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內幕交易觸目驚心 證監會再敲警鐘

  • 發佈時間:2014-11-06 05:30:3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日前,由中國證監會、公安部、國資委共同舉辦的“內幕交易警示教育展”開始在全國巡展,上海、廣東、深圳、廈門等地相繼開展。

  內幕交易被稱為資本市場的“毒瘤”,其危害性自不必説。然而,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快速發展,證券期貨交易活動日趨活躍,內幕交易、洩露內幕資訊等違法犯罪活動呈易發多發態勢。綜觀這些內幕交易參與者,既有上市公司高管等內幕人員和證券從業人員,也涉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甚至級別較高的政府官員。

  在監管機構與相關部門的通力配合與嚴厲打擊下,一些內幕交易大案、要案浮出水面,其涉案金額之大、利益鏈條之長、手法之隱蔽,均令人觸目驚心。

  內幕交易參與者在利益誘惑面前沒能守住底線,在法律面前,他們自然也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官員從事內幕交易

  時有發生

  近年來,內幕交易成為官員腐敗、利益輸送的新渠道,相較于貪污受賄等傳統形式,以證券市場為通道進行的利益輸送和腐敗形式更隱蔽、收益更高、危害更大,還衍生出上市公司和政府官員之間扭曲的利益捆綁關係。除了自身貪慾驅動的主動內幕交易外,一些市場人士將內幕資訊作為新型賄禮饋贈給相關政府官員的被動型內幕交易也時有發生。

  W股票內幕交易案的主角劉某,在任某市市長期間,因工作關係結識W公司董事長、法人代表、實際控制人張某。2011年1月,劉某某調任某省某部委任廳級官員,張某在該部委申請項目,與劉某某經常接觸。劉某某在W股票停牌前突擊買入,盈利高達151萬餘元。等待他的,則是法律的嚴懲。

  天威視訊內幕交易案中,時任深圳市委宣傳部副巡視員倪鶴琴等15人因涉嫌內幕交易被移送司法機關。2014年1月17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首次開庭審理此案。同月,證監會對許軍等十余人涉嫌內幕交易、洩露內幕資訊行為做出行政處罰。

  這起內幕交易案,內幕資訊傳遞鏈條複雜,涉及範圍廣,創近年來內幕交易案件涉案人數之最。

  ST甘化內幕交易案中,江門市國資委企業管理科科長張益武在與德力西集團接洽中得知該內幕資訊,將該消息告知其妻子,並通過妻子操縱“林海彬”賬戶買入5.48萬股。副科長李煥紅與張益武聯繫得知消息,買入1.94萬股。2014年6月10日,證監會對上述當事人作出處罰決定,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

  市場人士表示,政府官員從事內幕交易不但破壞了市場的公平投資秩序,損害中小投資者權益,還敗壞社會風氣,是一種以權謀利、損公肥私的新型貪腐現象,必須予以嚴厲打擊。

  “碩鼠”聰明反被聰明誤

  內幕交易者就好比股市中的“碩鼠”,不斷蠶食鯨吞資本市場的財富和信用,危及資本市場的繁榮與穩定。其中,少數證券從業人員就是這類“碩鼠”,他們本應擔負起服務市場、善管投資者財富的重任,但卻在利益的誘使下,違背了職業信條,利用職務之便獲取的內幕資訊謀取個己私利。

  少數證券從業人員的內幕交易行為不僅損害了相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而且嚴重損害了證券行業的公信力,也給自身留下無盡的追悔。

  2012年2月1日,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原項目經理孫雲章,利用其擔任宇順電子定向增發現場項目負責人期間獲悉的內幕資訊買入“宇順電子”股票,20天獲利80萬元。經調查和審理,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孫雲章內幕交易罪成立,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沒收全部違法所得,並處罰金人民幣80萬元。

  被稱為“自作聰明”的明星分析師楊治山,在知悉證監會開始調查後,楊治山在“漳澤電力”股票復牌前夜即以跌停板價格申報賣出所有股票,當天開盤後四分鐘內全部成交,虧損82.8萬元。楊治山意圖利用虧損來減輕法律制裁,但無論盈虧,都不影響內幕交易的認定。2012年12月25日,上海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楊治山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5萬元。

  高管為謀私利

  炮製利好消息

  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由於直接參與公司經營管理,能夠更為便捷和及時獲知上市公司的重要尚未公佈的內幕資訊,與其他公眾投資者相比具有資訊方面的優勢。這種資訊不對稱,容易為這些內部人員所利用,並進行內幕交易活動。從近年來證監會內幕交易案件的處罰情況來看,上市公司董監高是主要的內幕交易行為主體。

  這當中,有一起案件頗具典型。

  2011年底,H公司定向增發股份即將解禁,而股價較增發價跌幅較大,於是上市公司籌劃通過發佈高送轉消息提振股價。同年11月,公司董事長馬某、董秘劉某以及獨董駱某前往J投資有限公司(由駱某推薦),商談借款合作炒股事宜。H公司高管向該投資公司董事長吳某及其總經理助理王某介紹了公司準備2011年度高送轉的情況,商定由J投資公司出資,H公司高管出“名分”,上市公司配合出消息,買入H公司股票獲利。

  11月30日,H公司高管集體發起設立公司“XJS”,于2012年1月10日至3月5日大量買入H公司股票合計545萬股,此間股價累計上漲三成,高送轉預案公告前累計賬面收益達1787萬元。

  2012年6月,證監會對H公司董事長馬某、董事會秘書劉某、獨立董事駱某以及“XJS”公司立案調查。目前,相關涉案人員已被移交公安機關追究相應刑事責任。

  市場人士表示,這些內部人員利用特殊地位進行內幕交易,嚴重影響上市公司的市場形象、業務發展及其市場公信力;長遠來看,更損害了證券市場的公平和公正原則,造成投資者市場信心的喪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