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倉創業板基金經理內心獨白:天使投資與無腦買入
- 發佈時間:2015-05-14 07:54: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天使投資?“無腦買入”?暫別節操?
重倉創業板基金經理的內心獨白
創業板最近一直處在資本市場的風口浪尖,再加上若隱若現的“監管層指導”傳言,使一批重倉創業板的基金經理們的心裏五味雜陳。有的堅持認為,創業板顛覆以往主機板市場的估值體系和投資邏輯,應以天使投資眼光入主其中,以待未來超高投資回報;有的則在排名壓力下不得不“順勢而為”,害怕“上車”晚了連湯都不剩;有的則暫時告別節操、但堅守底線,以“低倉位、高週轉”的短線操作方式少量參與。一場資本角逐,讓身處江湖的基金經理們面臨糾結選擇。
“在資本市場裏,錢是最聰明的。我們做的只是尊重市場,如果選擇長時間偏離市場,一定要去想自己是不是錯了。”上海一位在近期市場中“順勢而為”重倉小盤股的黃光(化名)基金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冬天可能隨時會來,但要在能賺錢時把自己養得很胖,冬天來了才會不怕。如果一開始就害怕冬天,弄得瘦骨嶙峋,北風一來就被刮倒了。”
這位曾在2008年上證指數一路狂瀉65%時保住2.6%正收益的基金經理,絲毫不隱藏此時此刻對創業板股票的熱愛。“錢是最聰明的,當然它也有非常瘋狂的時候,但是它追求的一定是社會發展大方向。”
在當前市場上,大量主流資金“抱團”配置創業板,引起市場人士的熱議。他認為,這是公募基金重估價值體系和投資邏輯的體現,也是新興市場發展到新階段,與傳統主機板市場不同的關鍵所在。“用傳統市場看市盈率、市凈率的估值方法去定義創業板的泡沫,我覺得不合理。美國納斯達克有大量沒有穩定盈利、但市值幾十億美元的公司,為什麼中國不可以?”他反問道。
與他有著類似想法的還有北京的一位郭哲(化名)基金經理,但後者明顯更“糾結”。
“現在創業板的投資邏輯肯定與傳統市場不同。”他説,“大家現在投資創業板股票都是抱著天使投資人的心態去做的。很多創業板上市公司可能還沒有開始做它想説的業務或大家想像它會做的業務,有些故事可能公司自己都沒想明白,但市場幫著它一起想。所有人都會想如果做成了前景會很輝煌,這樣就不會去看市盈率、市凈率等指標。但很多人忽視了一點,天使投資成功率是很低的,也許只有10%,而且傳統天使投資領域的公司市值都很低,5000萬元、1個億都很罕見,但現在創業板公司市值動不動就上100億元、200億元。高市值衝昏大家的頭腦,做著天使投資的事、但不去想或故意忽略天使投資的風險。”這位基金經理毫不諱言。
在最近一兩個月中,他連續多次看到賣方研究員在微信的推薦報告中對某只股票寫的“無腦買入”的推薦評價,研究員們建議,只要漲停板打開就“無腦買入”,直到股價翻一番或翻兩番為止。
“我相信,他們肯定很痛苦,研究主營業務、價值、估值,發現什麼都沒有。説實話,我剛看到這些很驚訝。不過,後來這種情況越來越多,也就慢慢習慣了,好像稍微動一下腦子就會損失收益率,不敢買或買慢了就會落到別人後面去。”
郭姓基金經理從業十幾年,投資風格一向以穩健著稱,但對現在創業板的行情,他也有點坐不住。“我當然知道其中很多公司在講故事,而且不少市值都在三四十億元。一個故事沒講成回調一兩個月,過一段時間發現又有一個新的故事,市值就到了100億元。”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買,“你不買別人買,買了就漲,自己只能幹著急。別人基金日內漲幅3%或5%,自己的不動,那個壓力更大啊!而且現在新資金進場速度很快,新基金都在買創業板,怎麼能以一人之力與市場相抗衡呢?”
深圳一位持有小盤股的徐林(化名)基金經理還提到,公募基金如此熱衷創業板與其中的上市公司有很高的股價訴求密不可分。“要麼是大股東減持,要麼是再融資需求,很多創業板公司見不得股價跌,跌幾天就會找研究員去講自己最近在做什麼事,或者邀約去調研。相比之下,大部分國企提升股價動力明顯不足。”他説,“基本很難得到除一般定期報告之外的東西,所以基金調研後也沒什麼特別感受。”
“不過,我知道創業板公司邀約是什麼目的,所以一般情況下還比較客觀,但有時也沒辦法。比如,有的研究員推薦過某只股票後,股價就漲,而且漲得很快,只能買。”他説,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中,他的總原則是“可以不要節操、但不能沒有底線”,“我的底線就是假設講的故事成功了,未來3-5年能值現在估的這麼多錢。如果成功了還不值這麼多錢,我就不會碰。我心裏可能知道它有90%的情況實現不了,但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想得太多,那就沒東西可買了。”儘管堅定“跟風買入”,但徐經理採取“低倉位、高週轉”方式做些短線操作,“少量參與,能賺多少是多少。萬一殺紅眼,當泡沫破滅時,怎麼逃?”
傳聞致創業板震蕩 暴露“新股民”軟肋
創業板已成“神創板” 基民股民該走還是留?
三天暴漲450點,創業板還會牛多久
機構激辯創業板上漲空間 警惕大盤二次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