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本輪行情八成股民賺了錢 借錢炒股需警惕

  • 發佈時間:2014-12-18 08:42:36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近來,A股市場的震蕩加劇令不少股民嗅到了久違的“牛氣”。在此不斷上漲的行情中,市場的做多熱情被漸次激發。據某財經網站發起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股民看多後市,並看高3500點,大有“越跌越敢買”的架勢。與此同時,近五成股民現階段滿倉操作。

  連日來,記者從本市一些券商營業部了解到,從滬指反彈至今,本市新股民的開戶數量有所攀升。而從入市者的年齡看,30歲上下的80後年輕人佔據主流。那麼,對於新老股民而言,究竟是否在這輪震蕩中賺到錢?此外,面對新一波行情的到來,投資者的準備又是否做足了呢?

  隨著近段時間A股成交量創紀錄地破萬億,股市進入“興奮期”,越來越多的天津股民開始重新走入證券交易大廳。不過A股的瘋狂引發了業內人士的擔憂,不少行業人士甚至回想起數年前那似曾相識的場景。於是紛紛提醒投資者,天量融資存在潛在風險,股民應理性投資。

  持續一週的採訪中,記者發現,絕大多數一直空倉觀望的股民面對久旱逢甘雨的上漲行情,不惜全倉殺入股市。家住本市南開區的孫先生拿著自己剛剛列印出來的證券交割單展示給記者看,11月24日買入中國鐵建(10.77, 0.98, 10.01%)股票12000股,成交價格為7.5元,僅6天時間股價就漲到8.76元,賺了15000多元。無獨有偶,剛入市一個多月的80後股民陳鋒最近心情不錯,初涉股市,他便收穫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今年春天,在朋友的推薦下,我購買了3萬元的股票型基金,短短幾天就獲得了數百元的收益,讓我有些喜出望外。考慮到眼下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都普遍偏低,加之身邊朋友一直‘慫恿’我炒股,於是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開了個股票賬戶邊學邊炒。可能是我運氣好,買的股票全賺了,截至上周我初始投入的6萬元已經盈利3萬多元。”陳鋒説著,難掩內心的喜悅。他告訴記者,接下來他計劃將盈利部分也全部買成股票利滾利。

  事實上,來自中登公司的數據顯示,A股新增開戶數已連續8周突破20萬。而從記者隨機調查採訪的情況看,這輪行情下,十個股民中八個都在賺錢。不過,令人生疑的是,這些曾口口聲聲在各種場合都説自己賠了很多錢的散戶什麼時候變得如此有錢,足以撐起萬億級的市場?對此,一些股民給出的答案是:杠桿。譬如不少人的資金杠桿比已達3至4倍,相當於只花3塊錢就能炒10塊錢的股票。業界專家介紹稱,資本市場中的“杠桿”是指通過拆借、融資等形式,增加資本金規模,從而取得更多收益。譬如一個投資者自身資産為30萬元,通過2倍的融資融券,就能另外再借得30萬元作為資本金。假如這60萬元投資盈利5%,投資者就能獲得比原先用30萬元投資多一倍的收益。可以説,從融資融券到傘形信託,從杠桿基金到遊走在“灰色地帶”的配資公司,散戶“借錢炒股”途徑花樣繁多。據證監會[微網志]數據顯示,11月24日至12月3日A股日均融資買入額1112億元,約為同期日均股票成交金額的17%。截至12月8日,A股融資融券餘額突破9000億元,較今年6月底4034億元融資餘額增長一倍多。有分析人士預計,今年年底融資融券規模突破萬億元是大概率事件,明年則有望達到1.2萬億元至1.5萬億元。但散戶們借錢炒股的瘋狂背後,實在讓人捏了把汗。甚至連證監會新聞發言人也提醒廣大投資者,特別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資者理性投資,敬畏市場,牢記股市有風險量力而行,不要被市場上賣房炒股、借錢炒股的言論誤導,更不要盲目跟風炒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