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上銀基金等多公司資管業務被罰 行業危機逐漸顯露

  • 發佈時間:2015-02-18 07:51:4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康博  責任編輯:馬藝文

  昨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通報了對上銀基金等6家基金公司執行紀律處分的情況説明。從通報的內容看,大多數均涉及資管業務,加之此前證監會也對該類業務進行過從嚴處罰,這增加了未來監管層將對此業務從嚴的市場預期。

  基金業協會發威資管業務

  記者從基金業協會獲悉,即日起,基金業協會對上銀基金、東海證券、興全睿眾資産、廣發基金子公司瑞元資本4家公司採取暫停備案三個月的紀律處分。

  其中,瑞元資本因其設立的“瑞元-廣發投資14號專項資産管理計劃”,杠桿倍數為20倍,違反了中國證監會關於杠桿倍數不得超過10倍的監管要求。而東海證券設立“翔龍2號定增分級集合資産管理計劃”專門用於認購金瑞科技的定向增發股票,現任金瑞科技董事兼總經理的杜維吾作為東海證券的工作人員參與認購劣後級份額的行為,涉嫌違反《證券法》有關規定。興全睿眾資産則因“興全睿眾特定策略6號分級資産管理計劃”交易異常,涉嫌違法違規被移送中國證監會調查。

  此外,九泰基金因違反了資産管理計劃備案成立前不得開展投資運作的規定,基金業協會對其採取暫停備案兩個月的紀律處分;興業全球基金則因“興全特定策略25號分級資産管理計劃”存在異常情況,涉嫌違法違規,基金業協會對其採取暫停一個月備案的紀律處分。

  基金業協會相關負責人稱,本次予以紀律處分的公司,雖然有的不是違法違規行為的施行主體,但是存在管理疏漏、風控鬆懈等情況,客觀上給他人實施違法違規行為以可趁之機,給行業形象帶來了不良影響,應當予以及時糾正。今後將持續加強自律管理力度,保持高壓態勢,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決移送,提請監管部門嚴肅查處,對運作不規範問題果斷糾正,對存在潛在風險的問題及時提醒。

  據基金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資管規模達到12.91萬億元。其中,證券公司資管規模7.95萬億元,基金管理公司專戶規模1.22萬億元,基金子公司專戶規模3.74萬億元。這樣的規模迅速突破了公募基金過去十年總規模不過2、3萬億元的瓶頸,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基金公司資管業務風險頻出

  從去年開始,基金子公司通道業務風險就呈現集中爆發之勢。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去年5月,“光耀地産資金鏈告急”牽涉多家金融機構,其中財通資産就有對光耀融資的未到期項目“財通資産-光耀揚州全天候鳥度假地特定多個客戶專享資産管理計劃”。而8月份,華宸未來、金元惠理和萬家三家基金公司因各自子公司存在合規性問題,分別被證監會處以暫停新業務三個月的處罰,暫停業務同時涉及母公司和子公司。

  據媒體報道,在基金子公司超過2萬億元的資産管理規模中,約有七成為通道業務。通道業務無需負責具體項目的投後管理,被基金子公司當成一項“難度小、風險低、來錢快”的業務,也被部分次新基金公司當作“彎道超車”的利器。

  但有分析機構指出,隨著大資管的逐漸成型,基金子公司所面臨的競爭也變的越發嚴峻。早先所積累的優勢也在其快速而又野蠻的發展下消耗一空。基金子公司資管産品所潛在的風險也讓人心驚,雖然其資管産品的項目收益率普遍高於其他的理財産品,但不可否認的是,基金子公司所具有的實力,諸如人員配置,風控管理以及其他硬體基礎設施的不完善,與其所管理的項目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並且其註冊資本也相對偏低,項目一旦出現問題,基金子公司也很難受處置的能力。擺在基金子公司面前的是業務轉型的需要,是監管對於基金子公司減少通道業務佔比的需要。不過監管方面也給了一條新的業務路線:資産證券化,而個別基金子公司也早已有試水類資産證券化業務,但未來到底能給子公司帶來多大改變,還需要時間去檢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