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一人多戶+滬港通擴容:4000點上管理層引水之術

  • 發佈時間:2015-04-14 07: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編者按

  在資本領域,中國和香港兩地觀點統一併且進一步融合。這個週末,傳出港股通將擴容。不出意外,深港通也將年內開通。

  此外,管理層也在構建A股和其他市場的連結,比如MSCI已展開對A股的第二輪徵意,分析認為,6月份A股在MSCI的權重將獲得提高。

  事實上,這是中國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前奏。剛剛舉行的博鰲論壇上,周小川稱,今年年內基本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已經可以確定的是,今年6月1日起,全國範圍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可以自由地選擇資本金結匯時機。

  資本連結將和“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連結一道,構建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連結。

  導讀

  事實上,A股市場自3月以來資金入市第二次加速、股指向上突破正是源於政策“蜜月期”所致,如兩會期間央行和證監會領導對股市表態積極,近期新華社、人民日報連續發文對股市上漲評價正面,證監會新聞發佈會也未有意“風險提示”。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決定從4月13日起,全面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取消自然人投資者開立A股賬戶的一人一戶限制,允許自然人投資者根據實際需要開立多個滬、深A股賬戶及場內封閉式基金賬戶,上限為20個。

  與此同時,市場傳出,滬股通、港股通以及即將在下半年開通的深股通,將全部取消總投資額度,每日額度亦會提升,深、滬股通每日額度增至200億元,港股通更提高至400億元。

  對此,民生證券策略分析師李少君表示,二季度市場將處於“政策蜜月期”,由此將有力支援市場風險情緒,而增量資金仍在繼續進入股市,“增量資金+風險偏好”鏈式反應驅動力仍在繼續發力。因此,儘管短期市場會因承壓而振幅加大,出現一定的調整,但是市場高點仍存。

  而海通證券分析師荀玉根更是放言,“我們認為,用望遠鏡展望這輪大牛市,牛途還很長,用顯微鏡查看階段性波折,暫無需過濾。牛市裏順應趨勢勝於猜測拐點,牛未老,勿恐高。”

  政策“蜜月期”

  荀玉根稱,本輪牛市是社會變遷、技術進步、政策導向、資産配置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結果,是轉型牛、改革牛。

  “一輪牛市最終結束于産業發展動力充分釋放,目前新興産業市值佔比僅為17.6%,2007年地産産業鏈市值佔比29.6%。二戰後海內外牛市指數漲10-20倍,高峰市值/GDP之比達1.5-2。截至目前, 上證、創業板指才漲1、3.4倍,市值比才0.74,轉型剛開始,牛途還很長。” 荀玉根如是説。

  其理由在於,任何一輪牛市,途中都會遇到波折,回顧A股牛市及震蕩市,中期調整通常由三大因素導致,即管理層調控股市,如2007年5·30上調印花稅率為股市降溫;宏觀政策調整,如2006年5月加息導致股市調整;海外金融危機,如1997年5月亞洲金融危機導致股市調整。

  事實上,A股市場自3月以來資金入市第二次加速、股指向上突破正是源於政策“蜜月期”所致,如兩會期間央行[微網志]和證監會[微網志]領導對股市表態積極,近期新華社、人民日報連續發文對股市上漲評價正面,證監會新聞發佈會也未有意“風險提示”。

  此外,目前宏觀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仍大,貨幣、 財政、地産政策3月來紛紛放鬆, 央行上周再度下調7天逆回購招標利率10bp至3.45%,近期李克強總理考察東北、中財辦主任劉鶴調研上海,本月底政治局會議仍可能繼續出臺穩中求進措施。

  對此,長城證券分析師彭益表示,從政策層面透露出來的資訊表明,這一輪牛市走到目前,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牛市最根本的邏輯是基於國家為推動經濟轉型和改革而發動的牛市。政府需要一輪牛市去解決高杠桿、高負債的問題。

  “我們也認可這一邏輯,這意味著本輪牛市將至少持續一段時間,最少最少要持續到 2016年。最終的結果也許突破 6124新高沒有懸念,甚至可能高點會超過我們多數人的預測。” 彭益稱。

  “不過,在股市站上4100點的時候,我們認為,政府應該更希望是緩慢的上漲,不要再出現瘋牛的現象,要儘量與結構調整、債務消化、創新需求的做大相同步。” 彭益表示。“如果按照目前單月漲幅在10%甚至15%的水準粗略計算的話,這樣的複合增速,到8月就將突破6124高點,到年底就將上萬點。如果這樣,在企業創新、經濟轉型尚沒有完成的情況下,最後的結果將是異常慘烈的,甚至將造成政治上的危機。因此,在這種快速上漲的背後,監管層將會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資源、自己的政策手段去放慢這種斜率。”

  重估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港股暴漲背後,國泰君安分析師任澤平認為,在市場對國內 A股改革大牛市的預期逐漸確立後,將系統重估代表中國未來的資産。

  “截至目前,港股市場上中資股佔了一半,重估港股是重估中國未來的一部分,這一重估將帶動港股,A股改革和轉型兩大驅動牛市的邏輯將映射入境股。”任澤平稱。“如近期允許公募基金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深港通預期等利好政策頻出就是明證。此前,AH股溢價擴大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但是一直缺乏一個催化劑。可以説,政府在 3月底政策頻出成為了港股大漲的催化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今年3月以來,監管層關於港股市場的政策資訊不斷傳出。3月27日,中國證監會發佈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滬港通交易指引》,允許公募基金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2015 年 3月29 日,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資本賬戶開放的時間表是 2015 年年底,超出市場預期;2015 年 3月31 日 中國保監會發佈了《中國保監會關於調整保險資金境外投資有關政策的通知》,放開香港創業板股票投資;2015 年 4月8日,外匯局日前發佈通知,對外商投資企業外匯資本金實行意願結匯管理。這意味著外企將全面告別“支付結匯制”,可自由選擇資本金結匯時機。而自滬港通之後深港通也傳出了今年10月即將開通的消息。

  “這一輪牛市並不是只有 A 股一個戰場,同時還有新三板、香港市場、B 股這樣四個戰場,當然主戰場還是在A股。” 彭益稱。“香港市場只是一個分戰場,是借助香港市場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資本管制逐步放開以及部分在港股上市的中國公司定價權的取得。”

  李少君稱,分久必合,用來概括港股和A股的情勢可謂恰到好處。3月末A/H股溢價一度達到 36%的高位,3月27日證監會宣佈允許公募基金直接投資港股後,3月30日恒生指數就跳空高開,港股通已用額度佔比由3月27日4.87%立即上升到24.37%,做多港股氛圍驟熱,4月8日、9日當日港股通額度全部用完。當前港股市盈率只有11-12 倍,而上證綜指估值為17.8倍,港股尚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在A股估值已經高位,而且調整壓力積聚的情況下,港股對於投資者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中金公司研究員王漢鋒則認為,“北水南下”在中國資本賬戶開放的背景下可能只是剛剛開始,香港市場將是中國資本賬戶開放的直接受益者。再考慮到中國目前持續的放鬆可能導致經濟在二季度見到回升跡象,增長預期得到穩定,股市的上漲屆時將具備流動性和增長復蘇的雙重支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