一把,對我們轉型升級是莫大的鼓舞。”北京中雲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玄宏偉得知降息,感到很振奮。

  其實在央行此次降息之前,半年內已經進行了兩次降息和兩次降準。然而,實體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然非常突出。

  “儘管企業名義融資成本有所下降,但在CPI環比下降,特別是PPI較快下降的情況下,企業實際融資成本相對還是偏高的。降息主要是通過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提升市場投資意願,使經濟景氣預期變得更好。”陸磊表示。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與別的政策工具在實際操作中容易走形或者跑冒滴漏相比,降息的操作簡單效果直接,能産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降息的同時,央行還宣佈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至基準利率1.5倍。“這體現了央行寓改革于調控之中,有利於鍛鍊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能力,提高服務水準。”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

  恒豐銀行戰略與創新部總經理婁麗麗介紹,本次調整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區間上限為3.375%,但預計本次降息後銀行存款利率不會都執行上限水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國存款利率的市場化改革已經接近收官。

  為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下一步仍需進行一系列的結構性改革。陸磊指出,需要有效的金融監管政策和激勵金融創新的法律法規加以配合。如擴大直接融資佔比,發揮金融創新的作用,降低經濟部門對短期宏觀調控政策的過度依賴等等。

  降息非“中國版QE”

  也非“強刺激”

  半年內,央行三度降息,兩度降準,使得外界對中國貨幣政策産生了一些諸如“強刺激”和“中國版QE(量化寬鬆)”等議論。對此,專家認為,無論是降息還是降準,其實都屬於貨幣政策根據形勢變化而進行的正常的預調微調。

  “當前所謂‘中國版QE’的説法是建立在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失靈、缺乏操作空間的基礎上,與近期中國貨幣政策量、價工具組合綜合運用具有較大餘地不符。”陸磊明確表示。

  專家介紹,所謂QE是在利率已降至零甚至負,實體經濟拿錢沒有地方賺錢,常規利率杠桿無法發揮作用的情況下,央行直接購買政府債券。以中國實際情況看,即便經過三次降息,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仍達5.1%,中國貨幣政策工具還有很大空間,不需要實施“中國版QE”。

  最近半年來一連串的降息和降準,也並不是“強刺激”和“大放水”。王軍指出,判斷貨幣政策的執行情況很關鍵的指標是廣義貨幣供應量M2。3月末,我國M2餘額同比增長11.6%,低於12%左右的全年預期目標。“從M2看,貨幣政策沒有搞‘強刺激’和‘大放水’,未來貨幣政策還有預調微調的空間。”

  “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鬆緊適度,根據流動性供需、物價和經濟形勢等條件的變化進行適度調整,綜合運用價量工具保持中性適度的貨幣環境,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點。”關於下一步貨幣政策取向,央行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

  本組文圖均據新華社

  短評

  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

  10日傍晚央行再度宣佈降息。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融資成本仍在歷史高位,適時降息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將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穩定經濟增長髮揮積極作用。下一步關鍵在於,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把央行半年內三次降息、兩次降準的效果充分發揮出來。

  當前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一邊是降準、降息等政策操作密集“出手”,一邊卻是企業對資金越來越“渴”。部分為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釋放的可貸資金,事實上卻流向大型企業、房地産業,或者通過銀行理財産品流入股市,有的甚至在金融體系空轉,背後存在的扭曲性因素,必須引起高度關注。

  當務之急是強化考核監督,引導銀行放貸。有關部門應按照定向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要求,對銀行釋放的資金流向、信貸利率水準進行嚴密監控和監督,防止渠道阻塞或是流向跑偏。

  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長期看來必須構建多層次、市場化的金融體系,積極發展面向小微企業和“三農”的特色中小金融機構,並實現市場化定價。當前資金難以進入中小微企業,雖然與企業本身風險高有關,也與當前我國銀行體量過大有關,還與資金價格仍未實現市場化有關。大中銀行不愁優質客戶先天“眼光難以向下”,銀行資金價格也未能充分反映成本和風險,這些都必然阻礙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當前,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中小銀行和民營銀行正在加速推進,首批五家民營銀行也正在競相開業。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降息的同時,進一步放寬了存款利率浮動的空間,利率市場化也在不斷推進。隨著渠道多元化和定價的市場化,金融之水流向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必將更通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