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內幕交易 為市場改革發展清障
- 發佈時間:2014-09-25 01:17:14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社評
Editorial
在大力推進資本市場改革、實現監管轉型、完善市場功能和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的當下,打擊內幕交易將持續呈現高壓態勢。中國證券報認為,剷除內幕交易毒瘤,在監管部門下狠手、出狠招的同時,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升處罰標準,讓內幕資訊知情人不敢違法違規;完善防控機制,強化資訊披露,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擠壓內幕交易空間,讓內幕資訊知情人不能違法違規。
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快速發展,證券期貨交易活動日趨活躍,內幕交易、洩露內幕資訊等違法犯罪活動也相當活躍,內幕交易案件保持在高位。內幕交易侵蝕和破壞了市場的“三公”原則,嚴重損害了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若不剷除這一毒瘤,資本市場改革和發展的進程都將受到影響。以內幕交易的重災區並購重組為例,一旦資訊洩露或洩露範圍比較廣,不僅會影響上市公司並購重組進程,甚至可能導致並購重組失敗。
資本的逐利本性決定了資本市場的違法行為具有伴生性,除了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加大稽查執法的力度,還要深化證券監管部門與公安司法機關的合作,完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銜接機制,從而增強嚴打的效果。剷除內幕交易毒瘤,政策之手還須往更深處、更嚴密處發力。
首先,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處罰標準、提升違法違規的成本,使內幕交易真正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我國證券法明確規定,禁止證券交易內幕資訊的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資訊的人利用內幕資訊從事證券交易活動。然而,以身試法的內幕交易行為人依然在出現,背後除了一夜暴富衝動和成為漏網之魚的僥倖心理,違法成本偏低也是重要原因。當前市場存在證監會對一些案件處罰較輕的質疑,其實真正原因是法律規定的處罰標準沒有達到市場的預期。在證券法將要大修之際,這方面內容應得到完善與加強。
其次,應完善防控內幕交易機制,擠壓內幕交易空間,讓內幕資訊知情人沒有機會成為內幕交易行為人。為防控內幕交易,證監會已經建立了內幕資訊管理制度,對容易引起內幕交易的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採取了“異動即調查、立案即暫停、違規即終止”等規制措施,交易所的監控機制能夠運用大數據發現內幕交易,這些舉措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違法者的可乘之機。未來要進一步加強上市公司監管,強化資訊披露。落實內幕資訊知情人登記管理,規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上市公司董監高的行為。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市場配置資源的前提是市場功能能夠得到正常發揮、有效發揮,而打擊內幕交易正是要剔除干擾資本市場運作的非正常因素,這是增強投資者信心、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引導長期資金入市的必要舉措,也是監管部門強化事中事後監管,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切實維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權益的應有舉措,更體現監管部門為改革保駕護航的決心。