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三會聯合監管兩融 整頓杠桿資金入市

  • 發佈時間:2015-01-30 09:01:58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1月29日晚,業內人士向記者證實,保監會現場檢查已在部分保險公司率先開始。當日,保監會已對泰康進行了現場檢查,而且即將前往陽光人壽進行現場檢查。該人士透露,現場檢查的內容不僅是兩融業務的合規性。

  推動此輪牛市行情的杠桿資金或將迎來一場全面的檢查。

  據援引多位保險資管人士消息稱,1月29日收到保監會《關於開展資産管理業務督導的通知》,稱“將開展險資兩融業務檢查,日期未定”。

  1月29日晚,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證實,這一檢查已在部分保險公司率先開始。

  當日,保監會已對泰康進行了現場檢查,而且即將前往陽光人壽進行現場檢查。

  該人士透露,現場檢查的內容不僅是兩融業務的合規性。

  當晚,有分析人士向記者指出,這一檢查較大概率指向保險資金對券商兩融債權收益權的投資,而非其交易中開展的融資融券操作。

  “險資的風險偏好更多是中性策略和固定收益,應該不是保險資管進行股票投資時開展的兩融操作,而是針對保險資金對接兩融收益權這種模式進行檢查。”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銀金融分析師指出,“不過這個規模不大,實際影響有限。”

  而在該模式下,保險資管對券商表記憶體量兩融債權收益權進行投資,以緩解券商在開展較多融資業務後的資金壓力,

  不過即便如此,保險資金參與兩融收益權投資的規模也較為有限,來自《中國保險報》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該規模實際為387億元,佔彼時兩融規模的3.77%。

  而此前一天,證監會表示將啟動券商兩融的第二輪現場檢查,監管層又對銀行加強信貸管理,嚴控流向股市。

  一系列的利空舉措襲來讓市場頗為意外。而29日的股市表現已對重啟兩融檢查與銀行加強信貸管理的消息作出了回應。當日,銀行、券商金融股大跌。不過與此前1·19大跌相比,此次跌幅相對溫和。部分原因或來自證監會當日的及時回應,其在28日晚間強調,此次檢查屬“日常監管工作,不宜過分解讀”。

  “杠桿上升過快,催生風險,需要修正、預防,這也是監管層關注的問題焦點。在警示無效的情況下,證、銀、保三大部門合力加碼監管、防範杠桿風險成為必然。目前看來,杠桿資金驅動股市”瘋牛“已引起了監管層的高度關注,監管層對於市場的整頓將進一步展開。” 民生證券首席策略師李少君表示。

  不過,李少君認為,信貸資金入市規模有限,監管加強實際衝擊較小。有保險資管人士也表示,開展兩融檢查是為了確保業務合規,險資兩融業務規模小,對市場影響有限。

  “此次監管層再啟”兩融“檢查與加強信貸資金監管,短期內市場資金效應將式微,節前市場波動將加大,未來可能日內百點波動,周內三四百點波動。”李少君認為。

  29日,上證指數報收3262.30點,下跌43.44點,跌幅1.31%;深證成指收于11249.04點,跌幅0.93%,下跌105.16點。

  券商受利空影響有限

  29日,滬深兩市雙雙低開低走,行股、券商股領跌,券商板塊平均下跌2.58%,多只個股飄綠。

  導致券商股如此表現的直接原因來自監管層重啟兩融檢查的消息。28日晚間,證監會近期將對46家券商融資類業務開展檢查。而一個月之前證監會剛剛完成了45家券商的現場檢查工作。

  “其實監管層的意圖很明顯,加上對傘形信託的限制,就是希望給市場降降溫,很多融資盤杠桿比例已經很高。但同時又不希望股市出現暴跌,連續跌兩三天,很多融資盤就會爆倉。從今天來看,券商股的表現還算平穩。”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師向記者表示。

  李少君也認為,證監會的回應護盤意味明顯,但杠桿資金仍處於風口浪尖為客觀事實。“目前看來,杠桿資金驅動股市瘋牛已引起了監管層的高度關注,監管層對於市場的整頓將進一步展開。”

  “上次檢查結果的處理方式令其備受壓力,這一次快速回應,表明監管層亦不希望股市出現大幅波動。我們判斷,這次檢查結果的處理方式亦將更為溫和。”華泰證券表示。

  華泰證券認為,這次的46家被查對象主要是中小券商,中小券商兩融份額較低,預計此次檢查對象份額不足30%,不必草木皆兵。“本次檢查是日常監管,如果出現大幅波動,則是買入機會。”

  中信證券融資買入額居首

  證監會兩融檢查的目的是為防範杠桿風險。實際上,在上次檢查之後,部分券商為防範風險提高了兩融門檻。但一切措施並未阻礙兩融餘額的不斷攀升,1月28日,融資融券餘額再創歷史新高。

  截至1月28日,融資融券餘額為11343.81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29.42億元,其中融資餘額為11277.85億元,增加31.93億元,融券餘額收于65.96億元,減少2.51億元。

  其中融資買入前五名是中信證券、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重工(601989.SH)、海通證券(600837.SH)和中國銀行(601988.SH),融券賣出前三名是300ETF、50ETF、180ET.

  截至28日,中信證券的兩融餘額達到了322億元,其間買入額2480億元,償還額2248億元,,融券餘額為7259.64萬元。

  數據顯示,在券商股中,排名前十的融資融券餘額總額達到了896億元,其中融資餘額為893億元。

  事實上,1·19大跌至今,兩市兩融餘額增加了358.5億元,其間買入額多維持在千億以上。在19日與20日,其間僅買入額為負數以外,其間凈買入額又恢復到正常水準。其中,兩市融資買入額佔A股成交比例在1月15日達到了最高水準18.34%。1·19大跌當日,該比例下降至15.17%。隨後逐漸提升,28日,兩市融資買入額佔A股成交比例為15.69%。

  方正證券夏子衍表示,監管加強只為控風險而非打壓市場,融資融券餘額變化不大,監管加強不會逆轉市場趨勢。

  兩融檢查杯弓蛇影險資無辜“躺槍”

  市場對“兩融檢查”的杯弓蛇影,這回讓險資也躺槍了。實際上,這次又是監管層對保險資管多項業務督導的日常監管工作,並非只針對兩融業務。

  昨日下午,市場傳出“保監會下發通知,將開展保險資金兩融檢查”的消息。據上證報記者獲悉,保監會資金運用部昨日向保險資産管理公司下發《關於開展資産管理業務現場督導的通知》。這是保監會2015年推進的保險機構“兩個加強(加強內部管控和加強外部監管),兩個遏制(遏制違規經營和遏制違法犯罪)”專項檢查中的一項內容,並非只針對兩融業務。

  據悉,保監會將對收到《通知》的保險資産管理公司進行現場督導,時間大致在2015年2月至3月間。

  督導的業務範圍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接受客戶委託,以委託人名義,開展的投資標的為銀行存款的通道類資産管理業務;二是設立資産管理産品,為受益人利益或特定目的,開展的投資標的為銀行存款的資産管理業務;三是設立資産管理産品,為受益人利益或特定目的,開展的投資標的為證券公司融資業務債權收益權的資産管理業務。督導內容重點包括:公司層面的制度建設、投資決策機制、業務操作流程等。

  據保險業人士介紹,這屬於對保險資産管理業務的一次例行督導,屬於日常監管工作,不宜過分解讀。而且,目前國內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在上述三大業務領域尚未形成規模。

  保監會在今年1月中旬召開的一次內部座談會上透露,截至2014年底,保險資金參與證券公司兩融業務的實際規模為387億元。也就是説,在目前1萬億左右的兩融盤中,保險資金的佔比不足4%。

  監管再出重拳查險資兩融 市場已成驚弓之鳥

  內地監管層規範A股融資渠道的行動還在繼續。有保險人士爆料,昨日收到中國保監會通知,提示將開展險資兩融業務檢查,惟具體時間未有明確。同時有融資客戶反映,華泰證券出於風險控制考慮,自週四起已將中國南車中國北車調出兩融標的範圍。不排除未來會有更多暴漲暴跌標的被“拉黑”。

  據保險資管人士對內媒透露,保監會已向公司下發《關於開展資産管理業務督導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裏有1頁説了這個事(開展險資兩融業務檢查),不過我看到是只是説具體另行通知,日期未定。”

  事實上,有關“險資兩融整治行動”早有風傳。本月9日就有消息指,保監會通知各大保險資管公司週末(1月10日)開會,計劃在會上要求禁止險資向券商兩融業務提供資金。但很快有與會人士對此澄清,稱座談會目的是規範險資與券商就兩融業務的合作,並非全面禁止險資流入股市。

  比重較小對A股影響輕微

  險資參與兩融業務,一般是通過發行資産管理計劃,用於認購證券公司融資業務的債權收益權。在産品設計上,該類資管計劃設置了交易對手選擇,並通過風險限額管理、持續盯倉管理、基礎資産回購等方式保證資産的相對安全性。從目前試點的情況來看,這類産品給保險資金帶來6.5%至7%的穩定收益。

  有分析指出,險資的兩融業務在市場佔比極微,即便是禁止開展也難以對A股造成有效影響,預料保監會此次開展行動旨在業務合規檢查、完善風控。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險資參與證券兩融實際規模為38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期A股兩融總規模達9380億元,險資佔比僅有4%。

  市場近期頻有猛料爆出,A股投資者已成驚弓之鳥。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華泰證券昨日上午給客戶發送消息稱,即日起將中國南車、中國北車調出兩融標的範圍,要求相關融資客戶在3個交易日內自行了結融券負債。其中,華泰證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公司此舉是基於兩家公司連續大漲,具有較高的風險考慮。融資買入的客戶不需要平倉,僅有融券兩家公司的客戶需要及時還券。

  市場憂慮風險還在累積

  自去年12月31日南北車復牌後,兩家公司連續拉出六個漲停。不過,公司重組利好所引發的資金炒作並未止步,在隨後8至9個交易日,兩隻股票連續上漲,並屢創歷史新高。伴隨?股價爆升,兩家公司融資金額亦飛速增長。以中國南車為例,在1月12日打開漲停板後,每天的融資餘額幾乎都是數億元增長,其中1月 22日融資餘額創下45.68億元天量。

  兩融杠桿的不斷增加,也加劇了市場的震蕩。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昨日撰文《危險的頭寸》稱,違規融資活動近來非常猖獗,金融地産板塊尤其盛行。中國證監會此前對三大券商的違規處罰,以及市場對消息的敏感程度恰恰顯示了風險正在不斷地積累。

  另一方面,期貨交易額與現貨交易額的比例跌向歷史新低,暗示後市阻力加大,一度領先的藍籌板塊的表現開始滯後。“3400點正是我們所認為的重要阻力水準,滬綜指必須有效突破這一位置,方能最終踏入4200點泡沫化的通道。”

  民生銀行8個交易日遭融資凈償還逾23億元

  在近900隻兩融標的股中,民生銀行的融資業務區間凈償還額最高;16家銀行股中,有半數區間融資凈買入額為負值

  草木皆兵。以此來形容二級市場對於監管部門兩融檢查的反應恐怕並不為過。事實上,過度解讀導致的恐慌情緒不僅僅在二級市場被放大,兩融市場資金也在加緊做出方向性選擇。

  記者根據數據統計發現,從1月19日至1月28日,16家銀行股中有半數呈現區間融資買入凈償還,合計凈償還額為24.31億元,這與銀行股去年四季度以來融資買入額持續飆升形成鮮明反差,其中,民生銀行在上述8個交易日的區間融資凈償還高達23.47億元。

  兩融餘額居高不下

  券商再次"體檢"

  1月28日晚,針對券商兩融業務再迎監管檢查的傳聞,證監會回應稱,"1月16日,我會曾向市場通報對45家券商融資類業務現場檢查情況。根據整體安排,近期將對剩餘46家公司融資類業務開展現場檢查。"

  事實上,證監會1月16日向市場通報的兩融檢查以及處罰結果,曾經被過度解讀,甚至引發二級市場恐慌性拋盤。當日,作為融資業務資金主戰場的銀行股更是集體跌停。

  不過,從數字上來看,1月19日的A股大跌似乎並未能扭轉兩融業務的增勢,A股的融資餘額經歷短暫下降後再創新高。數據顯示,截至1月28日,滬深兩市融資餘額已達11278億元,而兩融餘額亦達11344億元,兩個數值均為兩融歷史單日最高值。

  此次券商兩融業務檢查"下半場"的消息依舊在二級市場掀起了波瀾,昨日銀行股集體下跌超過2.4%。其中,跌幅最大的為中國銀行,下跌3.3%;其次為民生銀行,下跌3.12%;此外,工商銀行浦發銀行的跌幅也均超過了2.5%。

  事實上,銀行股昨日的二級市場表現並不令人意外。

  數據顯示,從本輪牛市的起點(2014年11月初)起算至今年1月18日,16家上市銀行兩融業務中的融資凈買入合計為577.71億元。其中,中國銀行的區間融資買入額最高,為95.16億元;其後依次為民生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

  資金調整配置結構

  部分銀行暫時被棄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今年1月19日以來,兩融業務餘額還是"屢創新高",但是其內涵,也就是標的資産的具體配置已經發生變化。

  記者根據數據統計發現,從1月19日至1月28日,16家銀行股中有半數呈現區間融資買入凈償還,合計凈償還額為24.31億元,其中,民生銀行在上述8個交易日的區間融資凈償還高達23.47億元。

  換句話説,銀行股對"屢創新高"的貢獻是負增長。

  具體來看,除了民生銀行以外,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光大銀行北京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招商銀行均屬於上述區間內融資凈償還的銀行股,凈償還額度也是由高至低。再以民生銀行為例看細節,該銀行單日融資買入/融資償還的比值最低的是1月20日,當日買入數量還不足償還數量的一半;而融資買入絕對值最低的是1月28日,其當日融資買入額不足4億元,而1月19日則為10.29億元。

  上述時間段呈現融資凈買入的8家銀行(由高至低分別為浦發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南京銀行中信銀行)中,浦發銀行在所有的兩融標的中區間凈買入量排名第十位,低於中小板的科大訊飛。浦發銀行在上述時間段內,僅1月26日和1月27日兩個交易日呈現單日融資凈償還,其餘6個交易日均呈現凈買入,而且恰恰是民生銀行凈償還最高的1月20日,浦發銀行的融資買入/融資償還比值最高。

  從這些細節數據不難看出,對於兩融資金來説,銀行股不再是鐵板一塊,也無需保持集體行動,"調結構"甚至已經展開。

  券商股 8個交易日融資額凈賣出50億元

  繼1月16日證監會公佈對兩融業務違規的12家券商進行處罰後,2月起又將對剩餘46家券商的融資類業務開展現場檢查。證監會同時表示,此次兩融檢查屬於上次檢查的延續,"屬日常監管工作,不宜過分解讀"。

  儘管如此,昨日券商股還是受到了"小驚嚇",除申萬宏源東吳證券紅盤報收外,其餘全部綠盤報收。其中,國信證券跌幅最小,為-2.02%;國元證券跌幅最大,為-4.09%;另有13隻券商股股價跌幅均超過了3%。

  而繼"1·19"A股市場大跌後,券商標的股的兩融市場更是"士氣低落"。記者根據數據統計發現,1月5日至1月16日的10個交易日18隻券商股融資凈買入額為119.6億元,而1月19日至1月28日的8個交易日,券商股融資凈賣出額高達49.9億元。

  1月17日,證監會通報了對45家券商融資類業務的現場檢查結果,12家券商因在融資融券業務存在違規行為被點名。受此影響,1月19日券商股全線跌停。當日,券商股融資買入額為38.65億元,融資賣出額為100.86億元,凈賣出額為62.21億元;融券余量為2097.79萬股,融券凈賣出量35.82萬股。

  此後,券商股便一蹶不振,一直處於振蕩整理態勢。1月19日至1月28日的8個交易日,18隻券商標的股期間融資買入額945.62億元,償還額995.52億元,凈賣出額49.9億元。其中,只有華泰證券出現凈買入,金額為3.61億元,大券商和漲幅較大的券商凈賣出額最多,中信證券、國金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西南證券的凈賣出額均超過4億元,分別為9.46億元、4.82億元、4.73億元、4.56億元、4.14億元,國元證券凈賣出額最少,僅為2339.47萬元。從融券情況看,期間融券余量1775.39萬股;期間賣出量15.39億股,償還量15.43億股;期間凈賣出量383.83萬股,凈賣出額7481.36萬元。

  對於券商股的後市走勢,華泰證券非銀分析師羅毅認為,這次的46家被查券商,主要是中小券商。中小券商兩融份額較低,不必草木皆兵。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91家券商按兩融規模排序,前45家券商份額達91%,而後46家佔比僅9%。這次檢查結果的處理方式亦將更為溫和,如果券商股出現大幅波動,則是買入機會。

  中金公司則認為,這將對目前的市場情緒不利。當前市場對於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的預期較高,而存在貨幣當局不一定按照市場預期的節奏和方式進行放鬆的可能性,同時,市場累積漲幅已經接近70%,存在一定的獲利了結的壓力。再加上週邊國際環境動蕩,貨幣貶值此起彼伏,帶來不確定性。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短期風險偏好的下降。

  一拖股份融資盤屢觸紅線 上交所13次提示兩融風險

  1月28日晚,證監會新聞辦證實了針對券商兩融業務進行監管檢查的傳聞的同時,也表示,此次兩融檢查屬於上次檢查的延續,為"日常監管工作"。

  實際上,監管層對於兩融業務的日常監管除了針對券商的兩融檢查外,在每個交易日都會監控上市公司、基金的融資監控指標。

  記者發現,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兩家交易所的官網都披露了對於部分上市公司、基金的融資監管情況。

  1月28日,上交所官網發佈了對一拖股份(601038.SH)融資交易風險的提示公告,這家公司也是在上交所融資交易風險提示中出現最頻繁的一家。一拖股份的融資監控指標走勢如何?為何頻頻上榜?

  上交所13次發一拖股份融資交易提示(含11次融資交易風險提示,一次暫停融資交易提示和1次恢復融資交易提示)。

  根據滬深兩交易所的《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融資監控指標為"會員上報的標的證券融資餘額"和"信用賬戶持有的標的證券市值"取較小者與標的證券流通市值的比值。這一比值達到25%時,交易所可以在次一交易日暫停其融資買入,並向市場公佈。

  上述數據顯示,一拖股份在2014年12月5日的交易中,融資監控指標達到了監管紅線25%以上,其餘的多數交易日均超過20%。不過,其融資監控指標的高低和單日的股價漲跌幅並無明顯的正或負相關關係,僅從上述交易日體現的數據來看,當單日股價跌幅明顯時,"分母"流通市值會降低,其融資監控指標數字偏高。

  一拖股份為何受到融資盤青睞?

  作為國內農機行業龍頭企業之一,一拖股份受行業下滑影響明顯。公司在財報中表示,農機行業受全額購機政策全面推行、農民收益下降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市場呈現低迷態勢,行業增速明顯下滑。

  一拖股份近日也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目前國內拖拉機市場傳統産品保有量處於高位水準,近兩年增速下降明顯,預計2015年仍難有較大增長,但産品升級趨勢明顯。2014年以來,一拖股份通過出售旗下強農公司、叉車公司等多處資産"瘦身",獲取資産轉讓的收益的同時推進轉型,同時參股設立金融租賃公司實現為農業機械等産品銷售提供支援。

  飽受行業陣痛、正處於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一拖股份目前盈利能力並未見到好轉,但這並不影響融資盤對其看好。

  公司身披國企改革、滬港通、農機龍頭等多重熱點概念。

  對於一拖股份的"兩融交易風險提示"並不意味著是"處罰"或者"警告",而只是基於市場變化的風險提示。

  除了一拖股份外,記者查閱資料後發現,上交所近期披露的融資交易風險提示中,還涉及到了鵬欣資源(600490.SH)、盛屯礦業(600711.SH)、豐林集團(601996.SH)、寧波建工(601789.SH)等公司,從公開資料來看,還有海島建設(600515.SH)。深交所近期披露的兩融業務公告中,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包括燃控科技(300152.SZ)、鞍鋼股份(000898.SZ)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